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唐人的餐桌(大章,繼續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土豆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經;有和胃調中,健脾利溼,解毒消炎,寬腸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腫之功效。

《大唐報》中,由孫思邈署名的文章,將土豆吹得天上地下絕無僅有。

今天的土豆種植面積上來了,總產量自然就高了。

這麼一來,就有了一部分的土豆可以用來充當食物,迴歸到土豆本來的作用。

長安城中,各個酒肆餐館之中,也都開始推出了跟土豆相關的菜餚。

許多外地的商家,甚至是長安城本土的商人,也都願意去嘗試一下這些新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菜餚的出現和普及,對於推廣土豆的種植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

“哥,這土豆還真是好東西啊,又能當飯吃,還能當菜吃。

以後哦我們家只要準備土豆,就一年到頭都不用擔心吃喝問題了。”

尹阿兔挖了一勺子土豆泥往嘴裡塞,眼中散發出別樣的光彩。

以前李淵在位的時候,尹阿鼠和尹阿兔兩兄弟有不少撈錢的機會。

但是那個時候他們就是吝嗇無比。

現在李承宗上位了,他們國舅爺的身份沒了,撈錢的機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不用說,這個時候他們變得更加吝嗇了。

像是土豆這種新型的食物,正常來說他們肯定是不會花錢去買的。

畢竟在西市裡頭,一斤土豆可以換一斤半的粟米。

這個價格,絕對不算低了。

畢竟土豆的產量是粟米的好幾倍。

現在你的售價還比人家高。

這麼一對比,種植一畝土豆的收成,可就比種植粟米要高太多了。

當然了,這樣的情況肯定是會不斷變化的。

像是去年這個時候的時候,別說是一斤土豆換一斤半的粟米。

你就是一斤土豆換五斤粟米,也有大把的人願意拿粟米跟你換。

而到了明年這個時候,也許一斤土豆就只能換八兩粟米了。

畢竟土豆的總產量在快速的增加,種植面積也在快速的增加。

市場會讓土豆和其他糧食的種植面積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確實是好東西,我們家只要種上幾十畝的土豆,基本上就夠府上整年的口糧了。

可惜太上皇現在不在長安城啊,我們就是想要找他討賞賜都沒有辦法。”

尹阿鼠長得瘦瘦的。

明明是大唐的勳貴階層,日子卻是過得跟難民一樣。

整個長安城的勳貴,要想找到一個跟他們兩兄弟類似的,還真是難啊。

“除了土豆,那地瓜也是好東西。地瓜本身雖然不能當青菜,但是地瓜葉卻是可以。

地瓜葉煮一下,吃起來不比菘菜差。

我覺得明年可以種一部分地瓜,一部分土豆。”

尹阿兔對於土豆和地瓜這兩種畝產千斤的糧食的熱情,顯然是非常高漲的。

“嗯,這個意不錯!渭水書院農學院那邊不是經常會有一些合作種植的機會嗎?

回頭我去一趟農學院,看看可不可以跟他們搞一個合作種植。

到時候讓他們提供種子,收成的時候留給他們一些當實驗研究物件。

剩下的東西就是我們尹家的了。”

能夠薅羊毛,不管是誰的,尹阿鼠都是願意衝上去的。

反正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只要不要做什麼禍國殃民的事情,性命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

“阿孃,您嘗一嘗這個紫菜蒸牛肉丸,味道非常不錯。”

在長安城的一家叫做嚐鮮樓的飯館之中,李麗質和長孫無垢在雅間享受著美食。

當年,秦王府倒大黴了。

但是女眷和大部分錢財,李承宗並沒有下手。

所以長孫無垢手中,其實能夠呼叫的錢財其實還不少。

當然了,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這幾年倒是過得特別的低調。

程家、尉遲家、杜家、房家,乃至長孫家在廣州都有不少的動作,發展了一些產業。

但是長孫無垢一家人卻是在廣州過得非常的低調,也沒有置辦什麼像樣的產業。

不過,到了長安城之後,貪吃的李麗質想要出來嚐嚐鮮,長孫無垢還是捨得的。

“耕牛是受到《大唐律》保護的,以前在關中各地是很難有機會吃到牛肉的。

哪怕是長安城的勳貴富商,也不例外。

沒想到現在長安城的酒肆之中居然能夠吃到牛肉了。”

長孫無垢一邊說,一邊伸手夾了一個肉丸子。

牛肉的嚼勁跟丸子裡走香菇的香味,再結合紫菜一起蒸的鮮味,讓人忍不住叫好。

難怪嚐鮮樓的東西哪怕是價格貴,也不用擔心沒有客人啊。

沒辦法,人家廚子做出來的東西,確實很給力啊。

“聽說這些牛肉都是從涼州等地運輸過來的。現在天氣冷了,運輸一些牛肉過來就更加方便了。

聽說哪怕是在夏天,大興宮中也能吃到涼州那邊運輸過來的牛肉呢。

還有那紫菜,聽說也是從上海縣那邊運輸過來的呢。”

