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禁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唐商家在海外開設作坊。

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碰到過的事情。

雖然現在這種情況也還是非常的少見,但是伴隨著海貿的發展,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海,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必然的事情。

馬周能夠想到這一點,倒也不奇怪。

不過,這個事情,還真是不能直接一棍子打死。

比如我在海外只是開設了一個木頭加工作坊,這種作坊的技術含量很是有限,難道也不可以嗎?

再比如我在難波津開設了一個鹹魚加工作坊,充分的利用難波津附近海產豐富的優勢,難道這也不可以嗎?

再比如我在海外找到了一座金礦,為了提煉礦藏,開設了一座鍊金的作坊,難道也不可以嗎?

這些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關於這個事情,國稅總局那邊要儘快的制定一個標準出來,一些簡單的作坊或者是充分的利用當地的礦藏優勢的作坊,還是可以開設的。

但像是鍊鐵作坊、瓷器作坊之類的東西,那是絕對不允許在海外開設的。

哪怕是水泥作坊,也只能在完全由我們控制的地方開設。

比如在美洲的諸葛縣和郭縣,如果要修建水泥作坊,那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要修建鍊鐵作坊的話,還是不可以。”

李承宗稍微思考了一下,給出了一個以具體例子為標準的參考。

“陛下,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傳統的一些作坊,是可以在海外開設的,但是一些涉及到新技術的作坊,就可以在海外開設?”

馬周消化了一下李承宗的話,再次確認了一下。

“也不能完全這樣子說,新技術的作坊一般都是不允許在海外開設的,但是並不是說傳統的作坊就一定可以在海外開設。

比如說製茶作坊和絲綢作坊,甚至是在海外種植茶樹和桑樹、養蠶之類的。

按照你這個標準,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這些傳統的行業一直都是我們大唐優勢的行業,是我們大唐用來跟其他人貿易的主要產品。

這種情況下,如果把作坊或者茶園搞在了海外,那麼這些東西相應的技術遲早是會被當地的人學習走的。

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所以對於茶樹和桑樹這些東西,是嚴格限制在海外發展的。

甚至一旦讓我們發現海外哪些國家在種植茶樹和桑樹,我們都必須給與嚴厲的打擊。”

李承宗很清楚茶葉和絲綢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

哪怕是現在這個時代,絲綢到了西方之後,都能換到等重量的黃金。

這絕對是不容有失的一個行業。

至於茶葉,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伴隨著大唐的茶磚售賣到了草原上,大唐每年的茶葉產量都在不斷地增加。

茶葉已經成為了大唐對外貿易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商品。

並且這個東西為大唐帶回來了大量的利潤。

“茶葉和絲綢?確實如此,這些東西可不能讓番邦蠻夷的人學了去,要不然就比較麻煩了。”

馬周略微一思考,就感受到了李承宗話裡面的重要意義。

“你到時候跟國稅總局那邊聯絡一下,讓他們先製作一個方案出來。到時候明確一下哪些東西是可以對外貿易的,哪些東西是絕對不可以的。

然後針對技術的外洩和作坊的修建,也要設定一個標準出來。

以後到我們大唐的番邦蠻夷必然會越來越多。

伴隨著大唐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技術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對於番邦蠻夷的吸引力也是會越來越大。

這麼一來,這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更多了。”

李承宗沒有拯救全人類的想法。

他只是想要帶著大唐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而已。

……

“王員外郎,裡面請!”

