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火車都沒有就修鐵路?(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陛下,五十六臺,今天一天那些商家就訂購了五十六臺的蒸汽機紡織機,這一下新建的蒸汽機作坊,立馬就要日夜不停的幹活了。”

有好消息要彙報,許敬宗自然是要親力親為。

“五十五臺?這只是一個開始,這點數量根本就不夠各個作坊的工藝改進。”

對於許敬宗彙報的訊息,李承宗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見識到了渭水新城羊毛線作坊的高效率,那些眼光不錯的商家,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你沒有更新裝置,別人更新了。

到時候你生產的產品沒有競爭力,那還怎麼搞?

“確實也是,一個大的羊毛線作坊,至少是需要十臺以上的蒸汽機紡織機,甚至安裝一個幾十臺都沒有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商家都只是訂購了幾臺,不敢一次性的訂購太多。

畢竟一臺蒸汽機紡織機就要一千貫錢,價格還是不便宜的。”

許敬宗在一旁附和著。

“讓蒸汽機研究所那邊儘快的研究一些其他作坊使用的蒸汽機裝置,要讓長安城的各個作坊儘快的都能用上新機器。”

蒸汽機這種劃時代的產品的出現,不僅僅是會給羊毛線作坊帶來影響。

它的影響其實是方方面面的。

李承宗自然是對此有著充分的認識。

“陛下,我們的蒸汽機裝置大規模的對外售賣的話,到時候肯定會有其他作坊跟著模仿生產,我們要不要考慮一下如何應對這樣子的局面呢?”

雖然許敬宗知道推廣蒸汽機裝置對於整個大唐的發展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但是,渭水書院辛辛苦苦的付出了努力才研究出來的東西,卻是被人家佔了便宜,這就讓人有點不爽了。

“越是複雜的裝置,模仿起來就越是不容易。有些零件是需要我們自己的作坊才能生產的,其他人哪怕是模仿也是沒有那麼容易模仿的。

再說了,只要我們不斷地推出新式的產品,那麼其他作坊就只能永遠在後面追趕。”

李承宗雖然可用透過推出專利法等方案來保護蒸汽機研究所的利益。

但是一方面考慮到專利法這個事情要落實下去也很是麻煩,並且他也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作坊主動的進入到蒸汽機生產領域。

這樣子也許會有哪個作坊給李承宗帶來驚喜呢。

“說的也對,渭水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技術水平,不是其他人能夠追趕的上的。

他們哪怕是想要模仿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明天你跟我去一趟渭水書院蒸汽機研究所,針對蒸汽機的下一個運用,可以正式的展開檢討了。”

在李承宗看來,蒸汽機進入到各個作坊,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蒸汽機在交通行業的使用,同樣是他很希望看到的。

魚和熊掌,我都要。

……

李承德最近很開心。

作為當今天子的弟弟,他是一直都很想做出點什麼出來的。

這一次蒸汽機的熱銷,蒸汽機名動長安城,他自然也跟著出名了。

特別是看到《大唐報》等各種報紙上的相關報道,他的心情就更加美妙了。

“大兄,現在的蒸汽機的密封性只是簡單的提高了一些,但是效能就已經有非常大的提高。

後面如果探險的船隊從南美洲找到您說的橡膠的話,那麼密封效能還能更上一層樓。

那個時候,你說的火車,應該皆可以開始考慮了。”

李承宗今天過來視察渭水書院蒸汽機研究所,李承德這個負責人自然是要親自接待。

“為何要等到橡膠回來之後再搞火車,現在就可以搞了啊?”

李承宗今天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搞火車,現在李承德主動的提到了這個話題,他自然是要順著說了。

“現在就搞?大兄,我測試過了,現在的蒸汽機雖然用來推動紡織機是可以的,但是用來作為火車頭,要拉動十幾個車廂的貨物的話,那還是遠遠不夠的。”

李承德雖然也很想現在就把火車搞出來,但是在李承宗這個行家面前,可是不敢有任何弄虛作假的心思。

“現在是不夠,但是不斷的改善之後,遲早是可以的。不過火車這個東西,你的蒸汽機搞出來之後,鋪設鐵路需要耗費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

為了讓大唐百姓更早的能夠用上火車,自然是不能等那麼久。”

李承宗這麼一說,倒是讓李承德有點緊張了。

莫不成要先修路?