作為一個小吃貨,李麗質瞭解的東西顯然還不少。

有些菜在外地可能有錢都吃不到。

現在有機會了,她自然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這個我倒也聽說過,據說宮裡頭有一種在夏天製作冰塊的手段,放置了足夠多的冰塊之後,哪怕是新鮮的牛肉從涼州運輸到長安城,兩三天也不會壞掉。

冬天就更加不用說了,冰塊都省掉了。”

長孫無垢可不是那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人。

雖然她不能說是什麼才女,但是絕對算是個有才華,有文化的女子。

“是啊,以前想要在長安城的酒肆之中吃到牛肉,幾乎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現在卻是成為了可能。

聽說嚐鮮樓最近推出了一道主打的菜式叫做煎牛排,配合著青海城出產的葡萄酒,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呢。”

想著自己年齡還小,葡萄酒長孫無垢應該是不會讓自己喝的。

李麗質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個遺憾的表情。

“葡萄酒就不要想了,嚐嚐他們家的海帶煲排骨湯吧,這燙喝起來的口感也是很不錯的。”

長孫無垢彷彿是李麗質肚子裡的蛔蟲,一眼就看穿了李麗質在想什麼。

“阿孃,聽說這青海城的葡萄酒是存放的時間越久,口感就越好。

不如我們買一批葡萄酒放在家中的酒窖之中,過個幾年再喝?”

李麗質今天喝不成葡萄酒,立馬計上心來,想到了另外的一個主意。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回頭我再瞭解瞭解。”

這點小要求,長孫無垢還是願意接受的。

“來,阿孃,我幫您再盛一碗海帶煲排骨湯,聽說這裡還推出了魚膠雞肉人參湯,很是美容養顏,下回我們可以過來嘗試一下。”

李麗質很是殷勤的站起來給長孫無垢服務。

這段時間,她們在京師大學堂學習,日子比自己想象的要舒服。

那裡並沒有誰會特意的歧視她們,學習的任務雖然重了一點。

但是對於智商超高的人來說,問題並不大。

“我自己來吧,你不是一直都對這個土豆燜牛腩念念不忘嗎?那你就多吃一點吧。”

……

“富裕,你覺得這個小院子怎麼樣?雖然看起來破舊了一點,位置太過靠裡頭了,傢俱什麼的也談不上好,但是勝在價格便宜,我們兩個租下來,完全可以承受。”

在長安城西南角的一處院子裡頭,王小二跟金富裕正在牙人的帶領下,參觀著一處院子。

作為悲田院的殘疾人,他們原本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有什麼期待了。

但是成為了賣報郎之後,日子就開始變化了。

雖然想要單純的依靠賣報成為富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想要過上普通人的日子,卻是完全有希望。

要是放在以前,像是王小二和金富裕這樣的人,估計活不到成年。

不是病死在悲田院,就是餓死了。

“我覺得挺不錯的,每個月支付完租金之後,我們還能存點錢下來。

等到明年,我們可以去西市買一個倭國的女奴,日子就更加有奔頭了。”

金富裕對這間院子顯然也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這個院子的條件其實談不上好。

但是也要看他們自己是什麼條件啊。

“這個主意不錯,我聽說倭國女奴很是聽話,價格也比新羅婢要便宜不少。”

王小二此時臉上也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這幾年,西市人市裡頭倭國女奴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

特別是最近半年,倭國女奴的數量已經超越了新羅婢了。

雖然這些女奴的外表不怎麼樣,長得也矮,但是架不住便宜,架不住幹活很是勤快。

所以在長安城裡頭還是很有市場的。

連王小二和金富裕這樣的人都想著依靠購買倭國女奴來解決自己的娶親問題,很顯然,長安城裡頭已經有其他人這樣子做了。

“聽說西市那邊的粟米價格相比去年下降了不少,甚至連白麵的價格也有所下跌。

很快就要過年了,我們抓緊一點,到時候過年就在這裡過。

我們買一些豚肉,然後買一點麵粉,我們自己包餃子吃。”

金富裕心中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餃子這個東西,對於後世的普通百姓來說,其實是再普通不過的食物了。

只要想吃,天天吃都行。

什麼韭菜餡的,玉米胡蘿蔔餡的,豬肉白菜餡的,羊肉大蔥餡的,五香的……

林林總總,隨便選都可以。

但是對於這個年代的普通百姓來說,那絕對是一個奢侈品。

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有機會品嚐。

並且那個品嚐是真的品嚐,不是敞開來肚子隨便吃。

由於油水不足,普通百姓的飯量其實是非常驚人的。

一頓飯敞開來吃,幹掉兩三斤餃子,那是一點也沒有問題。

很顯然,王小二跟金富裕雖然條件變好了,但是想要敞開來吃餃子,還是沒有達到那種水平。

“這個主意不錯,今年冬天市面上的東西,價格都有所下降。

哪怕是菘菜,我們也能買一兩顆了。

到時候把菘菜剁爛了,跟豚肉攪拌在一起,再撒把鹽。

這樣子的肉餡,味道肯定非常的棒。”

