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早做打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馬周說的有道理,我們確實要早做打算。

不管這一次的流言會是什麼一個結果,但是東宮和秦王府的關係徹底惡化,雙方撕破臉基本上是必然的事情。”

褚遂良這個時候也不管自己父親還在秦王府當差,一門心思為太原郡王府的利益考慮。

沒辦法,作為太原郡王府長史,他其實也已經沒有退路了。

如果李承宗倒黴了,他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歷朝歷代,皇位的爭奪都是非常殘酷的。其實要我說,不管是太子殿下還是秦王殿下,其實都沒有世子來的英明。

如果陛下能夠直接把皇位傳給世子,那才是我大唐百姓的福氣。”

席君買這話一出口,好幾個人的表情都變了。

是啊。

李承宗今年已經十一歲了。

雖然這個年紀還是非常的小,但是他的表現根本就跟這個年齡不吻合。

如果不考慮他的年齡,大家都已經自己是在跟一個三四十歲的上司在談話呢。

“師父,我覺得席君買說的很有道理,秦王殿下如果打敗了太子殿下,那麼絕對沒有我們的活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甚至世子的幾位弟弟妹妹,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反過來,哪怕是太子殿下贏了這一場衝突,那麼以太子殿下的年紀,至少需要幾十年後,才有世子您發揮的舞臺。

如今世子是皇長孫,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子殿下,對您做的各種事情都有很高的容忍度。

但是以後太子殿下登基了,世子您成為大唐太子之後,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一方面,世子您要是表現的太厲害,那麼很難說太子殿下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畢竟,帝王之家,父子相疑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世子做出了很多特別的事情,那麼天下的眼光也都是為集中在您身上。

到時候想要隨心所以的按照世子您自己的想法治理大唐,顯然是不現實的。”

劉仁軌自然很是希望李承宗能夠上位。

真要是那樣的話,與公於私,他都要發達了。

“我們太原郡王府掌握的兵力,現在一點也不比東宮和秦王府少。

並且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身上,對我們的關注比較少。

關鍵時刻,我們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薛萬徹顯然也是支援大家的觀點的。

他們現在都是李承宗的人。

如果李承宗能夠早早的繼承大位,對他們來說肯定是最好的。

相反的,要是過個三十年才能繼承大位,那對很多人來說,意義就不大了。

畢竟三十年後,李承宗是才四十來歲。

但是他們已經老了啊。

甚至還能不能活三十年,都是一個問題。

畢竟這個年代的平均壽命,可是非常的低的。

活到五十歲就死了的可能性,那是非常高的。

“東宮和秦王府衝突在即,哪怕是我們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至少也應該有自保的本事。

世子,我覺得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要藏著掖著的時候了。

不管是東宮還是秦王府,亦或是長安城的許多地方,我們的情報調查局都有相關的耳目。

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我們要有能力及時做出反應才行。”

馬周這個時候也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援了大家的想法。

誰不想趕緊更進一步啊?

大家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

但是缺少足夠大的舞臺來施展自己的才華。

這個時候,自然就要多想辦法了。

“確實如此,如果只是東宮先對秦王府動手,那麼我們應該還是安全的,只要防止秦王府狗急跳牆之下派兵攻打太原郡王府,其他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反過來,如果是秦王府先動手的,那麼不管是結果如何,對方十有八九都是會安排人手對付我們的。

甚至人家在動手的同一時間,就會安排人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針對這種可能的局面,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應對方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褚遂良這個話,算是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

哪怕是李承宗想要反對也說不出反對的理由。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

不想當皇帝的皇孫,不是一個好的皇孫。

來到了這個世界,李承宗肯定是希望大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往前發展。

而要實現這個想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了大唐的天子。

要不然,命運就還是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哪怕是這個其他人是自己的父親,也不見得靠得住。

甚至正因為這個其他人是自己的父親,如果自己表現出了太大的威脅,小命能不能保得住,也是很難說的。

歷朝歷代,第一位太子順利登基的例子,可不是很多。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現在看來,確實要多做打算了。

明天我就去一趟東宮,把阿孃和弟弟妹妹接到太原郡王府來居住一段時間。

阿耶這段時間肯定也是忙得焦頭爛額,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李承宗對自己的阿孃和幾個弟弟妹妹還是有感情的。

相反的,對於李建成這個父親,雖然不能說一點感情也沒有,但是雙方卻不是那麼的親近。

再說了,把李建成接到太原郡王府來,這根本就是一個不現實的提議。

……

“諸位愛卿,這些彈劾的奏摺,你們怎麼辦?”

大興宮中,李淵跟裴寂、封德彝、陳叔達和蕭瑀幾個宰相在一起。

外面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李淵自然是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當做沒有發生。

“陛下,這種事情,不管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的,最好就是把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都召集在一起,陛下親自詢問一下為好。”

封德彝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當然了,這個建議其實說了跟沒有說一樣。

“我同意這個觀點,是有必要把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都一起召集過來詢問一下。”

裴寂也很快就表示了自己的支援態度。

“蕭愛卿和陳愛卿的意見呢?”

“陛下,微臣也同意這個方法!”

“臣也沒有意見!”

聽了幾個宰相的意見,李淵也沒有再猶豫。

“竇和,你去把那兩個逆子召進宮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