第46節、這扇門、那扇門(16)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40年6月28日,註定將是義大利武裝力量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個日子!在這一天裡,義大利陸軍最精銳的部隊、墨索里尼的御林軍---義大利武裝城管擲彈兵正式投入了實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1時許,在大批荷槍實彈的西班牙國民軍武裝人員的配合下,一個營的義大利武裝城管擲彈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帕爾馬島機場周圍的違法建築。為了保障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帕爾馬島機場改擴建工程的如期開工,今天他們將展開一次規模空前的拆違作戰。

在激烈的拆違戰鬥中,一小撮深受英國間諜蠱惑的西班牙人,不顧軸心集團的大局和西班牙人民的建國大業,試圖透過阻撓機場改擴建工程的方式拖延義大利中型轟炸機部隊進駐巴里阿里群島,為英國艦隊的逃亡贏得時間。起初,他們表面上採用漫天要價的方式與施工人員進行談判,背地裡則是懷著拖延時間的目的,為其固守違法建築贏得防禦準備時間。當他們這一陰謀被我們英明的城管擲彈兵識破後,他們就採用未成年用身體堵門、青壯年澆汽油以**相威脅,中老年上屋頂投擲建築材料的方式與英勇的義大利城管擲彈兵相抗衡。

面對如此兇險的局勢,為了避免傷及無辜,最大限度的拯救那些受到英諜蠱惑而不明真相的西班牙群眾,武裝城管擲彈兵使用了心戰大喇叭對他們進行宣傳教育,分化瓦解。

在經過長達十分鐘的反覆勸說後,雖然大部分的群眾體會到了長槍黨的關心愛護和西意友誼的重要性而放棄了對抗,但是仍有200多名死硬西奸企圖憑藉以違法建築為主體構築的工事群負隅頑抗。為了抓緊時間,最後現場指揮部下令發起了總攻。

隨著現場總指揮鄧肯將軍一聲令下,大無畏的城管擲彈兵冒著雨點般飛來的建築材料和燃燒彈,以小群多路的方式,突破了西奸的封鎖線,衝到了這些西奸據守的違法建築下。一場規模宏大的強制拆除戰鬥開始了。在城管擲彈兵的強大戰鬥力面前,所有的反抗都是那樣的無力,整個作戰僅僅耗時五分鐘,就以城管擲彈兵大獲全勝而告終。戰鬥中,城管擲彈兵發揮了其貼身近戰的優勢,擊斃擊傷西奸12人,俘虜了餘下200餘名西奸。為義大利轟炸機部隊的進駐贏得了時間,為實施領袖墨索里尼親自制定的“地中海崛起戰略”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在拆除了這些機場周邊一直困擾工程施工的違法建築後,早已待命多時的義大利機械化工兵一哄而上,馬上動用挖掘機和壓路機等重型裝置開始作業。在隨後的二個小時時間內,他們成功地將帕爾馬島機場的主跑道延伸到1350米的長度。有了這條跑道,海航司令阿圖羅?裡卡蒂將軍麾下的駝背機終於可以以此地為基地,攻擊600公里外的英國艦隊了。而機場周圍的西班牙群眾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該機場的擴建和義大利空軍的進駐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大。

帕爾馬島機場擴建完畢的喜訊在第一時間送到了羅馬,送到了威尼斯宮,各個相關部門紛紛發來賀電。於是,按照來自最高領袖 芒果的意思,第1混成聯隊將馬上從西西里起飛轉場到新擴建的帕爾馬島機場,然後在起飛襲擊600多公裡外坎寧安艦隊。但是,很快制定計劃的海航軍官發現一個看上去不大但是後果很嚴重的問題:帕爾馬島機場居然沒有足夠的航空魚雷。

海軍總部裡,很快有人提出可以臨時空運魚雷到帕爾馬島機場,再讓已經轉場到那裡的駝背機帶雷出擊。但是,別忘了魚雷可是個金貴的東西,包裝運輸可是不能馬虎。如果這麼搞,等這些魚雷一路小心翼翼地運到帕爾馬島機場,再讓駝背機掛完魚雷出擊,這麼一圈折騰下來,估計都得到29號了。

這個方案被否定後,又有人想到了可以讓駝背機帶著總重量近兩噸的魚雷從西西里起飛,再在帕爾馬島機場帶彈降落。這個就更是外行的說法了。飛機不象軍艦,沒打掉的彈藥可以帶回家。轟炸機帶彈降落可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不是每個飛行員都可以勝任的。

最後,還是海航自己琢磨出了一個辦法: 駝背機帶著魚雷從西西里起飛後就直接殺向1100多公裡外的坎寧安艦隊,完成攻擊後再返回600公里以外的帕爾馬島機場降落。考慮到本次出擊的距離長,所有的駝背機都將只掛一條魚雷。這樣雖然極大地減低了打擊力度,但總比什麼都不做強一些。