說到這裡的時候,王小二嘴巴裡面人忍不住留下了口水。

沒辦法,上一次吃餃子,還是中秋節的時候。

這一轉眼都過去四個多月了啊。

“要是再去酒肆裡頭買上一壺酒,把它放在蜂窩煤爐子上面熱一下,那就更美味了。”

金富裕也忍不住再補充了一把。

喝酒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就真的是奢侈了。

要不是過年,他們可真的捨不得去買。

要知道,買一斤酒的錢,可以買到三斤大米了。

這還是最廉價的酒。

要是更好的,他們壓根就喝不起。

“兩位,只要租了這個小院子,以後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了。

你們別看這個小院子有點小,也有點破舊陰暗,地理位置也不算好。

但人家的價格那是真的有競爭力啊。

並且你們看著廚房,鍋碗瓢盆都有,你們幾乎不需要準備什麼東西,可以實現拎包即住啊。

對,就是拎包即住。”

牙人為自己突然想到的“拎包入住”這個詞語而暗暗叫好。

王小二和金富裕對視一眼,都有了決定。

之後的事情,自然就更加簡單了。

……

伴隨著探險隊從美洲帶回來土豆和地瓜的同時,辣椒這種不能當主食,但是意義非同凡響的食材,今年也開始發威了。

這種東西,沒有必要朝廷花力氣去大力推廣。

所以都在長安城附近種植的。

其他感興趣的人自然就會想辦法去擴大辣椒的種植面積。

而經過了兩年的種植,今年長安城裡頭總算是有足夠的辣椒了。

“辣!太辣了!”

“爽!好爽啊!”

在西市新開的一處火鍋店裡頭,契苾朵朵跟契苾何力父女兩一口接著一口的吃著涮羊肉。

在李承宗發明涮羊肉的吃法之前,唐人吃羊肉普遍都是以煮著吃和烤著吃為主。

其他的都不是主流。

但是在涮羊肉出來之後,這種新穎的吃飯讓羊肉的鮮美更好的發揮了出來。

並且還可以搭配不同的醬料,充分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所以很快就在長安城乃至整個大唐北方流傳了開來。

而當辣椒這個東西開始在長安城的許多酒肆飯館之中普及開來之後,情況就更加不一樣了。

不喜歡吃辣的人覺得辣椒這個玩意是有毒的,根本就不是給人準備的。

喜歡辣椒的人卻是覺得辣椒簡直就是人間美味,一日不吃就沒有胃口。

而這兩年開始流行的火鍋店,讓辣椒的傳播速度提升了一個級別。

這種新式的火鍋吃法,讓更多的人接受了辣椒。

或者說是接受了辣味。

“朵朵,你說我們把這個辣椒運輸到草原深處售賣,是不是也有很多人喜歡?

大冬天的,如果煮羊肉的時候往裡頭扔一把辣椒,吃起來渾身都出汗,肯定很爽。

並且,有時候大家沒有胃口,這辣味一刺激,胃口也好了。”

契苾何力作為突厥降將,在長安城的日子過的談不上好。

當然了,千金買馬骨,他的日子倒也不至於過不去。

“雖然辣椒的產量今年相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但是價格還是比較貴。

如果等到明年產量進一步擴大之後,價格應該會進一步的下降。

那個時候我們再把辣椒運輸到草原上售賣,應該比較有搞頭。

要不然價格太高了的話,很多人都是買不起的。”

契苾朵朵雖然是一個女子,但是契苾何力卻是視為掌上明珠,家中的很多事情都會跟她商量。

當然了,契苾朵朵也沒有讓他失望。

這些年,每次都能給他一些中肯的建議。

當初他會比較爽快的為大唐服務,也是聽了契苾朵朵的分析。

“那些茶磚的價格,其實也是不便宜的。但是現在在草原上賣的也很好啊。”

契苾何力自己就很喜歡喝奶茶,整個草原上現在也已經養成了喝奶茶的習慣了。

單衝交易金額上來說,茶磚已經超過鹽巴,成為大唐跟草原各部落交易金額最大的貨物了。

“茶磚不一樣,那可以直接放在牛奶或者馬奶裡面煮,解決了草原上牧民的許多問題。

但是辣椒的話,目前來看,主要就是起到調味的作用。

對於許多人來說,他並不是必需品。

甚至我們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培養大家吃辣的習慣才行。”

作為草原上出來的人,契苾家族想要掙錢,跟大唐的勳貴世家在長安城搶市場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所以他們乾脆就把目光放在了草原上。

一方面,他們對大草原非常的熟悉。

另外一方面,雖然大唐商家這幾年一直在開發草原市場,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介入的不夠。

這裡面還有許多的空間給契苾家族發揮。

其他一些投降大唐的突厥貴族,基本上也都是跟契苾何力差不多,想要從草原上薅羊毛。

“你這麼一說倒也有道理,不過我們是從草原上來的,辣椒這麼好的東西,我們有義務讓其他牧民也有機會品嚐到啊。

要不然她們售賣羊毛等各種物資之後掙了那麼多錢,用來幹什麼呢?

