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滅突厥(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往年時分,這朝廷要打仗了,百姓們往往都會愁眉苦臉。

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家會不會有人被徵召去當民夫。

但是今年的情況卻是有點讓人意外。

雖然朝廷安排了多路大軍出征東突厥,但是卻幾乎沒有怎麼徵兆民夫。

哪怕是有需要人手,也都是以僱傭的方式,讓商家在後頭配合。

這麼一來,對百姓們的影響,自然就會最小化了。

“蘇我使臣,這東突厥汗國,聽說也是草原上一等一的強國,如今大唐突如其來的就安排了大軍要討伐他們。

對於這個事情,你怎麼看?”

倭國使臣府邸,近衛三郎跟蘇我人見在書房之中商量著事情。

來到長安城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他們對於長安城乃至整個大唐,以及大唐周邊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瞭解的。

倭國人一直都是誰強大,他們就抱著誰的大腿。

之所以這一次會這麼積極的安排了那麼多的貴族子弟來到長安城,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唐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

那些大唐商家的船隊以及運輸到難波津的貨物,都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但是到了長安城之後,他們才進一步的知道,原來大唐四周,也是有敵人的。

原來大唐四周,也是有厲害的對手的。

不管是曾經打敗了強大的隋朝軍隊進攻的高句麗,還是不可一世的突厥人。

這些都是他們已經瞭解的不夠的地方。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的心思也是有了一點變化。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大唐突如其來的出兵,他們都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安排一部分人去突厥和高句麗也走一趟。

不管是去認識一下還是去學習,亦或是其他的目的,這些行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情況又發生了一些變化。

“還能怎麼看?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大唐現在的皇帝陛下剛剛掌握權利的時候,突厥的頡利可汗就帶著大軍入侵大唐。

雖然最終被打敗了,但是大唐肯定還是記恨的。”

蘇我人見的這個認識,顯然還是很有道理的。

當然了,草原上的一些具體情報,他瞭解的並不是很多。

?他只是單純的從歷史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將心比心,如果是他自己,一旦有機會滅掉對手,肯定是不會手軟的。

“從《大唐報》上的新聞來看,東突厥內部一直都是存在一些混亂。

估計最近應該是又有了新的情況,所以大唐才正式出兵。

雖然之前突厥跟大唐之間的衝突不斷,但是這種大唐主動的排出大軍,全方位的進攻突厥。

似乎是想要一戰滅掉東突厥汗國的情況,還是第一次碰到。

不過根據我們這段時間瞭解的情況來看,大唐還真是有實力一次性滅掉東突厥的。

不說其他的,單單大唐的鋼鐵產量,就是一個嚇人的存在。

我聽說他們的不少建築裡頭,都有使用精鋼。

這實在是太浪費了。”

近衛三郎很是羨慕的說道。

就目前的這個事情來說,對倭國人的影響是比較有限的。

至少在短時間內來說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他們現在別看是那麼認真的在分析這件事情,其實心態是比較穩的。

不管這一次大唐能不能順利的打敗東突厥汗國,對倭國人來說都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當然了,如果大唐反過來被東突厥給滅掉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只是這種情況,近衛三郎也很是清楚,不可能發生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的使臣隊伍裡頭,大家對於基本的佛經的讀寫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但是我隱約覺得大唐現在其實是在打壓佛教的,反倒是道教在大唐的發展要更加順利。

大唐既然願意讓我們學習佛經,你說有沒有可能讓我們也去學習道家的本領呢?”

對於蘇我人見來說,他最在乎的還是倭國使臣隊伍裡頭的人員在長安城的學習問題。

畢竟他們來長安城的目的就是來學習的。

如果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卻是什麼都沒有學習到。

這顯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景。

“一般的道家經典,我們在書鋪裡頭也能學習到。但是更加深入的煉丹之類的法術,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就以唐人對番邦屬國的鄙視態度,如果沒有大唐朝廷的支援,恐怕是沒有哪個道觀會主動的接納我們的。”

近衛三郎倒是對倭國使臣人員現在面臨的情況很是瞭解。

什麼東西是自己有把握學習到的,什麼東西又是有難度的。

他算是一清二楚了。

“不管如何,我們終歸是要試一試的。除此之外,我們的商鋪也要儘快的開設起來,這才是我們在長安城長久立中的關鍵所在。”

待在長安城,自己的地位雖然是沒有辦法跟難波津相比的。

但是蘇我人見卻是非常喜歡。

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能長久的留下來。

而這也是倭國使臣裡面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

甚至如果大唐主動的招募這些倭國人的話,估計有一半的人都是願意加入到大唐的。

“行,我儘快去安排。”

……

“定方,這一次出征突厥,陛下是希望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問題,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雖然李靖才是行軍道大總管,不過他也很清楚,蘇定方深的李承宗信任。

所以在行軍途中,也願意聽一聽蘇定方的意見。

“大總管,這一次我們攜帶的六管女菩薩的數量比之前多了好幾倍。

雖然分散在幾個方向上,但是不管是哪一路大軍碰到了突厥人,都能輕易的打敗他們。

反觀突厥內部,頡利可汗和突利小可汗的人馬已經打的好幾場大戰了。

如今正是突厥人最虛弱的時候,我們打敗他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只不過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覺得還是需要一些創新性的方法。”

蘇定方雖然只是一個武將,但是他不是那種只知道舞刀弄槍的人。

他的抱負顯然也不只是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

“哦,你有什麼創新性的提議嗎?”

