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萬貴妃的提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頤和園中,燈火輝煌。

有煤油,又有鯨油蠟燭,不管是頤和園還是大興宮,晚上的照明情況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除夕之夜,李承宗一家人都在頤和園陪著李淵一起度過。

“大郎,那鯨魚,真的跟奏摺中彙報的那樣,像是小山一樣大嗎?”

看了看宮殿兩旁巨粗的鯨油蠟燭,李淵忍不住跟李承宗再次確認了起來。

這幾天,關於鯨魚的事情,已經成為長安城的熱門訊息。

不管是勳貴百官,還是普通百姓,都對鯨魚充滿了興趣。

“阿翁,鯨魚有很多種類,有大有小,但是大的鯨魚,真的像是小山一樣。

這種動物,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動物了。”

李承宗現在跟李淵的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

他登基以來,沒有大規模的清洗李淵的老臣子。

當然了,他肯定也不會讓李淵有機會翻盤。

“世界之大,果然無奇不有啊。沒想到海洋裡面居然還有這樣子的大魚。”

“阿翁,鯨魚其實不是魚,據說它跟很多動物一樣,是哺乳動物。”

“啊?鯨魚不是魚?”

“是啊,只不過大家習慣了把它叫做魚,所以才叫做鯨,其實說鯨才是比較準確的。”

“大郎,這些東西,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淵這個問題,也是許多人想要知道的問題。

所以他這麼一問之後,就連鄭觀音也忍不住支起了耳朵,想要聽一聽李承宗如何回答。

“阿翁,這知識的學習和瞭解,不同的人是有完全不同的情況的。

《中庸》裡頭說過: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孫兒這就是屬於生而知之的那一小撮人咯。”

李承宗這個說法,讓大家都無話可說。

畢竟,他這個回答,也算是一個回答。

還拿出了《中庸》上面的說法來佐證自己的內容。

那就更加不好說什麼了。

“這麼說來,你之前提到那個什麼美洲有畝產千斤的糧食,也是生而知之咯?”

“正是!”

李淵:……

“大郎,今天渭水書院已經有專門的探險船隊出海去美洲,按照地球儀上的情況來看,明年應該就會回來了。

你覺得這一趟他們能夠順利的帶回來你說的那些土豆、地瓜或者玉米嗎?”

鄭觀音看到殿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便在旁邊插了一句話。

“出海畢竟還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去到遙遠的美洲。

不管是從倭國北邊行走,還是從南洋那邊過去,距離都是非常遙遠的。

理論上,他們應該是可以順利的過去的。

但是如果中間碰到什麼風暴或者什麼意外的話。

那麼情況就不好說了。”

這個年代的出海,哪怕是有李承宗開掛,也是有非常大的挑戰的。

所以他也沒有把話給說死。

“大兄,你不是說南洋那邊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嗎?

什麼時候船隊回來可以帶一些好吃的水果回來呀。”

李婉欣是個小吃貨。

除夕之夜,氣氛比較寬鬆,她自然也是一點都不害怕的在那裡插話。

朝中上下,也都知道她這個長公主是非常受到寵愛的,所以平時她不管是做什麼,也沒有人膽敢彈劾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丫頭,倒是慢慢的變得越來越調皮了。

“水果一般都是不好運輸的,不過將來可以考慮製作成罐頭或者乾果。

下一次船隊去南洋的時候,朕專門安排他們給你帶回來一些。”

李承宗跟大家預想的一樣,滿足了李婉欣的要求。

“大郎,可不能專門為了水果去下南洋,到時候史書上還不知道會如何記載呢。”

鄭觀音看到李承宗似乎毫無原則的同意李婉欣的想法,忍不住再插了一句話。

“長安城各處的水泥道路現在修建的越來越多了,物資的流通也比之前方便了不少。

朕聽說今年商稅居然已經達到三百萬貫錢了?”

李淵顯然對討論水果什麼的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很快就轉移了話題。

“大唐各個州,現在基本上都有或者是正在修建水泥作坊。

明年大唐的水泥道路的長度應該會有大幅度的增加。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內,希望大唐主要的幾個州府之間,能夠有水泥道路相同。

考慮到平定邊疆動亂的考慮,會優先修建到涼州、肅州、朔州、幽州等地的水泥道路。”

對於交通建設,李承宗一向都是非常積極的。

不管是因為要致富,先修路;還是出於軍事用途考慮,修路都是很有必要的。

否則山高皇帝遠,朝廷對於很多地方的控制能力都是非常差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多修建水泥道路,對於打壓世家大族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雖然水泥道路是修建好了,不過貨物運輸的效率,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是不是可以考慮拓寬一下長安城到洛陽之間的運河的寬度?”

楊廣修建了大運河,留下了一堆的罵名。

但是對於大唐來說,卻是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運河的好處的。

所以李淵才會跟李承宗提拓寬運河的事情。

“這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人手有點緊張,需要想辦法多搞點人力回來。”

李承宗說這話的時候,忍不住就看了看旁邊的地球儀。

這個世界的人口雖然遠遠沒有後世那麼多。

但是不管是在南洋還是天竺等地,其實人口密度還是比較高的。

這裡面,也是一個值得大力拓展的行業啊。

“陛下,今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就不談那麼多朝政大事了。

大郎年紀已經不小了,如今又貴為天子,是不是可以考慮選秀女了?”

萬貴妃的這個提議,讓殿中眾人都提起了興趣。

一直以來,李承宗可是連親事都沒有定下一門。

最近一年,長安城裡頭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大家也不敢輕易的提這個話題。

但是遠看著武德十年就要到了。

李承宗也已經十四歲了。

是時候考慮這個問題了。

“大郎,萬貴妃說的非常有道理,是時候給你選一批秀女了。

到時候,皇后的位置,也不適合一直空著。”

鄭觀音作為母親,自然很是積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