錢財留在手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還不如拿出來買茶磚,買鐵器,買辣椒呢。”

契苾何力義正言辭的說道。

普通牧民的生活好壞,他其實不是特別在意的。

但是普通牧民口袋裡的錢財,他卻是非常感興趣。

“阿耶您要是確實想要早點介入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剛開始的時候,生意肯定不會特別的好。

或者你可以找幾個掌櫃聊一聊,看看他們能不能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特別是長安城裡頭最近好像出現了一些專門為商家提供諮詢服務的鋪子。

花點錢財,聽聽他們的專業意見,也許有不一樣的收穫。”

契苾朵朵涮了一把羊肉,沾著辣椒醬,津津有味的吃著。

“嗯,等會吃完火鍋我就去問問。執失思力他們也是一直都想要在草原上做生意。

到時候他們要是先下手了,我們再在後面跟著,就有點不好。”

突厥人還是不太擅長做生意。

茶磚、鹽巴之類的生意,哪怕是跟草原上交易,往往也輪不到他們。

其他的東西,他們想要介入也是比較難的。

好不容易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東西,契苾何力肯定是不想要放棄。

……

“張大哥,這個烤紅薯有時候會有一點碳火味道,給您添麻煩了。”

在張屠夫的攤位旁邊,一輛手推車停靠在那裡。

蘇小妹有點靦腆的跟張屠夫打著招呼。

今年入冬以來,長安城各個坊開始冒出一些推著手推車售賣烤地瓜的攤販。

這個年代是沒有城管的,對於這種小攤販,一般沒有人會去怎麼樣。

但是在西市裡頭,可就不是隨便哪裡都能讓你擺攤了。

你在人家鋪子門口,擋住人家生意了,人家能同意嗎?

西市人流那麼大,你亂擺攤導致交通不便了,四周的人能同意嗎?

蘇小妹家裡面又沒有什麼關係,自然搶不到什麼好位置。

幸虧她嫂子在西市打拼了十幾年,幫她搞定了攤位。

“沒什麼,我還擔心你嫌棄我這攤販到了下午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異味呢。

畢竟都是賣豚肉的,怎麼清洗都是沒有辦法避免會有一些味道的。”

張屠夫跟劉大娘是老熟人了。

她的小姑子日子過的很艱難,想要在他旁邊擠出一個攤位出來,張屠夫還是願意幫一把手的。

畢竟,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

說不定還能讓自己的攤子的人氣變得旺盛一些呢。

“沒關係的,以後我收攤的時候可以幫您一起把案板清洗一下。

再說了,現在是冬天,冰天雪地的,基本上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蘇小妹看到張屠夫雖然長得滿臉橫肉,但是好像沒有那麼難說話,心中松了一口氣。

她也是沒有辦法。

早幾年嫁了個人,原以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就要開始了。

誰知道沒幾年,自己那個丈夫就病死了。

帶著兩個拖油瓶,就連改嫁都有點困難。

要不是這兩年糧食價格一直下降,她哥哥家還時不時的接濟一下,估計蘇小妹可能就要去平康坊討生活了。

“天氣冷,肉不容易變壞,算是好事。

但是天氣冷,出門買東西的人變少了,這又是壞事。

不過,對於你這烤地瓜的攤子來說,天氣冷一點還是更好。

畢竟在這種寒冷的介面上行走,吃一個熱乎乎的地瓜,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你這之前應該是在其他地方也有開業過吧?

怎麼樣,生意如何?”

張屠夫動作很嫻熟的處理著案板上的豚肉,嘴裡還能分神跟蘇小妹說著話。

“生意也就馬馬虎虎,現在的地瓜價格還是比較高,一斤地瓜都可以換到一斤半的粟米了。

這麼一來,我們烤地瓜自然不可能賣的很便宜了。

窮苦百姓家,哪怕是很想嘗試一下烤地瓜的味道,也是捨不得花錢買的。

但是有錢人家的話,很多人又是不屑於去吃這種路邊的東西。

所以其實生意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如果地瓜的價格還能進一步的下降的話,那麼這種攤子才更加有希望。”

蘇小妹一點也不擔心張屠夫會去跟自己搶生意。

屠夫在這個年代算是普通百姓當中的富裕階層了。

甚至一般的小地主也不見得有屠夫的日子好過。

看看張屠夫五大三粗的體格,就知道他的生活條件不會差。

“今年已經有很多人種植地瓜了,明年的話,肯定會有更多的百姓種植。

地瓜這個東西,聽說隨便在一個角落裡都能生長。

我家的院子裡今年都種了幾株。

所以明年種植地瓜的人肯定是會多很多,地瓜的價格會進一步的下跌。

到時候,吃得起地瓜的人就會多很多。

你這攤子的生意,肯定也會多很多。

再說了,在西市有一個優勢,這裡有很多外地的商家,甚至還有不少番邦蠻夷的商家。

這些人對於地瓜的瞭解是非常稀少的。

他們手中一般都有不少錢財,完全可以吃得起烤地瓜。”