“我有幾個初步的想法,其中一個是陛下已經在實施的,那就是在各個邊疆地區移民。

這個措施雖然跟秦漢時期實施的軍屯有一些類似,但是又有很多改進。

我覺得到時候可以在草原上推廣這一個措施。

每隔一段距離,就設定一個移民點。

在不同的移民點之間,儘量修建水泥道路,推廣土豆或者地瓜的種植,解決糧食問題。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養殖綿羊,為羊毛作坊提供充足的羊毛。

這羊毛的用處是非常巨大的,大唐對於羊毛的需求更是旺盛無比。

一旦這個方案得到實施之後,不僅可以解決移民點的百姓的吃飯問題,還可以解決他們的富裕問題。”

行軍途中是比較枯燥的。

蘇定方倒是很樂意跟李靖交流一下自己治理北方草原的想法。

出征之前,李承宗曾經跟蘇定方單獨聊過。

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大機率朝廷會在東突厥的故地成立鎮北道。

到時候蘇定方就是鎮北道的負責人。

雖然鎮北道的繁華程度跟大唐的其他道肯定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但是對於蘇定方來說,這卻已經是人生的一個巨大飛躍。

鎮北道的負責人,不管是軍事上的還是行政上的,都算是封疆大吏了。

特別是伴隨著朝廷新的道、州、縣的統治體制的建立,道一級的重要性就更高了。

“除了移民之外,你還有什麼其他創新性的提議嗎?”

李靖沒有急著發表自己的觀點,先聽完蘇定方的話再說。

“第二就是儘可能多的將頭銜的突厥人移民到江南道去,讓他們遠遠的離開草原,這輩子再也不要跟草原有什麼交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草原上如果沒有了人,那就什麼威脅都沒有了。

當然了,對於那些被俘虜的突厥人,一部分可以分配給移民點當奴隸。

總之,今後的大草原,應該是一個以唐人為主的新的統治區域。

原本生活在這裡的胡人,全部都要移民到其他地方。

哪怕是要搞養殖,也不要在北方大草原上搞。”

雖然把人搞走,對於鎮北道早期的發展來說是很不利的。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卻是讓草原徹底的納入到統治之中的根本。

千百年來,大草原之所以一直都沒有辦法完全的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統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那裡生活的都是胡人。

對於胡人來說,你強大的時候,我可以臣服。

但是一旦你變弱了,那麼不好意思,我就要翻臉了。

“嗯,反過來移民,這倒是一個別出心裁的措施,只不過到時候估計實施起來頗為周折。”

李靖點了點頭,基本上認可了蘇定方的說法。

“第三,就是要在草原上推廣教化。不管是我們自己移民過去的百姓,還是其他的奴隸,都要讓他們心向大唐。

番邦蠻夷之人,如果完全認可我大唐的文化的話,那麼也不是沒有教化的空間。

最後,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點,那就是要多修路。

只要草原大地跟我中原精密的聯絡在一起,就不容易出事。”

蘇定方把自己想到的幾點都說了出來。

“修路是個好主意,但是太費錢了,特別是水泥道路。

草原那麼大,要全部都修通各個移民點的道路,需要的資金可就多了去了。”

李靖顯然有點不相信修路這個措施可以落實下去。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如果將來渭水書院那邊的火車能夠研究成果的話,那麼只需要有幾條主要的鐵路通往草原,應該也可以解決修路的問題。

畢竟修路的目的,本質上就是要讓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能夠在短時間內投放到大草原,確保大草原的穩定。”

蘇定方跟一般的軍人不一樣。

除了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學習之外,很多時候他會去到渭水書院去旁聽一些課程。

對於這些大唐勳貴高官來說,渭水書院那邊,只要他們願意去,都是隨時可以過去上課、聽課的。

“你是說蒸汽機研究所裡頭正在研究的東西?前幾個月不是都出事了嗎?

那麼大一坨的鐵疙瘩,效果還沒有水車來的大。

基於這種情況下修建的鐵路,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沒有太大的意義吧?”

很顯然,李靖也是聽說過蒸汽機研究所那裡的事情的。

並且他不是很看好火車的前途。

實在是按照《大唐報》上吹噓的內容,一輛火車運輸的貨物就要頂的上幾百輛四輪馬車運輸的貨物。

這怎麼可能?

真要是那麼厲害,那麼將會徹底的改變大唐的情況。

“陛下親自籌劃,並且安排了兩位親王進入到渭水書院學習,為的就是研究這些新的東西。

雖然現在我也想不通這些火車到時候會是那麼一個樣子。

但是我相信陛下一定是有辦法實現的。”

蘇定方這麼“無腦”的話,讓李靖有點無語。

也許這就是嫡系跟非嫡系的差異吧。

好在雙方都沒有再就這個問題爭執,而是不斷的結合斥候彙報的一些訊息,開始調整行軍的一些安排。

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

在大興宮之中,有一個巨大的沙盤地圖。

李承宗每天都要對著這個沙盤地圖發呆好一會。

結合情報調查局彙報上來的各種訊息,沙盤地圖上的一席東西也會不斷的調整。

這讓李承宗雖然沒有御駕親征,但是對於征伐突厥的大軍的行程,卻是心中有數。

把突厥人解決了,再把高句麗人給解決了。

之後就是把吐蕃人給滅了,再掃平西域,大唐四周就沒有誰能威脅自己了。

那個時候,蒸汽機技術應該也已經成熟,大唐可以徹底的開始推進工業革命。

雖然這個工業革命的速度不一定會非常的快。

但是已經足夠了。

到時候不管是面對不斷崛起的大食帝國,還是西方的其他王國,大唐都不需要有任何的擔憂。

只要自己發展好了,一切問題都好解決。

甚至許多問題在告訴發展的過程之中,都可以得到掩蓋。

讓大唐可以積蓄更多的實力去發展。

將來內部的矛盾爆發之後,完全可以透過對外發動戰爭的方式來不斷的轉移內部的矛盾。

按照這個發展節奏,五十年後,大唐必定是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