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鐵路開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火車尚未生產,鐵路先開工修建。

經過了大半年的籌備和勘探,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終於要開工修建了。

這對於大唐來說,絕對算是一件大事了。

畢竟這條鐵路耗費的資金,幾乎跟大唐一年的賦稅收入相當。

如此規模浩大的工程,絕對是大唐立國以來沒有碰到過的。

要不是這條鐵路的修建沒有隨意的徵召大量的農夫,也沒有直接從民部剋扣大量的錢財,朝中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

“咚咚咚!”

“啪啦啪啦!”

伴隨著一陣鑼鼓聲和鞭炮聲,簡單而隆重的開工儀式就算是結束了。

不過,由李承宗帶著朝中重臣出席,重視程度絕對是夠了。

“近衛君,沒想到大唐居然已經奢侈到使用精鋼來鋪設道路的地步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實在是沒有辦法相信啊。”

人群之中,蘇我人見自然也是擠在了那裡觀看大唐第一條鐵路的開工儀式。

事實上,這個開工儀式至少彙集了超過十萬人。

四周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沒辦法,超過一千萬貫投資的工程,絕對是每一個人的人生中很難碰到的。

“大唐實在是太強大了,別說東突厥這些曾經強大的國家不是他們對手,就是四周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也不會是大唐的對手。

蘇我使臣,我覺得有必要讓奈良那邊全面的學習大唐的一切。

凡是大唐這邊在運用的,我們都要學習。

凡是大唐推崇的東西,我們都要學習。

不管是衣食住行,我們需要全面的唐化,讓倭國成為跟大唐的一個道一樣的存在。”

近衛三郎很是激進的提出了一個提議。

這個年代的倭國人,那是真的有很多人願意成為大唐的一部分的。

當然了,近衛三郎作為倭國的貴族,肯定不是真的想要讓倭國併入到大唐。

他只不過是希望倭國能夠成為跟大唐一樣的一個國家。

“你說的這個很有道理,我覺得有必要回一趟奈良,好好的跟國內彙報一下。

要不然有些東西沒有辦法完全使用文字來進行說明。

並且,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的擴大遣唐使的規模。

奈良的各個衙門,但凡是沒有在長安城的學習經歷的,都不應該成為衙門的主要負責人。”

蘇我人見的話,也算是頗為激進。

沒辦法,在長安城待得時間越長,越是能夠意識到大唐方方面面的先進性,越是能夠意識到倭國跟大唐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雖然大唐的有些東西不一定完全適用於倭國。

但是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篩選,倒不如全面的學習。

因為全面學習大唐所獲得的好處,肯定是遠遠多於壞處。

……

“閻大匠,我們的火車要儘快的研究出來才行了,要不然等鐵路都已經修好了,我們的火車還沒有修建好的話,那就尷尬了。”

李承德今天自然也是參加了這個開工儀式的。

不過,跟其他人過來看熱鬧不同,他是很有壓力的。

沒辦法,誰讓他現在是渭水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負責人呢?

雖然在各個羊毛線作坊和棉布作坊裡頭,蒸汽機已經在開始大規模的運用了。

但是李承宗最期待的火車卻是一直都還沒有搞出來。

“大王,要讓火車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就有必要進一步的提高蒸汽機各個零件的精度才行。

要不然的話,輸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拉那麼多的車廂的。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密封件的效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閻立本負責的是新式機床的研究。

不過,新式機床跟蒸汽機的加工也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李承德也把他給拉到了自己的蒸汽機研究所。

“密封件那邊,美洲的橡膠應該很快就會有訊息傳過來了。

我們去美洲尋找橡膠的探險船隊,已經出發了好幾撥了。

到時候多少應該是有一些收穫的。

除此之外,零件的加工精度的提高,就要看你的機床的改進情況了。”

李承德其實已經明確了火車的改進方向。

但是,有時候你哪怕是知道了改進的方向,要想做出來卻是沒有那麼的容易。

畢竟,金屬加工行業是非常復雜的一個行業,涉及到方方面面。

“渭水新城那邊的鍊鐵作坊據說在研究一款特殊鋼,使用這些特殊鋼可以更好的加工鋼鐵。

如果到時候效能可以滿足我們機床的使用需求的話,那麼零件的精度應該可以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閻立本也是壓力很大。

沒辦法,鐵路投資那麼大,如今已經開工了。

這要是到時候沒有火車可以在上面行走,那麼事情可就大條了啊。

“那就趕緊去試一試,我找書院再申請一筆費用,加快各種實驗的進度。”

李承德不怕花錢,他就怕花錢了沒有效果。

“如果資金足夠的話,那麼推進效果應該會更快一些。”

此時此刻,閻立本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

“大相,贊僕希望明年進攻吐谷渾故地,現在看來這事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啊。”

在人群之中,有幾個男子看著眼前鐵路開工的儀式,心情很是複雜。

作為高原霸主,吐蕃國這些年的發展其實也是非常快的。

統一了高原上各個國家之後,松贊干布就開始有了新的想法。

要不然這一次也不會讓祿東贊親自往大唐走一趟了。

“大唐越是發展的飛快,我們要想打他們的青海城的主意,就越是要抓緊。

否則等到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修建完成之後,我們的進攻難度就更加大了。

那時候,只要青海城出事,長安城可以快速的安排大軍前往涼州,然後出現在青海城。”

祿東贊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要不然也沒有辦法成為吐蕃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大相。

這個時期的吐蕃國,與其說是在松贊干布的統治之下,倒不如說是在祿東贊的管理之中。

“大相的這個見解也非常的有道理,趁著大唐現在對於各種鐵器的管制還不是那麼的嚴格,我們多囤積一些。

然後打造成兵器之後,到時候直接用來進攻大唐。”

桑布扎作為松贊干布手下的另外一名能臣,眼光自然也不差。

雖然祿東贊的這個說法有點冒險,但是如果吐蕃國真的對吐谷渾故地還有想法的話,那就真的只能在這兩年動手。

越晚動手,對吐蕃國就越不利。

除非這幾年大唐內部會發生大規模的動亂。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顯然看不到這樣子的症狀。

“桑布扎,你說我們有沒有可能安排人去破壞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修建呢?