張屠夫對於西市的情況還是非常瞭解的。

甚至讓蘇小妹來西市擺攤,還是劉大娘跟他閒聊的時候,他主動的提出來了。

雖然說完之後他就有點後悔了。

因為劉大娘想要讓蘇小妹把攤子擺在他的豚肉攤位旁邊。

不過,見識到了蘇小妹那俏麗的外表,張屠夫的那點後悔,立馬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都說古代有美女叫做西施,張屠夫覺得旁邊這個蘇小妹,簡直可以稱其為地瓜西施了。

“嗯,我嫂嫂也是這麼說的。西市已經有幾家人在這裡賣烤地瓜,據說生意很是不錯。

只要在這裡做下去,至少是不用擔心家裡的孩子會餓肚子。”

說到這裡,蘇小妹眼中充滿了光芒。

她對西市的擺攤生活,顯然是充滿了期待的。

甚至他都已經在開始考慮,以後除了烤地瓜,自己是不是可以加一些其他的東西。

就比如旁邊的豚肉,自己要是搞一些烤豚肉串,是不是也有不錯的客戶?

坐擁新鮮的豚肉鋪子,自己的豚肉串的新鮮程度,大家肯定是有信心的。

再說了,顧客要是有擔憂,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從張屠夫那邊購買了豚肉之後,現場烤制啊。

“這地瓜還真是好東西啊,我在《大唐報》上看到一個報道,說整個長安城裡頭,單單像你這樣子依靠烤地瓜為生的百姓,就至少有一百多家。

這就意味著有一百多戶人家有了新的生計呢。”

“張大哥,您還識字啊?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蘇小妹適時的送上了崇拜的眼神。

那眼神,讓張屠夫忍不住有點飄。

同樣的話,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啊。

以蘇小妹的外表,張屠夫聽了她的讚美之後,覺得整個人都飄了。

“哎,我也就認識幾個大字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你要是感興趣,回頭我每天教你認兩個字。

一年下來,你基本上就識字了。”

張屠夫很快就找到了一個跟蘇小妹進一步接觸和交流的契機。

反正自己的攤子,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忙碌。

偶爾手把手的教一教小寡婦識字,似乎也很不錯啊。

“那……那我多謝您了!”

“喂!這個烤地瓜怎麼賣?”

還沒等張屠夫進一步的交流,一個突兀的聲音想了起來。

不過,張屠夫雖然對這個聲音很不爽,但是蘇小妹卻是喜歡的很。

“郎君,只要兩文錢一個呢。”

在蘇小妹的熱情招呼之下,很快的,烤地瓜攤子就有了今天的第一單生意。

而這彷彿就像是一個訊號,蘇小妹的烤地瓜攤子,生意慢慢的就好了起來。

……

“一文、兩文、三文……兩百二十二文。”

在劉大娘家中臨時借住的蘇小妹,顫抖著雙手在數著錢袋裡頭的開元通寶。

除了剛剛成親那會,她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過這麼多的錢財了。

那零零散散,新舊不一的銅錢,讓她忍不住留下了淚水。

“嫂嫂,謝謝您,謝謝您!要不是有您,我根本就不知道還能去烤地瓜。

要不是有您,我根本就不敢考慮去做一個小商販。

要不是有您,我也沒有辦法在西市之中找到一個那麼好的位置。”

蘇小妹是真的感動的苦了。

雖然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的,但是劉大娘的幫忙是最主要的。

“小妹,這有什麼好哭的,你趕緊先算一算,成本是多少,掙了多少錢。

可別看著今天收了一堆銅錢,回過頭來發現不掙錢,那就尷尬了。”

旁邊蘇大郎眉開眼笑的看了看自己的婆娘,再看看自己的妹妹。

蘇小妹是蘇大郎的么妹,年齡差了十多歲,眼下也就二十歲出頭。

蘇大郎這個長兄,算是半個父親一樣。

這兩年,蘇小妹家中過的那麼艱難,蘇大郎看了也是很難受。

好在他的婆娘劉大娘還算大氣,接濟了不少糧食給蘇小妹。

“你哥說的沒錯,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今天是太忙了,要不然還能陪著你一起賣一賣。

不過張屠夫是我認識十幾年的街坊了,倒也信得過。

你趕緊看看到底掙了多少錢吧。”

劉大娘此時心中也頗有成就感。

蘇大郎一家雖然不是什麼富裕人家,但是好歹在長安城裡頭有自己的房子。

他們兩個都各自有各自的活幹,掙的錢養家餬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大兄,嫂嫂,其實不用具體計算,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資料了。

這地瓜的購買價格雖然比較高,但是我的售價也高。

這烤地瓜除了購買地瓜的成本之外,主要就是耗費的那些木炭了。

至於小推車,那是一次性購買的,只要生意長長久久的做下去,這部分成本都可以不用計算在內了。”

蘇小妹擦了擦自己的眼淚,開始回答蘇大郎和劉大娘的話。

“那今年賣出去了兩百多文的烤地瓜,能掙多少錢?”