倭國使臣府邸,這是一處近衛三郎新買的大院子。

雖然修建的不算多麼的富麗堂皇,但是佔地面積還是挺大的。

之前近衛三郎一直都在聯絡王大明,可是對方不怎麼搭理他。

至於聯絡更高階別的人員,近衛三郎就更加夠嗆了。

整個大唐,別說是勳貴高官了,哪怕是普通百姓,都是看不起倭國人的。

王大明也就是職責所在,所以才會跟近衛三郎接觸。

“不用了,我過來只是跟你宣佈一個禁令,讓你們多瞭解一下我大唐的相關規定,不要做出違背《大唐律》的事情出來。”

王大明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瞥了一眼近衛三郎。

當時岑文本安排她過來負責對接倭國使臣的時候,他雖然心中不樂意,但是想著這裡估計有不少的油水,所以最終也是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但是現在他卻是有點後悔了。

因為朝廷專門頒佈了一份禁令,裡面明確了一些列需要對非大唐子民保密的東西。

國稅總局對於進出大唐的貨物,也會按照這個禁令去執行。

政治敏感性很高的他,被安排過來給倭國人說明這個禁令的時候,立馬就猜到了倭國人肯定是做了什麼事情,惹得朝中高官,甚至是陛下不滿意了。

要不然怎麼只有倭國使臣府邸得到了這種特別的照顧呢?

“王員外郎,這裡面莫不是有什麼誤會不成?我們的隊伍來到了長安城之後,一直都是遵規守紀,從來沒有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啊。”

看到原本笑眯眯的王大明,如今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近衛三郎感受到了一點不對勁。

這裡面,顯然是有什麼事情啊。

要不然前幾天還收了自己錢財的人,不至於會幹出這樣子的事情的。

“有沒有誤會,你聽了之後自然就知道了。

這裡是長安城,不是難波津,不是奈良城。

你最好把使臣府邸裡頭的人都管好一點,不要給自己惹麻煩。

否者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不是你能預測得到的。”

王大明說到這裡,不願意再跟近衛三郎過多的廢話了。

而是直接拿出了一份東西,照本宣科的對著近衛三郎念了起來。

“王員外郎……這……我們買的這些書籍,都是在書店裡面正常買的,我們也是心向大唐。

所以想要多學習一些大唐的知識,絕對沒有其他的意識。”

當近衛三郎聽完了王大明念的東西之後,很快就知道對方為什麼會找上門來了。

他從長安書店等地方購買了大量的報紙、書籍,這是沒有辦法隱瞞的事情。

甚至之前近衛三郎也沒有在這方面做隱瞞。

“真的心向大唐,就好好的在佛學院學習。”

王大明很是不客氣的答了一句。

然後把這個禁令收起來,直接轉身離開了。

……

“大郎,我怎麼覺得你對這個倭國非常重視啊。當初突厥人、高句麗人的使臣來到長安城,也沒有見你有那麼大的反應啊。”

大興宮中,鄭觀音跟李承宗在一起用膳。

正常來說,食不言寢不語。

但是李承宗從小到大就沒有遵守過這一條規則。

今天跟自己阿孃吃飯,自然也不會坐在那裡一聲不吭的。

這不是他的風格啊。

“孩兒也沒有做什麼啊,這禁令的公佈,也不是單純的針對倭國人,而是針對所有的胡人。”

李承宗夾了一塊羊肉,一邊吃一邊說。

“你還說沒有做什麼,阿孃都能看出來你對倭國的重視,其他人自然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只不過倭國遠離大唐,聽說對我大唐也還算是比較恭敬。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苛待倭國使臣,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鄭觀音這麼說,還真不是因為她收了倭國人的禮物。

而是倭國人在這個時代的大唐,存在感真的很低,大家都沒有把它當回事。

但是李承宗是個例外啊。

“阿孃,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越是現在對我們大唐畢恭畢敬的番邦屬國,一旦他們的翅膀硬了,到時候給我們大唐帶來的反噬作用就會越大。

我們中原王朝相比番邦蠻夷有優勢,最關鍵的一點其實就是我們有技術優勢。

不管是在農業發展上,還是修路造橋,亦或是各種房屋和器械的生產,相比番邦蠻夷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才最終形成了對番邦蠻夷的優勢。

可是現在這些倭國人,正準備每年安排一大批的人來我大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這裡雖然也有宣揚我大唐的好處,但是假以時日,這些人就會在大唐虛弱的時候,趴在大唐身上吸血。”

