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鐵匠皇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承宗不是什麼馬車製作大師。

對他來說,馬車其實也是比較陌生的存在。

在後世,除了電視劇上,日常生活基本上是碰不到這個玩意的。

但是李承宗對汽車還是比較熟悉的。

所以他想當然的把電視劇看到的馬車的形象跟自己對汽車的瞭解進行了綜合考慮。

比如懸架,他就參考汽車的設計理念,在四輪馬車上面搞出了這麼個玩意。

當然了,方向盤之類的東西,現在技術還不成熟,他倒是沒有要求作坊去設計。

但是單單這個懸架系統,就已經給匠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

“你是說彈簧和軸承很難製作?”

李承宗看著馬周,確認了一句。

“是的,這個彈簧,看起來很簡單,只是一根鋼筋繞來繞去。

但是這個鋼筋要有規則的繞來繞去,其實是非常難的。

最關鍵的是好不容易繞出來了幾根,試裝在馬車上,效果卻是一點都不好。

甚至沒有用多久就斷裂了。

至於那個軸承,一點也沒有比彈簧好製作。

軸承裡頭的那個圓珠,看起來普普通通,製作起來卻是非常非常難。

哪怕是技術最好的匠人,一天也沒有辦法製作多少合格的圓珠出來。

最關鍵的這些圓珠還要去耐磨性非常好才行,要不然用不了多久就會磨損了。

到時候這個軸承的效果就沒有了。”

好不容易看到李承宗願意聽自己解釋,馬周當然要好好的說道幾句。

其實這些問題許敬宗應該更加清楚的,但是現在他不在,馬周就只好代勞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走,朕跟你去一趟渭水新城,看看四輪馬車作坊那邊到底搞的怎麼樣了。”

理論聯繫實際。

李承宗發現自己設計出來的四輪馬車,可能沒有充分的考慮這個年代的實際情況。

無形之中給匠人們增加了許多的困難。

所以現在最好就是去現場看一看,跟匠人們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

……

“陛下,這就是我們現在製作出來的彈簧,把鋼筋加熱之後,讓它變軟,然後在鐵柱子上纏繞後製作而成。”

當李承宗來到四輪馬車作坊的時候,得到訊息的許敬宗也快速的出現了。

作為工部尚書,許敬宗才算是真正的最高責任者。

“這麼製作彈簧,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彈簧對鋼材的要求比較高,並不是隨便一種材料都能用來製作彈簧。”

李承宗前世好歹也是學過一點工業知識的。

彈簧鋼的成分是什麼,他完全不知道。

但是至少還是知道有彈簧鋼這麼一個分類的。

大部分的鋼材,加工之後就沒有辦法自動的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

但是彈簧顯然是不一樣的。

被壓下去之後,一旦壓力釋放,它必須要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才行。

要不然算什麼彈簧呢?

“陛下,我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透過在冶煉的鐵礦石裡頭增加一些其他的礦石的方法,驗證了不少其他的配方。

目前這個製作彈簧的鋼材,已經是有一定的彈性了,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要求。”

說到專業知識的時候,王寶鋼站出來了。

雖然許敬宗和馬周對於作坊城裡頭的情況都算是瞭解,但是畢竟不是專業的匠人。

“新增一些其他的礦石?這個思路很好啊。”

李承宗不是專業的鍊鐵專家,但是特殊鋼之所以稱為特殊鋼,就是因為裡面新增了一些特殊元素。

這一點,他還是知道的。

可以說王寶鋼現在採取的方式,其實方向上是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這個年代,對於各種元素的理解還遠遠達不到後世的程度。

這要是直接跟他們說需要新增鉻、鉬、釩、錳、鎢之類的合金元素,估計沒有人聽得懂。

等多幾年以後,這些金屬慢慢的都被人發現出來之後,鋼鐵配方的變化,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各種特殊鋼的研究,也將變得更加有跡可循。

現在只能是比較籠統的方式去研究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寶鋼他們能夠研究出簡陋的彈簧鋼,李承宗其實已經比較滿意了。

“陛下,雖然我們也感受到了這個思路似乎不錯,但是很慚愧,目前這種材料用來製作懸架彈簧,還是有點不行。”

王寶鋼覺得自己有點辜負了李承宗的信任。

他作為一個鐵匠,能夠有今時今日的地位,這都歸功於李承宗對於技術的重視。

渭水新城那邊,匠人的地位比大唐其他地方有著明顯的不同。

他們的子女可以進入到專門的學校學習,之後不管是透過科舉來進入到官場,還是從渭水書院畢業之後進入到各個作坊,都有一個不錯的前途。

對於這些匠人來說,這就已經足夠自己去給李承宗賣命了。

“只要有了彈簧鋼,我們現在也不一定就是要製作成彈簧。

這個馬車的懸架彈簧,搞出板簧也是可以的。”

李承宗想著後世很多卡車都是使用板簧的。

這四輪馬車,其實跟卡車的樣子,更加相似一點。

特別是用來運輸貨物的四輪馬車,更是如此。

“板簧?”

王寶鋼快速的在腦海中回顧了一下自己這輩子的認知,確定自己以前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個詞語。

“是的,就是用彈簧鋼製作成一塊塊鋼板,把幾塊鋼板疊加在一起,就是板簧了。

當然了,要達到合適的減震效果,這些鋼板應該要有適當的弧度。

不同的鋼板疊加在一起,各塊鋼板的尺寸應該也是有區別的。

朕大概的畫一下樣子,你們按照這個情況去試驗一下,看看哪一種是比較合適的。”

李承宗是個實幹派。

很快的,他就把自己理解的板簧給畫了出來。

“陛下,如果使用這個板簧的話,那麼四輪馬車的車廂就更加穩定了。

我覺得這個板簧一定可以的。”

王寶鋼也是聰明人,以他的技術水平,結合彈簧鋼的效能和眼前這個板簧的模樣,他很快就想象出了使用板簧之後的效果。

“陛下聖明,不管是什麼難題,都是難不倒陛下啊!”

許敬宗在一旁拍了一個彩虹屁。

“有專門的減震系統,以後的馬車的舒適性肯定會好很多,將來四輪馬車是大有可為啊。”

馬周也在旁邊讚歎了起來。

雖然四輪馬車的製作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但是之前有點凝重的氣氛,卻是一下子就變得輕鬆了起來。

能夠解決一個問題,自然也就有希望解決下一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