蘇大郎倒不是貪圖自己妹妹的錢財,他主要是想要知道這個生意到底能不能掙錢,到底能不能幫助自家小妹。

別到時候錢花出去了,生意卻是虧本的,那就麻煩了。

“不算小推車這些東西的成本的話,我差不多可以掙一百文錢呢。”

蘇小妹說著話的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己一天居然掙了那麼多錢。

剛剛自己太過於激動了,沒有想到這一點。

“一……一百文?你沒有算錯吧?”

蘇大郎震驚了。

自己一個月也就只是整個一百多文錢,這在長安城的普通百姓之中,也算是不錯的了。

但是現在蘇小妹告訴自己,她一天就掙了一百文。

這實在是難以讓人相信啊。

“小妹,你不要著急,你再好好的算一算,看看到底是掙了一百文還是十文?”

劉大娘在旁邊也有點坐不住了。

這烤地瓜的攤子,真的那麼掙錢嗎?

要不要那麼的誇張?

“大兄,嫂子,是真的有一百文。

當然了,可能今天第一天在西市那邊賣烤地瓜,買的人多一些。

以後的話很可能只有今天的一半,甚至一半也不到。”

蘇小妹這個時候也開始變得不自信了。

一天一百文,一個三貫錢。

一年豈不是有三十多貫錢?

自己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啊。

這個收入,都比得上十幾戶普通百姓家中的收入了。

“哪怕是一半也很了不起啦!難怪各個坊裡頭賣烤地瓜的人最近多了那麼多。

原來這個生意真的那麼掙錢啊。”

蘇大郎開始有點猶豫自己是不是也乾脆也別在人家的鋪子裡頭當夥計了。

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夥計。

說出去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

要是賣烤地瓜能夠那麼掙錢的話,自己還幹什麼夥計啊?

“小妹,這個資訊你記得一定不等洩露出去,要不然我擔心會生出事端來。

哪怕是張屠夫明天問你,你也就說只是掙了十幾文辛苦錢。”

劉大娘雖然心中也有點吃味,不過為人比較大氣的她,倒也不至於嫉妒自己的小姑子。

蘇小妹掙錢了,自己家也不用經常補貼她了。

甚至對方還會給自己送些什麼,所以這個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好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你嫂子說的有道理。那張屠夫算是日子過的好的人了。

但是他一天也不見得能夠掙一百文錢呢。

這要是讓他知道了,指不定人家就不樂意讓你在他的旁邊擺攤子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蘇大郎對於這話,顯然是理解的很是透徹。

“大兄,您放心,我曉得!不過您看這烤地瓜的生意似乎很不錯,您要不要也考慮騰出點時間嘗試一下呢?

反正烤地瓜這個生意,從頭到尾的門路我都已經知道了。”

蘇小妹慢慢的開始冷靜了下來。

這個時候,她主動的提出來讓自己大兄也介入到這個生意之中。

看起來不起眼的擺攤子,卻是這麼掙錢。

這完全值得搞啊。

“你讓我想幾天!”

蘇大郎沒有直接拒絕。

不過,習慣了過去的生活,要讓他改變,肯定是有一定難度的。

這需要時間。

畢竟,烤地瓜這種小生意,畢竟是不穩定的。

商人的社會地位,也談不上高。

更不用說他這種擺地攤的商人了。

……

“桑布扎,我們的帶著這麼多的土豆和地瓜是很難離開長安城的,得想辦法化整為零才行。”

在長安城的一處院子之中,唐人打扮的祿東贊和桑布扎一行人就在這裡住著。

他們來到大唐已經有段時間了。

不過,在長安城待得時間越長,他們對於大唐的實力就越是擔憂。

當然了,他們肯定也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

像是土豆和地瓜,他們就收集了一批,甚至還打聽到了土豆和地瓜的種植方法。

雖然不知道土豆和地瓜是不是適合吐蕃國種植,但是他們也願意花費大的代價運輸回去。

“唐人在青海城那邊有不少商隊是去我們吐蕃國做生意的。

不管是販賣茶磚和鹽巴,還是其他的貨物,幾乎每天都有商隊來往。

我們完全可以打扮成一個商隊,將土豆和地瓜藏在貨物裡面。”

桑布扎很清楚土豆和地瓜這種高產糧食對於土地貧瘠的高原地區來說,意義有多麼的重大。

吐蕃國到現在為止也就只有兩百來萬人。

並且今後除非吞併更多的周邊國家,要不然這個人口數量很難再有進一步的提升了。

吐蕃國的國土面積是不小,但是土地貧瘠,也就只能養活那麼些人。

但是有了土豆和地瓜,那就不一樣了。

他完全可以幻想當吐 蕃國有上千萬的百姓的時候,依靠著吐蕃國勇士,他覺得整個天下都可以爭奪一下。

“你說的沒有錯,是可以裝成一個商隊。但是唐人在每個關口都是有國稅總局的胥吏檢查的。

這些胥吏對於各種書籍和農產品的檢查是非常嚴格的。

一旦讓他們發現我們的商隊攜帶了大量的土豆和地瓜,很可能我們人都回不去了。”

祿東贊作為吐蕃國大相。

他自然是希望吐蕃國能夠更加強大。

但是前提是自己有性命跟著一起強大,要不然還有什麼意義呢。

“實在不行,我們先安排人送一點點回去,然後看看唐人防守的嚴格不嚴格。”

