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戰略轟炸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義大利是最早將飛機用於實戰的國家,早在 1911 年 11 月,義大利在土耳其的戰爭中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飛機轟炸行動。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卡普羅尼公司生產的Ca.3 三發雙尾撐重型轟炸機對同盟國的城市進行了戰略轟炸,發揮了不小的作用。1921年,朱利奧?杜黑所著的《制空權》更是把對戰略轟炸機的崇拜推向極致。

在芒果執掌義大利政權後,他雖然認為建立一支類似二戰蘇德空軍那樣的戰術空軍更適合義大利的工業實力,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忽視戰略轟炸機的作用。在他批准的義大利空軍“R計劃”中,到1940年底,義大利空軍將擁有遠端轟炸機聯隊6個,合計裝備遠端戰略轟炸機144架。而這些轟炸機將由美國的波音公司或者是義大利老牌飛機製造商比亞喬公司(Piaggio)提供。

美國波音公司提供的產品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B-17轟炸機。當時義大利正在和美國波音公司就引進波音 307“同溫層”客機生產權進行談判(該機資料詳見:http://www.aviation-history.com/boeing/307.html),義大利航空部同時討論過購買 B-17 生產權的可能性(史實)。在那個年代的飛機設計師眼裡,客機和轟炸機之間就只隔了一層紙,HE-111、DO-17、SM-79等轟炸機都是源於客機。而波音 307客機和B-17轟炸機都是源於波音247客機專案,兩者擁有相同的機翼和垂尾,發動機也是同一系列(萊特 R-1820)的不同型號。

而波音公司的競爭對手比亞喬公司則是一家老牌飛機製造商,成立於 20 年代初期。比亞喬公司從30年代開始,就在傑出的飛機設計師喬瓦尼?佩格納的領導下研製了一系列大型多發飛機。鑑於比亞喬公司紮實的前期工作,為了準時完成遠端轟炸機部隊的元件,芒果和航空部決定由比亞喬公司負責與波音一較高低。其實早在“R計劃”開始之前,比亞喬公司就已經在自費開發遠端轟炸機。1936 年,佩格納開始主持開發了 P.50 四發重型轟炸機,並於1937 年 11 月完成首次試飛(史實)。

和德國亨克爾公司在研製HE-177時一樣,佩格納也認為常規的四發佈局會帶來巨大的阻力從而影響飛機的效能,所以,佩格納將四臺發動機裝在 2 個串列式發動機吊艙內,從而形成了兩推兩拉的獨特佈局。當然,這種佈局對減小阻力的確有不小的幫助,德國的道尼爾就運用這種佈局,搞出了Do 335這樣強悍的戰機。

但是,在保守的義大利航空部眼裡,這種離經叛道的佈局在提高飛機效能的背後是巨大的風險。在他們的要求下,佩格納不得不又改回傳統設計,重新採用將四臺發動機獨立裝在機翼前緣的傳統佈局。完成修改的飛機在1938 年 3 月 9 日,進行了首次試飛(史實)。

當目睹傳統佈局的P.50轟炸機飛上藍天時,義大利空軍終於安心地將144架遠端轟炸機的訂單交到了比亞喬公司的手裡。不過,波音公司也不是一點收穫也沒有,意大利人還是以每架35萬美元的高價訂購了6架採用萊特GR-1820-51(G5)“旋風”發動機的波音 307客機。這批飛機的發動機上配備有莫斯/通用電氣(Moss/General Electric)公司的渦輪增壓器,高空效能顯著提高。而意大利人也藉機第一次接觸到了渦輪增壓器這個新鮮事物。

和原來歷史上拖拖拉拉地研發進度不同,這一次的比亞喬公司在充足的資金和空軍的催促下,緊鑼密鼓地開始在P.50基礎上研製新型轟炸機的工作。此時,已經接替佩格納擔任比亞喬公司技術總監的喬瓦尼?卡西拉吉對P.50設計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這一新型轟炸機被命名為P.108。同時,為了保障P.108轟炸機的研製進度,防止發動機的研製拖後腿,義大利空軍還特意購買了40臺萊特GR-1820-51發動機用於原型機的製造。和歷史上的P.108轟炸機相比,這一次“芒果版的P.108轟炸機”唯一的變化就是去掉了機翼上的兩個遙控機槍塔和機腹處的可收放機槍塔,改成了和B-17類似的機身兩側氣泡狀機槍視窗和機尾炮塔來提供轟炸機後半球的自衛火力。這樣的改動顯然是設計師在研製進度和飛機效能之間的一次妥協。

按照比亞喬公司的樂觀估計,安裝美國萊特發動機的P.108轟炸機原型機可以在38年年底之前完成。然後,就馬上開始為期半年的飛行試驗,並對試驗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修改。如果一切順利,P.108轟炸機可以在39年9月之前投入生產。(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上墨索里尼的兒子,布魯諾?墨索里尼就是在P.108轟炸機的新機轉換訓練中遭遇事故喪生的。)

“如果一切順利----”芒果手拿著空軍呈上的《P.108轟炸機發展方案》,反覆品味著這句話。在他的記憶裡,歷史上的P.108轟炸機在1939 年 11 月完成首飛,當時安裝的是比亞喬公司自己的 P.IX 發動機,其後因為動力裝置存在大量問題試飛工作一直很不順利。直到1940 年 11 月換裝了P.XII 發動機後,P.108轟炸機的試飛工作才步入正軌,隨後在次年的6月完成試飛。

也就是說只要搞定了P.108轟炸機的“心臟病”, 比亞喬公司的樂觀估計就很有可能變成現實。畢竟比亞喬公司在研製P.108轟炸機前,已經在大型多發飛機上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而 P.108轟炸機本身的設計相當出色的,被稱為“軸心國最好的遠端轟炸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