這條鐵路那麼的長,只要各處都耽誤一段時間,要想修好就要多花費很多的時間。”

祿東贊腦中不斷的思考著方案,看看如何能夠給吐蕃國爭取一些時間。

原本沒有來到大唐之前,他覺得吐蕃國的實力已經可以跟大唐掰手腕了。

但是來到大唐低調的轉了一圈之後,他就知道吐蕃國跟大唐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

在局部地區,吐蕃國也許有自己的優勢。

但是要比拼整個國家的實力的話,顯然不是一個級別的。

當然了,祿東贊倒也不是真的那麼擔心。

畢竟吐蕃國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別。

中原王朝就沒有順利的打下過這一片土地。

在祿東贊看來,吐蕃國大不了打不過大唐就退回去就是了。

反正唐軍到了高原上之後,肯定會水土不服的。

“大唐既然耗費了那麼多的錢財去修建這麼一條鐵路,肯定是有考慮過各種問題的。

我聽說他們有專門的鐵路護衛隊,並且破壞鐵路的罪名是非常重的。

一般的百姓,恐怕沒有這個膽子。”

桑布扎雖然覺得祿東贊的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實行起來卻是沒有太高的可行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話是這麼說,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不要直接出面讓人去破壞,而是透過營造一些輿論,讓唐人自己主動的去破壞呢?”

祿東贊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顯然是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主意。

“嗯,不用直接出面?”

“是的!唐人是很講究風水的。這麼一條鐵路的修建,肯定是會破壞很多地方的風水的。

特別是鐵路上行走的是火車,那個東西據說是蒸汽機製作出來的大鐵疙瘩。

簡直就跟一個大怪獸一樣。

只要讓唐人覺得火車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祖先的墳墓附近透過,會破壞風水。

到時候,自然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

祿東贊這麼一說,桑布扎就理解了。

“這個方法可以試一試,反正哪怕是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

……

“阿耶,您說陛下花費如此大的資金修建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真的值得嗎?真的能夠掙到錢嗎?會不會變成跟大運河一樣的存在?”

儀式結束之後,蕭銳剛剛回到家,就忍不住跟自己父親溝通。

經過了幾年的商業洗禮,蕭銳的眼光也是不錯的。

但是在鐵路這個事情上面,他是怎麼都想不到裡面有什麼盈利的空間。

沒辦法,這個投資的投入實在是太大了。

哪怕是到時候可以透過運輸貨物和人員來收費,也看不到回本的空間。

“縱觀陛下這幾年做的事情,還從來都沒有做錯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很多時候,陛下做的事情大家都理解不了,但是到了最後卻是證明陛下是對的。

這一次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很可能也會是這個情況。

我們現在想不到的地方,也許就是我們跟陛下有差距的地方。”

蕭瑀現在跟李承宗接觸的多了,也不敢自以為是了。

相反的,多番研究對比之後,他得出了一個讓自己都感到意外的結論。

這才導致了他對跟李承宗相關的事情,有了非常大的態度轉變。

“如果修建鐵路真的可以掙錢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在江南道修建一條鐵路?

比如從蘇州到杭州,或者是從杭州到明州。

這些地方的繁華程度,雖然跟長安城有點差距,但是相差也是非常有限的。”

舉一反三,蕭銳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提議。

作為江南豪族,蕭家在數百年間積累的財富也是非常可觀的。

最近幾年,他們又從各種新產業之中獲得了大量的利潤。

所以蕭銳才有了修建鐵路的底氣。

當然了,他們修建的鐵路,肯定不敢選擇太長的。

“與其修建蘇州到杭州或者是杭州到明州的鐵路,倒不如考慮修建蘇州到上海縣的鐵路。”

“嗯?蘇州到上海縣的鐵路?”

蕭銳愣了一下。

他沒有想到自己阿耶會給出這樣子的一個答案。

“你發現了沒有,陛下把自己的弟子劉仁軌派去上海縣之後,一直都沒有再回長安。

而這幾年上海縣那邊的情況卻是日新月異,吸引了大量的人員往上海縣而去。

並且那裡有我們大唐最大的造船廠,也有最大的海水曬鹽作坊。

甚至上海縣的捕魚業和鯨魚加工行業也是大唐最發達的。

假以時日,上海縣有望成為江南道最發達的地區。

這種情況下,只要涼州到長安城的鐵路能夠掙錢。

那麼上海縣到蘇州的鐵路就沒有理由會虧錢啊。”

姜是老的辣。

蕭瑀既然潛意識的支援蕭銳的提議,那麼自然就要選擇更好的線路。

“確實也是,不過這鐵路的修建,我們自己完全沒有經驗,估計還得請工部那邊幫忙。

並且將來火車的購買,也需要渭水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支援。

阿耶,我們是不是先跟工部等部門溝通一下再說?”

雖然蕭瑀已經不是大唐的宰相了。

但是影響力還在那裡。

等閒人也不敢小瞧蕭家。

“工部不工部的,不是最重要的。

主要是看一看陛下是什麼觀點,他支援不支援我們去修建這樣子的鐵路。

只要陛下支援,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如果陛下不希望這樣子的鐵路落到私人手中,那麼這個事情就沒戲了。”

蕭瑀一下子就說到了事情的關鍵點上面去了。

大唐,歸根結底還是李承宗說了算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