桑布扎知道祿東贊說的是有道理的。

所以他很快就妥協了。

“現在是冬天,是一年最冷的時候。青海城去往吐蕃國的商道,大部分應該都走不了了。

要是碰到雪災的話,估計會更加麻煩。

我們還有一些時間考慮這些問題。”

今天是唐人的除夕,祿東贊顯然不想一直討論不開心的事情。

“說的也是,大相,廚房已經準備了吃食,我們一邊吃東西,一邊喝酒,然後慢慢的商量辦法。”

桑布扎雖然很有抱負,但是他對大唐美食的抵抗力也是非常低的。

沒辦法,吐蕃國內的那些吃食,跟大唐比起來,差距太大了啊。

“這麼冷的天氣,大唐西市裡頭雞鴨鵝什麼的都能買到,各種糧食也不缺少。

各家的酒肆裡頭對於酒水的售賣也不再有限制。

這種看起來很普通的場景,背後蘊含的意義一點也不普通啊。”

祿東贊一邊起身跟著桑布扎前往餐桌,一邊想著自己昨天逛西市的場景。

“是啊,哪怕是寒冷的冬天,西市也是人來人往,各個鋪子的生意很是火紅。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貨物的價格都不高。

同樣的錢財,在西市能夠買到的東西是我們吐蕃國的好幾倍,甚至是十幾倍。”

說到這裡,桑布扎的心情有點鬱悶了。

人窮,物價還高。

這就是吐蕃國百姓跟大唐百姓之間的差別。

難怪各個番邦屬國的百姓,都很希望能夠成為唐人啊。

“中原王朝,往往也就是建國的前面幾十年發展的比較快。

後面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官員們開始享受榮華富貴。

百姓們的日子開始變得不好過。

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吐蕃國的機會到了。”

祿東贊說著自己都不是很相信的話,跟桑布扎坐下一起吃飯。

辣椒炒雞肉。

紅燜豚肉。

鯨魚肉乾。

燒鴨。

關鍵是還有一盤綠油油的青菜。

“確實如此,就說這青菜,聽說是使用水晶搭建的暖棚裡面種植的。

唐人如此奢靡無度,將來我們吐蕃國的機會一定會來的。”

桑布扎雖然很喜歡在這個季節吃青菜,但是並不妨礙他吃著鍋裡的飯,做著砸鍋的事情。

“這個還不是最奢侈的,長安城距離大海很遠,聽說大唐的勳貴們為了吃到海鮮,不惜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呢。”

祿東贊跟桑布扎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喝著酒。

這日子,讓他們有點不想回去了。

……

“阿孃,這是宮裡頭送過來的年貨,很豐盛呢。”

在朱雀大街的一處大院子裡頭,李麗質看著琳琅滿目的東西,心中很是高興。

作為秦王府的舊人,她們在長安城過的是很低調的。

各種奢侈品,她們基本上都很少購買。

倒不是她們沒有錢財,而是擔心太扎眼了。

同樣的,外面的一些稀奇食材,她們雖然偶爾可以去飯館裡面嚐嚐鮮,但是談不上經常吃。

如今宮裡頭送過來一大堆吃的、穿的、用的,她們就可以少很多顧慮了。

“前段時間你出去玩了,太后娘娘過來看過我一次。

這一次的東西,想來也是她的示意之下分發的。”

長孫無垢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她倒不是多麼的在乎這些東西。

主要是這些東西出現在這裡,背後代表了很多東西。

玄武門之變的事情,她是很清楚的。

這個事情,很難說出一個誰對誰錯,只能說是屁股決定腦袋。

所以她心中雖然對李承宗等人有點疙瘩,但是要說有多麼大的怨恨,倒也談不上。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秦王府的人當初自己在作死啊。

“太后娘娘還記得我們嗎?難怪我們在京師大學堂裡頭,沒有人敢欺負呢。”

李麗質對仇恨沒有太大的感受。

不過,別人對他是好是壞,她還是有直接的感受的。

“你在京師大學堂要好好的學習,我看陛下還是非常重視京師大學堂的。

將來指不定你單靠學習醫學技術,也能揚名立萬呢。”

長孫無垢現在就李麗質一個女兒了,自然是希望她能夠有出息。

這幾乎是古今中外所有父母共同的願望了。

“阿孃您放心吧,我很努力的。這麼多食材,我們安排一下今晚的晚餐吧。

好些東西,我都不認識呢。”

李婉欣趕緊岔開話題,跟長孫無垢討論起晚上的吃飯問題。

“這個響螺很是難得,我在嶺南道吃過之後,回到長安城還是第一次看到。

可以讓廚子煲一個響螺鮑魚雞肉湯,應該很好喝的。

還有這個扇貝,跟粉絲一起蒸,應該味道很是不錯……”

長孫無垢很快就調整了心情,跟著李麗質安排起了今晚的飯菜。

除夕之夜,還是要吃的豐盛一些。

……

“在過去的一年,阿孃您辛苦了。朕祝您在新的一年裡,青春永駐,笑口常開,身體倍兒棒。”

