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樂毅赴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特使的屍身運回薊城,燕國朝野譁然,連日之間“討伐暴齊!雪我國恥!”的請願民眾潮水般湧向王宮,請戰血書竟一幅幅掛滿了宮門車馬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燕昭王召來樂毅,指著在秋風中獵獵飛動的血色旌旗,臉上竟綻開了難得一見的笑容:“齊王有大功與我大燕,亞卿以為如何?”

樂毅慨然道:“國人感憤,用兵正當其時!”

燕昭王一拍掌道:“好!一個月後發兵!”

樂毅搖頭道:“臣請南下秦國,來春發兵。”

燕昭王思忖良久,長吁一聲頭道:“還是亞卿思慮周密。齊為大國,燕國吞不下來也。”

合縱攻齊,這是樂毅的長期謀劃。燕昭王復仇心切,曾經幾次要單獨發兵,都被樂毅婉轉而堅定地勸阻了。

樂毅認為:齊國滅宋後已經成了國土堪與楚國匹敵的廣袤大國,論起富庶,更是楚國遠遠不及,更兼有六十萬大軍,燕國絕不能鹵莽從事;春秋戰國以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事比比皆是,以燕國之力,獨對齊國尚且艱難,又何堪背後偷襲?要攻齊,就必須聯絡五強,天下共討之!否則,寧可不動而等待時機。

幾經碰撞,燕昭王終是漸漸接受了樂毅的主張,雖然對他國分一杯羹總是耿耿於懷,卻也終究不失清醒,一直在耐心等待。

於是便有了燕國的再三退讓,包括滅宋時燕國大將無端被殺而燕昭王反而忍辱請罪,便在這近二十年的等待中,齊國終於成了天下側目的獨夫,燕國也透過各種秘密通道完成了與各大戰國的秘密盟約。攻齊的所有障礙幾乎都掃除了,單等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如今,這個時機也送上門來了。

可是,這裡缺少一個最要緊的環節——燕國秘密合縱,沒有納入秦國。

六國之中,楚國現在自身難保,當然不用去理會他們,三晉和齊國的仇恨不,當燕國提出合縱伐齊的時候,三晉都欣然答應。唯有秦國是變數。

秦為天下最強大戰國,按照實力,秦國單獨進攻齊國完全可大獲全勝。可是,秦國卻從來沒有進攻齊國的謀劃。尋常人難以揣摩其中究竟,樂毅卻看得分外清楚。

自從蘇秦發動了六國合縱抗秦,張儀創出了連橫應對,齊國一直都是縱橫之爭的中心。

秦國連橫,首先爭取的便是齊國。六國合縱,主要爭取的也是齊國。之所以如此,一則因地,二則因力。

因地,是齊國地處東海之濱,與秦國相距最遠,少有兵戎相見。因力,是齊國在摧毀魏國的霸主地位之後,隱隱然便是山東六國之首強,只要齊國稍有遊離,不做抗秦陣營之中堅,合縱對秦國的威脅便始終不是根本性的。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歷史淵源,齊國對秦國始終沒有中原五國那般滴血之恨。於是,齊國在河外大戰中棄聯軍於不顧而徑自滅宋,又在秦軍潮水般攻勢前丟棄聯軍而保存實力。

有此背棄盟約之舉,齊國從此便與中原五國反目,成了天下獨夫。雖則如此,秦國卻沒有趁勢攻齊,而是將兵鋒直指魏楚兩個老對手。

等到秦國願意支援齊國稱帝的訊息傳到薊城時,燕昭王驚訝得連呼“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樂毅卻是淡然一笑:“燕王莫急,此中卻是大有玄機也。”

“玄機何在?”

樂毅也搖搖頭笑道:“秦國要在燎爐上燒烤齊國,田地卻以為是雪中送炭呢。”

燕昭王默然良久,恍然大笑:“好好好!但願田地烤個焦黃了!”

可惜的是,這條老謀深算的妙策卻被蘇代與魯仲連破解了,齊王田地竟是破天荒地英明了一次,連忙詔告天下取消了帝號。

(這一世因為嬴蕩的原因,秦國沒有和齊國並稱‘東帝’和‘西帝’)

這起匆匆掠過的稱帝風潮,使樂毅真正看準了齊秦兩大國的微妙所在——秦齊絕對不是盟友。在燕國秘密聯結攻齊力量的謀劃中,樂毅始終主張不要急於與秦國破。

燕昭王大是不解:“秦為最強,合與不合,皆當早見分曉,等事到臨頭倉促秦,秦國若責我怠慢,又豈能與我合兵?”