-------------------------------------分割線------------------------------------

當時鍾剛剛劃過15時後,焦躁的比塞特上校就開始在艦橋中不斷的來回踱步。按理說,現在該是英國人第三攻擊波的飛機返航的時候了。在雷達室裡一雙雙不安的眼睛,死死地盯著熒光屏,期待著輝光的閃爍。

最為一名資深的航母指揮官,比塞特內心對於坎寧安強令三條英國航母派出最後的攻擊機群也不贊同。他認為既然數量上佔優勢的第一、二波機群都沒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戰果,想依靠最後幾架飛機翻盤的機會就更加渺茫。

但是,他同意坎寧安的話,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處於下風的英國人也必須去嘗試一下。一旦那些飛行員們抓住了這百分之一的機會,他們就創造了一個奇蹟。現在也只有一個奇蹟可以挽救地中海艦隊,挽救大英帝國。而那些凋零的年輕生命就是滋養這奇蹟生長的土壤。地中海雖大,但已無處可退 ,他們的身後就是直布羅陀。

“艦長,他們回來了”,年輕的水兵一邊用手託著耳機,一邊記錄著什麼,“雷達室報告,西北20度,發現飛機回波,距離55海里。”

“數量呢?”比塞特迫不及待地追問到

“暫時還無法分辨,不過看上去挺多的。”

“西北方向,距離55海里,數量還不少。” 聽到這個答覆,比塞特心裡咯噔一下:“不對啊,剛才攻擊機群的電報裡明明說遇到義大利大量優勢戰鬥機的攔截,怎麼還會有大批飛機安全返航呢?難道,難道這真的是個奇蹟嗎?”一個大大的問號在他的腦海泛起。

不過,他仔細想了一下,很快排除了這個最好的結果。根據雷達操作手的一般經驗,79型雷達對於諸如管鼻燕和海上大鷗一類的單引擎戰機的發現距離在40海里左右,再加上發現來機的位置在西北方向,比塞特心底泛起一陣莫名的不安(注一)。於是他命令巡邏中的3架管鼻燕戰鬥機前去偵查一下,並命令三條航母將各自待機戰鬥機提升到飛行甲板上做好起飛準備。

“12架,一共才12架管鼻燕戰鬥機,如果來的是義大利機群的話,願上帝保佑大英帝國”, 比塞特搖了搖頭,輕聲低估到。

大約三分鐘後,巡邏戰鬥機的回報打破了英國人的一切幻想。來襲的是裡卡蒂將軍麾下的30多架駝背機。

對於義大利海航的駝背機,英國地中海艦隊並不陌生。就是這種三發中程魚雷機在“6.2海戰”中,重創了坎寧安的旗艦厭戰號。所以,當“駝背機襲來”的訊息傳開後,所有的水兵都繃緊了那根弦。

而此時空中的第1混成聯隊日子也不好過。作為義大利海航最早成立,裝備和訓練最好的“老大哥”部隊,他們在“6.2海戰”卻沒有創造哪怕一點點的戰功,這使得聯隊長伊拉里奧臉上有些掛不住。在“6.2海戰”結束後,仗著和裡卡蒂將軍的表親關係,伊拉里奧的聯隊被調往了西西里島。按照裡卡蒂將軍分析,一旦義大利海軍重兵前往西班牙,英國人一定會趁機增援馬耳他,到時駐紮在西西里島的第1混成聯隊就可以以逸待勞,重創英國人的增援艦隊。可誰也沒想到桑米格利機動部隊會被英國的老爺機重創,為此芒果又迫不及待地將駐西西里的海航部隊西調增援康姆皮翁尼的艦隊。

於是,伊拉里奧的第1混成聯隊攤上了這個超遠距魚雷攻擊的美差。因為這次出擊的距離實在是過於遙遠,連號稱“遠端護航戰鬥機”的菲亞特CR.25都望塵莫及,所以第1混成聯隊的28架駝背機將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出擊。更讓沮喪的是,當他們花了三個小時趕到預定海域時,傳說中龐大的英國艦隊居然消失了。倒是在自己的身後出現幾個鬼鬼祟祟地小黑點。

“當心,英國佬的戰鬥機來了!”伊拉里奧在機群通話頻道中大喊一句。

注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雷達剛剛出現,最初的雷達只能發現遠方的目標,不能識別敵友。直到雷達敵我識別系統(又稱敵友識別系統,簡稱IFF系統)出現才解決這一難題。敵我識別系統類似於普通哨兵的“口令”判別法。利用二次雷達的工作原理,採甩密碼詢間和密碼回答(實際上就是編碼脈衝),以判斷故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