李承宗怎麼可能放鬆對倭國人的警惕呢。

哪怕現在的倭國真的不怎麼樣,李承宗也會把他們當回事的。

“既然你覺得番邦蠻夷學習那些科學技術對我們大唐來說是有壞處的,但是現在留在長安城的番邦蠻夷越來愈多,這些技術,想要完全隱瞞下去,是不大可能的。

外面的一些匠人或者是掌櫃,想問題可沒有辦法看的那麼高。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肯定是有人會去出賣自己掌握的知識的。”

鄭觀音很是不客氣的將不少人看清楚,也有不少人心存幻想的一個觀點給拋了出來。

“一般的技術,遲早是會外洩的,這一點,阿孃您說的沒有錯。

不過,很多東西,不是單靠一兩個人偷師就能學會的,而是涉及到整個國家的基礎工業。

就比如我們現在部隊裡面使用的火炮,看起來結構很是簡單,大家都可以生產。

但是實際上這裡面卻是涉及到鋼鐵技術和鑄造技術等各方面的內容。

我們現在哪怕就是把圖紙給到東突厥,給到倭國人,他們也是製作不出來的。”

李承宗這麼一說,鄭觀音倒是稍微放心了一些。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她發現李承宗那麼重視這些事情,那就意味著這些事情真的很重要。

但是她又發現了這裡面似乎有很多的漏洞。

這麼一來,她就有點著急了。

“大郎你心中有數就行了。”

……

“使臣,怎麼辦?我們只是買了一些書而已,為何就引起了大唐那麼強烈的反彈呢?”

倭國使臣府邸,近衛三郎有點著急的在房間裡頭走來走去。

現在這個局面,著實是他沒有想到過的。

“那王大明最後不是又傳達了一句話,讓我們老實一點。

大唐沒有允許我們做的事情不要做。

這段時間,我們先不要有那麼多的動作,要不然還真是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

蘇我人見也被大唐這段時間的動作給嚇到了。

他感覺那些禁令的頒佈,彷彿是專門針對他們的。

再聯想到禮部一直不同意他們進入到渭水書院等地方學習,他就覺得有些事情背後的故事似乎更加複雜了。

“之前不是說大唐對於奇淫技巧都不重視嗎?讀書人都是學習《論語》、《尚書》之類的經典書籍。

但是為何這一次這麼重視那些雜書了呢?”

近衛三郎雖然也算是倭國人裡頭的大唐通。

但是顯然對於大唐的一些細微的變化,他不可能全部都瞭解的那麼清楚。

畢竟他來到長安城,也還不到半年時間呢。

能夠瞭解到現在這個程度,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大唐現在的皇帝陛下跟之前的很不同,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不要輕舉妄動。

要不然到時候人家真的針對我們的話,那麼必將陷入到萬劫不復的境界。

你也聽說過唐軍的厲害了,單單來難波津經商的那些商家的護衛,就不是一般的強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使用的刀劍、弓弩,全部不是我們倭國的將士可以比較的。

這種情況下,萬一惹怒了大唐,他們安排幾艘戰艦去到難波津,那麼我們的腦袋估計都要掉了。”

寧可無功,不可有過。

蘇我人見做事顯然是非常謹慎的。

他生怕自己做的出格了,到時候沒有辦法留在長安城,並且還給倭國帶來災難。

“嗯,那倒也是。好在大唐頒佈那些禁令,並不只是針對我們倭國。

其他所有的國家也都是一樣的。

也許這些東西跟我們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也不奇怪。”

到了這個時候,近衛三郎忍不住自欺欺人的解釋了一下。

反正事實上確實如此,在他們沒有獲得更多的訊息之前,這種解釋也是站得住腳的。

“希望如此吧,要不然以後我們在長安城估計就更加難混下去了。

那些原本還願意收我們的禮物的大唐官員,估計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願意跟我們接觸了。”

“至少唐人還是允許我們去佛學院學習的,這段時間,我們就在佛學院好好的學習吧。

其他的事情,等到以後再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