當時因有他人在場,樂毅只是笑道:“燕王毋憂,此事有臣斡旋便了,保得萬無一失。”也是燕昭王深信樂毅,竟是從此不再過問。

目下,攻齊時機已經到來,秘密聯兵也已經就緒,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聯兵秦國!倘若秦國不出兵,三晉有後顧之憂,聯軍伐齊不過是一句空話,因此,要保證伐齊成功,那就非得要秦國出兵不可。只不過雖樂毅滿懷信心,但也有幾分忐忑。

畢竟,邦國大計只有落到實處才是真的成功。

在秦國君臣之中,樂毅最熟悉的,應當還是羋八子與嬴稷母子了。可是如今羋八子尚在燕國,樂毅不願意,也不能去尋求嬴稷的幫助,他寧可先見只有一面之交的白起。

當年白起奉命秘密去燕國接回嬴稷的時候,他還不過是一個千夫長,如今已經是赫赫威名的秦軍統帥了。

“燕國亞卿樂毅,參見大將軍。”但凡風雅之士,莫不講求禮節,樂毅官職爵位比白起低了幾級,更兼身負秘密使命,自然不敢託大。

白起本是布衣短打興沖沖而來,突兀見樂毅大禮相見,大是驚訝,連忙快捷一扶不禁便失聲笑了:“白起村夫行伍,將軍如此風雅大禮,卻是掃興了。”

樂毅原是名將世家,雖然也豪爽灑脫,但在飲食起居禮儀與約定俗成的諸般講究方面卻從來循規蹈矩,在燕國是有口皆碑的風雅“儒將”。

今日乍見身為秦軍統帥的白起竟是如此樸實率真,不禁便大是感嘆:“唯大英雄乃真本色,白起大將軍是也。”

白起呵呵一笑,“我白起,老卒一個,打仗便是咱的活計!大將軍不大將軍,與交友卻是何干?白起與樂兄雖只有一面之交,然對樂兄卻是歆慕已久,樂兄便當不得叫我一聲兄弟麼?”

樂毅也是哈哈大笑,“天下戰將若干,名將之名多不勝數,然在下只佩服兄弟一人了。”

“樂兄乃天下名士,居然佩服我這個老卒,可笑,可笑。”

樂毅收起笑容,慎重的問道,“兄弟,請教一事:燕國是否到了大打一仗的時機?”

白起目光一閃,臉上笑容倏忽間消失淨盡,默然片刻,竟然也是一問:“要看樂兄如何打法?”

“合縱五國,利市均沾。”樂毅沒有絲毫猶疑。

“樂兄此來,便是聯秦出兵?”

“正是。”

白起頭:“該當有這個時機。”

“兄弟是,還要看燕國給秦國多少利市了?”

白起擺擺手,“這些你還是去問我家大王吧。白起老卒一個,只管打戰。”

樂毅淡然一笑,“還請大將軍能夠代為引薦。”

“好,明日我就帶你去覲見我家大王,今日就痛痛快快的喝一場。”

“兄弟,倘若此次五國合縱能成,不知道伐齊秦軍是否以你為帥,到時候,在下也可以多多求教。”

白起搖搖頭,“多半不會是我。”

“為何?”

白起猶豫了一下,“當年我大秦**出現了一件醜事,不知道樂兄是否還記得。”

聽到白起起醜事,樂毅老臉一紅,現在他都還跟羋八子不清不楚的呢。羋八子可是秦王老爹的王妃,幸好秦燕不相鄰,再加上也沒有利益衝突,否則,這就是開戰的藉口。

“兄弟可是的養顏丸事件?”

“這件事發生之後,我大秦群情洶洶,要一懲惡楚,當時就連我這個老卒都沒嚥下這口氣,恨不得揮兵攻入郢都,將楚王抓來交由我王處置。還是我王明睿,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生生的阻住了這次征伐。”

樂毅也是心思通透之人,立刻就回過味來,“秦王是擔心合縱再起?”

白起沒有話,只是輕輕的了一下頭。

樂毅嘆了一口氣,“這和此次伐齊有何關聯?”

“如今齊國大難臨頭,合縱不再,恐怕我王要再提伐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