這豈不是變相的給自己施加壓力?

萬一鐵路修好了,蒸汽機還沒有研究好,那自己的壓力豈不是大了?

“大兄,鐵路的修建是非常非常昂貴的,需要花費掉大量的錢財。

我們是不是要小心翼翼,謹慎評估之後再動工?”

李承德雖然是希望火車早點出現,但是絕對不是透過現在這樣子的方式。

他不想讓自己的小肩膀承擔那麼大的壓力啊。

“不用評估了,直接開始修就好了。單單修建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就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頭,你還擔心蒸汽機研究不出來嗎?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頭,你還擔心探險隊不能幫你把橡膠找回來嗎?”

李承宗這麼一說,倒是讓李承德無話可說了。

“陛下,這鐵路,莫非是使用鋼鐵來鋪設的嗎?”

一旁的馬周,小心翼翼的插了一句話。

作為民部尚書,他對於大唐國庫的情況是很清楚的。

這要是修建一條用鋼鐵鋪設的道路,大唐一年的賦稅估計都不夠啊。

“沒錯,鐵路,顧名思義就是用鐵軌鋪設的道路。你們都很清楚,蒸汽機的重量是很大的,它還要拖著一堆車廂行走。

就我們現在的道路,肯定是沒有辦法滿足的。

並且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火車行軍之中的摩擦力,使用專門的鐵軌來鋪設道路就必不可少的。

這麼一來,火車的車輪在鐵軌上移動,就可以節約很多的力量了。

也能最大程度的確保火車的速度達到我們希望看到的水平。”

除了李承宗之外,任何一個人對於火車都是陌生的。

所以馬周問出問題之後,李承宗很有耐心的在那裡解釋了一下。

“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需要的鐵軌數量肯定是非常大的。

目前渭水新城鋼鐵作坊的產量雖然很大,但是遠遠沒有辦法滿足鐵路鋪設的需求。”

許敬宗也在旁邊插了一句話。

作為工部尚書,他也擔心到時候這個壓力會落在自己頭上。

那就頭疼了。

“鍊鐵作坊擴產基本上是必然的事情,現在就需要開始考慮了。除此之外,在其他地方再修建兩三個鋼鐵作坊,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我們大唐有不少地方都有鐵礦,渭水新城這邊的鍊鐵作坊的技術也相對成熟了。

是時候推廣到其他地方了。”

大唐現在的鋼鐵產量小的可憐。

每個鍊鐵作坊的產量都是以斤為單位來衡量的。

後世隨便一個民營小鋼廠的產量,都可以完爆整個大唐的產量。

哪怕如此,大唐此時的鋼鐵產量也已經是整個世界最大的了。

可想而知,這個年代的鋼鐵行業是什麼一個狀態。

“陛下,微臣還有一個擔心,哪怕是到時候我們的鋼鐵產量足夠,但是使用精鋼鋪設鐵軌的話。

那麼這些鐵軌的價值就很高。

到時候會不會出現有人專門偷鐵軌的情況發生呢?”

許敬宗再次問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之前李承宗還真是沒有考慮過。

因為在後世,他就沒有聽說有哪個地方有人偷鐵軌的。

“鐵軌的重量是很重的,並且是固定的,想要偷,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了,只要有利益,就會有人鋌而走險。

這方面可以透過加大處罰力度,以及建立護路隊的新式來解決。”

雖然之前沒有想到過這個問題,但是見多識廣的李承宗,很快就有了應對之策。

不過,許敬宗這話,倒也再次的提醒了李承宗。

精鋼在這個年代,是非常寶貴的東西。

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戰略物質。

隨便一段鐵路上消耗掉的鐵軌,都能讓許多國家眼睛發紅。

“陛下,修建如此一條鐵路,必定是耗費巨大。運營這樣子的鐵路,也是需要成本的。

這樣子的鐵路,什麼時候才能收回來修建的成本呢?

