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秦趙開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求月票,求訂閱,求一切支援,謝謝大家。

正在秦趙兩國為了議和糾纏不清的時候,上黨趙軍大營已是流言四起。什麼山東五國都不理睬趙國,拒絕合縱啦;什麼趙國府庫缺糧了;什麼地方叛亂,趙國無兵可調了;什麼東胡要趁機南下大掠趙地了,樓煩要東山再起,準備勾連中山,夾擊趙國了,等等等等。兵士每日都有新的傳言,軍營每日都是一驚一乍。

對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風傳,廉頗實在找不出可破解之法,除了大罵秦人卑劣之外,便只有嚴厲申飭全軍:傳播流言者立斬不赦!饒是如此,流言竟還是鬼魅般遊蕩在軍營,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令廉頗大是頭疼。

雖然流言歸流言,但趙軍該修建的堡壘卻是一都沒有少建。以前范雎還在趙國滿世界的吶喊:趙軍的堡壘都已經修到了秦軍的眼皮子地下了。

當時這話確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三五個月過去了,現在是一誇張的意思都沒有了,趙軍的堡壘是真的到秦軍的眼皮子底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廉頗修築的堡壘群主要由三條防線,和17座大型的關隘要塞群組成。

三條防線分別是:

西部老馬嶺營壘。上黨西南部的沁水至中部的高平要塞,有南北長八十餘裡的一道山嶺,是上黨西部的天然屏障。上黨東南均有太行山天險阻隔,西部的沁水河谷便可能成為秦軍進攻的主要方向。這道山地有三處要害:北段老馬嶺,中段發鳩山,南段武神山。其中以老馬嶺最為要害處。廉頗便以這三座山嶺為依託,派出五萬精銳步軍防守。

中部丹水營壘。上黨中部有一條貫穿南北的河流,這便是丹水。丹水發源於高平要塞的丹朱嶺,東南出太行山處,正當太行山南三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之中央地帶。是秦軍從河內北進上黨的必經之路。由於丹水沿岸地形較為開闊,廉頗在這一線非但派出六萬步兵深溝高壘防守,而且同時配置一萬精銳騎兵做飛兵策應。因了丹水防線是正面迎擊秦國河內大軍的核心大陣,所以廉頗同時下令:中軍幕府立即從壺關南遷,在丹水防線北端的長平要塞重築行轅!

東部石長城營壘。這道長城西起長平關外的丹朱嶺,沿著連綿山顛向東經南公山、羊頭山、金泉山,直抵壺關城西的谷口馬鞍壑。這道長城背後(北面)便是彰水流域,前出(南面)便是丹水流域。山石長城所在的山坡由北向南傾斜,山南坡陡谷深,山北卻高而平緩。一軍居於長城之上,對南便是高屋建瓴之勢。廉頗軍令:這道石長城防線駐軍八萬,同時做全部上黨防線的總策應。

三道防線之中,離秦軍最近的就是老馬嶺營壘。老馬嶺西南面正對著秦軍的沁水防線有三個太行山南徑口,三個徑口有數十裡的山道。趙軍在山道中分別駐紮了兩千軍士,算得上面向秦軍的最前沿陣地了。

也正是這三條山道令秦軍異常難受,三條山道猶如三支利箭指向秦軍的防線。

上黨的秦軍日日夜夜都想著把這三根釘子給拔除掉,奈何白起一直沒有釋出進攻的命令,致使前線的王齕不敢輕舉妄動。

本來大家還要一直這樣相安無事下去的。直到王齮和胡殤率領的大軍抵達。

現在在上黨的秦國大軍人數一下子激增到三十萬,致使王齕的野心極度膨脹,他哪裡甘心這樣一直受制於趙軍。

這樣數十萬人的舉國大戰,戰場的主動權尤為重要。倘若一直這樣任由趙軍沿著這三條山道向秦軍的方向修築堡壘。那秦軍將會被趙軍壓制的動盪不得。因此,王齕決心拔除這三根釘子。

王齕派出三路精銳步軍,每路三千,夜攻三陘。為了擾亂趙軍判斷。王齕同時派出八百斥候營鐵騎,秘密插入趙軍丹水防線與三陘之間的山谷地帶,伺機騷擾並截擊趙軍聯絡通道。

月黑風高。預先在三陘口外埋伏好的秦軍銳士同時出動,悄無聲息地撲向了三處要隘。

所謂陘口要隘,便是狹窄的峽谷山道之上凌空架一座山石城牆、城樓或城堡,兩邊各有一座千人軍營;但有敵軍來犯,城樓士兵立即凌空放下千斤石門堵塞峽谷,同時以磙木擂石箭雨正面居高攻敵,兩側山腰也同時夾擊,事實上極難攻陷。這就是所謂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秦軍已經事先反覆謀劃演練好的戰法:不走關下陘道,卻是每五百人一路,分做六路,不打火把,摸黑潛行進入陘口兩側山嶺;在突然襲擊兩側軍營的同時,兩路(一千人)立即夾擊中央城樓,同時分割猛攻,使三處不能相互為援。