大興宮中,李承宗舉著酒杯在給鄭觀音敬酒。

大唐的糧食問題已經不緊張了。

相應的,各種各樣的酒水就變得越來越豐富了。

朝廷也不再限制商家購買糧食釀酒。

今天是除夕,宮裡頭的宴席,自然是少不了酒水的。

不過,李承宗倒是沒有把宴席的規模搞的那麼大。

只是把鄭觀音和幾個弟弟妹妹,還有幾個妃子集結在一起吃團圓飯。

李承宗自己都還沒有子嗣,弟弟妹妹就更加不用說了。

所以這個團圓飯,人還真是不多。

而有了李承宗帶頭敬酒之後,席間的氣氛自然變得越來越熱烈。

幾個妃子都不是省油燈,接二連三的給鄭觀音和李承宗敬酒。

李承道和李承德等幾個人也不甘落後。

“欣欣,怎麼樣,這個九節蝦好吃嗎?這可是你皇兄專門安排人從登州那邊運輸過來的。

這些蝦,在幾天前還在海裡面遊著呢。”

趁著喝酒的間隙,王佳人也沒有冷落坐在旁邊的小姑子李婉欣。

她可是很清楚,這個小姑子在李承宗心中的地位,一點也不比她們這些妃子要低。

甚至要讓李承宗二選一的話,王佳人覺得自己沒有贏得希望。

除非她能懷上一兒半女。

可是努力了一段時間,後宮裡頭誰的肚子都還沒有動靜。

搞的有些人都有點擔心李承宗的身體是不是有問題。

但是誰也還不敢說什麼。

“這鹽焗九節蝦的味道著實很是不錯,不過畢竟不是新鮮的,味道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李婉欣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著,一邊點評著。

“那這個藍鰭金槍魚魚生呢?雖然也不是今天剛從海裡面釣起來的。

但是左右也就是前幾天的事情,這麼冷的天,新鮮程度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並且這是生吃的魚生,鮮美感會強很多。”

王佳人再次看向了李婉欣碗裡頭的另外一塊魚生,盯著李婉欣問道。

“魚生倒是還不錯,不過生的東西,我不是特別的喜歡。”

要想讓小吃貨李婉欣說句好,還真是不容易啊。

滿桌的好菜,王佳人還真就不相信沒有一道菜李婉欣是滿意的。

“那這個蔥燒海參呢?這個季節的大蔥本來就難得,海參更是從登州運輸過來的冰鮮產品,不是曬乾了發的。”

蔥燒海參是王佳人比較喜歡的一道菜。

海參那特別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還可以吧,就是吃完了之後最裡面老是有股味道。”

王佳人:……

“那這清蒸老虎斑,總是讓人無話可說了吧?

為了讓這老虎斑能夠活著運輸到長安城,內務府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呢。”

由於李承宗喜歡吃海鮮,這倒是長安城的勳貴們慢慢的都對海鮮感興趣了。

奈何長安城遠離大海,想要吃點新鮮的海鮮不容易。

大部分人只能吃冰鮮的產品。

“嗯,這個老虎斑是不錯,肉質細膩,火候剛剛好。不過我聽大兄說大海裡面還有一些魚,清蒸之後口感比老虎斑還要好。”

李婉欣說著說著,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接著說道:“其實這些菜式都還是不錯的,不過大兄總是跟我說一些沒食,搞的我對飯菜的要求都高了很多。”

“你說的好像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呢。這幾年我們大唐新出的美食,都跟陛下有些關係。

算起來,我們都應該謝謝陛下呢。”

王佳人說著說著,就忍不住誇起了李承宗。

沒辦法,這些妃子,人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討好李承宗。

其他的事情都沒有那麼重要。

到現在為止,王佳人的主要工作顯然做的還不錯。

“大郎,我們大唐現在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好啊,從餐桌上的變化就能感受到這一點。

這幾天,《大唐報》上面專門寫了幾篇連載的文章,主體就是‘唐人的餐桌’,我看了還真是頗為感慨呢。”

雖然王佳人和李婉欣說話的聲音不算是很大。

但是耳朵靈敏的鄭觀音顯然也是聽到了,忍不住有感而發。

“太后娘娘說的‘唐人的餐桌’的這個系列報道,妾身也看到了。

聽說現在普通百姓家中,一個月也能有機會吃上一次豚肉了。

至於大米飯或者粟米飯,雖然不能說頓頓都管夠,但也是比以前豐富了很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旁的鄭寧穎忍不住也接了一句話。

唐人的餐桌這個話題,明顯是一個老少皆宜,男女都可以接上話的內容。

很快的,大家就你一嘴我一嘴的說起了這些年餐桌上的變化。

不管是各種海鮮,還是牛肉這種稀罕玩意,亦或是冬天裡頭的蔬菜,都變得越來越常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大唐國力發展的一個體現。

畢竟,一個沒有辦法讓百姓吃飽肚子的國家,肯定是沒有辦法談得上是強國。

而唐人餐桌的變化,就是大唐不斷強大的見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