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這扇門、那扇門(1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管鼻燕”和“大鷗”們起飛大約四十分鍾後,一架又一架老邁的劍魚魚雷機攜帶著730公斤的航空魚雷離開了皇家海軍的航母 。俯衝轟炸雖然精度高,但是威力有限。1500到3000英尺高度投放的500磅炸彈只能擊穿50mm的裝甲。這個穿透力相對於身披厚甲的戰列艦無疑是隔靴搔癢。所以,無論是坎寧安還是利斯特都將毀傷義大利主力艦的希望寄託在了劍魚機的魚雷打擊上。

在通往義大利艦隊的海面上,漂浮著的英國飛機殘骸和落水飛行員像是指路牌一樣指引著英國的第二波機群飛向180海里以外的義大利艦隊。在第一波的攻擊機群中,最後只有8架管鼻燕戰鬥機和22架海上大鷗轟炸機飛回了自己的航母,其他的飛機全部在燥熱的地中海中找到了他們最後的歸宿,不過哪怕回到航母的飛機也是架架帶傷。這還是英國艦隊中最優秀的飛機,居然有一半以上參加攻擊的飛機沒有返航,利斯特不敢想象當老式的劍魚遭遇意大利人的戰鬥機和高射炮聯合絞殺會是何等的悲劇。但是,縱然知道代價會是慘重的,也沒有人會要求劍魚機群返航。因為,這就是戰爭!如果皇家海軍的飛行員不能直面慘淡的人生,那麼整個大英帝國就將成為一個茶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7時50分,義大利無線電及通訊研究所研製的高科技電子產品再一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大機群被發現在艦隊以西15海里的地方。不用猜,義大利艦隊裡的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英國人的飛機。於是,按照康姆皮翁尼的命令所有可以使用的20架戰鬥機從殘存的航母蒼鷹上逐一起飛,攔截這些看上去沒完沒了的英國朋友。

因為魚雷機不需要像俯衝轟炸機一樣從上萬英尺的高空俯衝而下,所以這次帶隊的英國皇家海軍海軍中校懷特.拜爾(White Bear)選擇了一條飛行高度不足1000英尺的航線,這樣做除了增加了一點油耗外也使得義大利的雷達稍微晚一點發現他們。

此時如果他們駕駛的是像Ba.65那樣的單翼全金屬魚雷機,那麼這個時間差也許已經足夠他們在意大利人作出反應之前扔下魚雷,調轉屁股跑路了。但殘酷的事實是,當慢悠悠的英國機群還在趕路之時,意大利人的雷賈尼戰鬥機已經衝到了他們面前。

在數量和技術都佔據極大優勢的義大利戰鬥機面前,負責護航的803中隊的10架管鼻燕戰鬥機根本無法履行他們的職責。此時拜爾機群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組成密集編隊,用後座機槍構成火網驅趕義大利戰鬥機的接近。然而義大利戰鬥機全然不顧飛舞的子彈,步步逼近,最後如同點名一樣,將一架又一架的劍魚送入海底。

在付出了高昂的代價----11架魚雷機和3架戰鬥機後,英國人終於殺到了義大利艦隊的環陣面前。此時,艦隊的上空漂浮著一團團高射炮的黑煙,像蒲公英的絨冠;每條軍艦每一個炮口都閃著橘黃色的火光,甚至連戰列艦的主炮也加入了射擊的行列。那些15寸的巨炮轟擊水面,炸起高高的水柱,阻止低飛的魚雷機接近。

劍魚機上的飛行員展開隊形,向著環陣中央的兩條戰列艦兩側包抄。但是,卻一架接一架地著火,迸裂開來,掉在海里,只有幾架來得及發射魚雷。如人所料,這些倉促投下的魚雷並沒有給意大利人的軍艦造成真正的傷害,但是卻打亂了嚴整的環陣隊形。

維內託號為了躲避魚雷,時而加速,時而急停,時而左拐,時而右竄。一旁屏護的軍艦為了防止與它相撞也費力地機動著。意艦長長的航跡在海面上打彎,縱橫交叉,像小孩子用指頭在藍底畫布隨意畫出來的白道道。

比爾是個性情內斂但是意志堅強的飛行員。看到這一幕,他的嘴角露出了難以別人察覺的微笑,他知道機會來了。此時,空中只剩下比爾親自統領的818中隊的9架劍魚機還沒有投雷。他讓後座的電報員向著160海里外的航母發去電報,“英格蘭,請別為我哭泣”,然後收緊了節流閥,一個帶著弧線的漂亮的小角度側滑,向著維內託號飛去。

根據皇家海軍的魚雷機攻擊規範,他應該率領著他的部下穿過一層高射炮的彈片和衝擊波所組成的厚幕,筆直地但是緩慢地向著他的目標維內託號戰列艦飛去,然後在2000碼以內的距離投下魚雷。

這是他們平時經常訓練的一個專案。此時,面對兇猛的防空炮火,看著瞄準鏡裡越來越大的維內託號。他告誡自己:上帝保佑,我可以做的!

結果也正如他所料的那樣,一個高大的水花在維內託號左舷中部升起。然後,確切的說是7秒後,又一道水花在維內託號左舷出現。他知道那應該是僚機的傑作。英國人最後的9條魚雷創造了歷史!

比爾投下的魚雷擊中了維內託號中部,那裡的艦體在普列賽系統的保護下。這種雙重圓筒式防魚雷系統充分發揮了效能,吸收了絕大部分爆破能力,內層支撐隔板在爆炸衝擊波下也保持了結構完整,保護了裡面的輪機艙沒有喪失動力。但是大量的進水在所難免,破洞處的2個主隔艙內進水合計約1000噸。

而另一條擊中艦首的魚雷則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因為那裡沒有普列賽系統的保護,魚雷爆炸的衝擊波在艦體上撕開了一個10-15米長的大口子,海水迅速湧入艦首內部艙室。衝擊波掀開還掀開了一些艙室的水密門和水密艙蓋,造成了進一步的進水。

對於如此窘境,維內託號的艦長吉奧吉斯下令進行了反對舷注水,隨後軍艦恢復到了左傾4.5度,艦首的吃水增加了3.2米。雖然動力系統依舊完好無損,但是因為大量的進水和艦首的大口子,維內託號的最大航速下降到了22節以下。

這是個相當危險的速度。這意味著,不光是“胡德”和“伊麗莎白”級戰列艦,哪怕是面對坎寧安的那些一戰老古董R級戰列艦,意大利人的新銳戰艦也已經失去了最值得驕傲的速度優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