就像是陛下您之前曾經說過的一樣,朝廷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遵守經濟規律的。

這修建鐵路,也是要遵守經濟規律的吧?”

馬周想到那鋪滿精鋼的鐵路,心中就發麻。

這需要民部籌集多少資金啊?

“馬周你的疑問是非常有道理的,單靠朝廷的力量,要想在短時間內把鐵路修建到整個大唐,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們可以先解決主要的問題,把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修通了。

之後再把長安城到洛陽、晉陽、幽州的這條鐵路修通了。

只要有這麼兩條鐵路,就完全可以改變大唐的需多少事情。”

李承宗倒也沒有一口氣就提出來要修建十萬裡鐵路。

這根本就不現實。

能夠在五年內把這兩條鐵路修建好,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

未來十年,只需要在這兩條鐵路的基礎上,適當地衍生出幾條支線,就夠用了。

“陛下,如今我們大唐正處於日新月異之中的環境裡頭。

這幾天蒸汽機裝置的熱銷,意味著大唐將來的工業情況將會發生非常大的改變。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現在覺得很困難的事情,過個三五年之後,就沒有那麼難了。

工部願意全力支持修建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這對於朝廷穩定北方草原的局勢及控制西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許敬宗這話一出,馬周就鬱悶了。

感情壞人我當了,好話都讓你說了。

“這條鐵路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陛下您說的那種場景的話,那麼必要性確實很高。

畢竟涼州是絲綢之路的關鍵城市,又是西北最大的州城。

不管是往西進入到西域,還是往南進入到青海,亦或是往東和往北進入到草原,都有著很重要的對手。”

馬周這麼一說,基本上就表示自己是支援鐵路的修建的了。

至於修建的過程之中碰到的問題,只能慢慢的解決了。

“大兄,這鐵路的修建是以前大家從來沒有碰到過的問題,這鐵路的運營也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

甚至今後火車的駕駛和維修也是一個新的課題。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考慮在渭水書院裡頭專門成立一個學院,用來研究跟鐵路相關的事情?”

李承德自然也是要刷一刷存在感的。

最關鍵的是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提議,絕對是符合李承宗的想法的。

作為渭水書院的院長,李承宗對於渭水書院的發展一直都是不餘遺力的支援。

為此不惜親自擔任院長的職位。

“河東王殿下的這個提議非常不錯,鐵路的修建是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情。

如今大家對於這方面的瞭解完全是一片空白。

現在成立一個學院去研究的話,到時候正好可以趕上鐵路的修建和今後的運營。”

馬周也立馬站出來表示了自己的支援。

“鐵路的修建也好,水泥道路的修建也好,亦或是一些橋樑的修建也好,都是很值得安排人員專賣區研究的。

這一次不妨乾脆在渭水書院裡頭成立鐵道學院和建築學院。

這麼一來,可以進一步的擴大渭水書院的影響力,也能為我大唐培養更多的人才。”

揣摩聖意這個事情,許敬宗怎麼可能比馬周做的差?

既然你們提議多成立一個學院,那我就提議成立兩個。

偏偏許敬宗說的話還挺有道理的,馬周就算是想要反駁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行!鐵道學院也好,建築學院也好,都很有必要。將來我大唐的鐵路需要不斷修建,水泥道路需要不斷修建,新式建築也會不斷地出現。

甚至到時候可以考慮在黃河或者是長江上面修建一座大橋呢。”

李承宗無視了許敬宗和馬周的爭寵行為。

作為帝王,自然也是不希望看到下面的人一團和氣,處的跟親兄弟一樣。

真要是那樣子,就應該輪到自己這個皇帝煩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