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涼州北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嗯?不一定?”

李淵很是好奇的看著李承宗,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麼說法。

“阿翁,孫兒如今正在安排人研究一種全新的武器,將來一旦成功了,那麼解決草原問題就不在話下了。”

對李淵,李承宗倒也沒有怎麼隱瞞。

當然了,沒有成功之前,倒也沒有必要說那麼多就是了。

“全新的武器?莫非你說的就是火器營?那些火炮和火槍雖然頗有威力,但是也就看起來架勢很足,實際上的殺傷力是比較有限的。

真的讓十二衛跟火器營比較,也不見得就是誰輸誰贏。”

很顯然,李淵不認為李承宗搞出來的火器營有什麼了不起的。

騎射,這才是一支軍隊最根本的競爭力。

至少在這個年代,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而大唐的騎兵隊伍,在歷朝歷代當中,都算是非常強大的。

這種情況下,你讓李淵相信火器營在將來會取代騎射,他是不可能相信的。

“阿翁,火炮現在的威力,確實還比較有限。黑火藥的質量也還談不上多麼的好。

但是伴隨著技術的進度,火炮將來的威力肯定是非同凡響的。

當然了,這一次孫兒說的對付胡人的利器,並不是火炮。

具體是什麼,等後面有情況了再請您親自去看一看。”

沒有意義的爭論,肯定是沒有必要進行的。

李承宗自然是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跟李淵在那裡爭執不休。

“聽說涼州這邊最繁華的就是北市,在西北地區的名氣甚至比長安城的西市還要高。

我們等會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既然都出來了,李淵自然也是想要看一看涼州最真實的一面。

李承宗不想跟他爭執,李淵也一樣不想跟自己的孫子爭執。

所以火器的話題,就很是自然的被切換掉了。

“孫兒也正有此意!”

……

涼州北市,沒有設在涼州城內,而是在涼州北門外幾里處。

這裡是通往肅州的必經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甚至對於不少絲綢之路的商人來說,涼州北市就是他們的絲綢之路的。

四周的許多草原部落,也都是會定期安排人到北市採辦商品。

可想而知,涼州北市承擔了多麼巨大的責任和影響力。

“走在介面上,跟西市有點相似,但是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單單胡人的數量就比其他地方多了很多。”

李淵跟李承宗並排走在北市的大街,看著來兩旁各種各樣的商鋪,興致頗高。

“這兩年我大唐的人口增加比較快,只要涼州保持足夠的吸引力,我大唐百姓也會有更多的願意來到這裡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邊疆城市來說,人口結構是必須要關心的一個問題。

唐人在胡人面前的地位很高。

特別是對於遠離大唐的胡人來說,唐人的地位就更高了。

當然了,有些人可能分不清到底什麼是隋人,什麼是唐人。

反正黑頭發、黑眼珠、黃皮膚,穿著長衫的人,都不要輕易招惹。

“邊疆地區的環境普遍比較惡劣,要想讓涼州城的人口躲起來,糧食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

李淵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

對於古代人來說,糧食就是一切。

有糧食就有人。

“涼州附近應該是比較適合玉米和土豆的種植,等到渭水書院的探險隊從美洲回來之後,糧食問題對於我們大唐來說,就不是那麼大的問題了。

我們大唐的人口,可以很快就突破一個億,兩個億,然後直奔三四個億。

之後才會出現新的問題。”

玉米、土豆、地瓜這些高產糧食的意義,其實是怎麼抬高都不為過的。

華夏歷史上有許多厲害的王朝,但是在明朝之前,人口都是沒有突破一個億。

反倒是在鞭子朝的時候,達到了四個億左右。

很多人會有疑惑,難道鞭子朝真的比漢唐還要厲害嗎?

大家無法相信啊。

其實,這確實不需要相信。

鞭子朝的人口數量能夠創造歷史新高,正是因為土豆、地瓜和玉米這些高產糧食的推廣和普及的結果。

要不然得話,就那幫韃子的治理能力,鞭子朝的人口連一個億都是突破不了的。

“這些高產的糧食,要是真的有的話,那麼大唐江山就真的有希望傳承千秋萬代了。”

李淵這話,既對高產糧食抱有一定的懷疑,又抱有濃濃的期待。

可謂是非常的矛盾。

不過這也很正常。

他也擔心自己的期望太高,到時候失望了啊。

“大郎,我們繼續往北走,去一些小部落看一看!”

李淵心中,突然很想看一看涼州四周的胡人,如今到底服不服管教。

大唐對於這些地方的影響力,到底如何。

李淵都發話了,李承宗自然安排人開路。

很快的,大家就到了附近一個像是小鎮子一樣的人群聚集區。

“馬周,為何在這裡還會有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

眼前的場景,顯然李承宗也是不大熟悉。

不過沒有關係,李承宗不熟悉,還有馬周熟悉。

“應該是因為這些胡人在涼州城沒有辦法獲得唐人的身份,所以沒有辦法長期居住在城內。

所以大家就在附近找一些適合定居的地方。

慢慢的,這裡就成為了一個小鎮子一樣的存在了。”

馬周不愧是宰相級的人物。

結合自己過往的認知和眼前的場景,立馬就有了答案。

還別說,他的答案是非常準確的。

“這些胡人,很想獲得我大唐的身份?”

李淵敏銳的察覺到了問題的關鍵。

大家是唐人,對於唐人的身份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對於胡人來說,想要讓衙門承認自己也是一個唐人,那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說唐語,穿唐衣。

這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考察。

你要為大唐做了一定的貢獻,才有可能加入到大唐的戶籍,成為一名真正的唐人。

“陛下,大唐四周,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部落的牧民,基本上都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唐人的。

只要成為了唐人,一般情況就沒有人敢欺負他們。

胥吏也不會找他們的麻煩。

背後不僅蘊含了一系列的地位差異,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影響。”

馬周很是順利的結果了話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