轟然幾聲炸響,秦軍藉助火藥爆炸的微弱火光,猛然撲進趙軍營寨,一個個沁滿了猛火油的火炬被扔進趙軍的帳篷裡。

趙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漫然失措的從帳篷裡鑽出來,迎面就撞上了秦軍雪亮的長刀。趙軍儘管英勇善戰,奈何失去了統一指揮,都是各自為戰,不能相互支援,逐漸的被秦軍分割包圍,逐一殲滅。

帶到天亮時分,除了漫山遍野的大火濃煙之外,戰場已經趨於平靜。趙軍六千餘人全部戰死,秦軍死傷三千餘人,可謂是一場慘勝。

準備如此充分,借上偷襲之利,還有秦軍的撒手鐧火藥,居然還死傷如此慘重,這一切都令王齕難以接受。

顏面大失的王齕,頓時將白起叮囑拋在了九霄雲外,休戰三日,立即發兵八萬猛攻趙軍西部老馬嶺防線!

王齕之所以將大舉猛攻之地選在老馬嶺,一則因上黨西部在太行山屏障之外,攻陷老馬嶺防線便直接進入了上黨腹地;二則因沁水河谷已經先有胡殤的三萬步軍隱秘埋伏,可攻趙軍出其不意。

王齕是秦軍著名的猛將,每戰必衝鋒陷陣而後快,這次便親自率領五萬步騎同時猛攻老馬嶺南段。

趙軍駐守老馬嶺一線,除了無法攀緣陡峭高山,凡可進兵的山坡地段都挖掘壕溝,儲備磙木擂石以防守;五萬守軍分做前後呼應:山腰壘壁由三萬守軍防守,高平關背後(東)的河谷地帶則駐紮兩萬守軍,以策應各方險情。如此部署,可見廉頗之苦心謀劃。

大霧瀰漫的清晨,秦軍突然發起了猛攻。北段胡殤的三萬步軍早已經分散成二十個千人隊,潛入趙軍壘壁附近一切可以藏身的山腰樹林溝坎埋伏;胡殤則親率一萬步軍銳士,蟄伏山下做後援攻擊。

號角一起,立即漫山遍野向山塄壘壁撲來!趙軍根本沒有料到秦軍會在此時開戰,士兵們都窩在壘壁中鼾聲連天,陡聞殺聲大起,驚慌失措跳起來應戰,已經是一片亂象了。

秦軍有備而來,鐵甲銳士在強弩箭雨掩護下藉著山石塄坎縱竄跳躍,紛紛撲入壘壁與趙軍做纏做一團搏殺。趙軍防守優勢的要害原在於居高臨下之時的磙木擂石強弓硬弩,如今被秦軍突襲直接進入壘壁搏殺,最大優勢頓時喪失,便成了**裸比拼戰力。

趙軍步兵原比秦軍步兵稍遜一籌,此刻近戰,面對山坡的防守便全部喪失!藉著壘壁糾纏的大好時機,蟄伏山下的胡殤一萬銳士大起衝殺,片刻間便衝上壘壁加入了搏殺戰團。如此不到一個時辰,老馬嶺北段溝壘防線便全部被秦軍攻陷!

與此同時,王齕也在中段發動了猛攻。王齕將五萬軍馬分做兩部:攻高平兩萬,另三萬堵在高平以北山林埋伏。

南北兩邊戰端一起,高平關後的兩萬趙軍便立即分兵兩路策應。北上增援老馬嶺的一萬趙軍,堪堪進入山道便被秦軍伏兵猛烈突襲,死傷大半後匆忙回兵。

高平關攻防卻是異常慘烈,直到正午尚不見分曉。王齕原已派出兩千山民子弟組成的奇兵,攀緣跋涉秘密潛入高平關南北兩山,對高平關做居高臨下之猛攻。

然則趙軍在兩裡寬的山谷底仍然駐紮了一軍,南北山腰的關城守軍雖被山秦軍的箭雨巨石壓得無法攻出,谷底趙軍卻是巋然不動。便在此時,高平關後的一萬趙軍也從谷底陘道殺入,兩軍合一,與秦軍竟是僵持住了。

西谷口王齕大急,陡然心中一亮,便以旗號遙遙下令南北兩山秦軍重新猛攻山腰關城,自己親自率領一萬鐵騎颶風般衝進谷底陘道。

谷底趙軍受山秦軍牽制,得不斷躲閃凌空砸下來的山石箭雨,面對西面谷口修築的壁壘便有所疏忽。山地大戰極少出現騎兵,王齕鐵騎突擊大出趙軍意料,冒著不甚密集的箭雨,一個衝鋒便殺入了趙軍壁壘。

步卒抗騎兵,不借壁壘結陣便大見劣勢。壁壘一破,趙軍步卒大亂,幾個迴環衝殺之下,殘餘趙軍便逃進了兩邊山林。王齕立即下令騎士下馬步戰,分兩路從山道攻關,上下夾擊搏殺一個時辰,高平關終於陷落!

待趙軍的三萬援軍趕到之時,已是暮色時分了。看著高平關兩面山嶺火把連綿黑色旌旗獵獵飛舞秦軍漫山吶喊鼓譟,趙軍主將知道,憑著自己手中的力量是難以重新奪回來了,不得不怏怏退了回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