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還真的要加稅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稅收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君不見後世有許多國家的稅務機關,那都是有武器裝備的。

許多商人不怕得罪各個政府部門,但是就怕得罪稅務部門。

可想而知,稅這個東西是多麼的特別。

眼下李承宗提到了朝廷賦稅不足,想要提高的話題,立馬就刺激到了眾人的敏感神經。

“裴相、蕭相、鄭尚書,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向普通百姓加稅了?

相反的,我認為朝廷應該向天下的普通農戶宣佈,大唐今後永不加稅!”

李承宗苦笑著看著大家,知道他們肯定是誤會自己的意識了。

“永不加稅?”

這一下,李淵坐不住了。

這四個字,威力很大啊。

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他在史書上肯定可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是的,以農為本,農戶是我大唐穩定的根基,所以對於普通農戶,朝廷完全可以公佈永不加稅,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種植糧食。

也讓一些逃戶、山民能夠安安心心的去當一個農戶。”

李承宗雖然很重視工業和商業。

但是他從來沒有看不起農戶,從來沒有不重視農業。

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更加不會有。

“農戶確實是大唐的根基,如果能夠穩住他們的心,對於大唐是很有好處的。

特別是在那些新收攏回來的地方,永不加稅的承諾,對於地方安定是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的。”

這個時候,裴寂果斷的選擇了支援李承宗。

永不加稅啊!

這個說法,真的威力十足。

雖然到時候的好處肯定大部分都會被李淵拿走,但是他這個宰相,肯定也能在史書上沾光的。

“陛下如此聖明,大唐自然是可以不斷的發展。

但是幾十年後,甚至幾百年後的帝王,是否還能像陛下一樣聖明,那就不好說了。

朝廷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宣佈對農戶永不加稅,微臣也是覺得極好的。”

蕭瑀有點意外的看了看李承宗,最終也是選擇了支援他的觀點。

沒辦法,這樣一個觀點,誰都很難去反駁啊。

李承宗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啊。

剛剛說要增加賦稅的是他,現在要說給農戶承諾永不加賦的也是他。

這皇長孫,讓人有點看不透啊。

“大郎,你這個提議不錯。朕同意了!”

李淵沒有太多的猶豫,果斷的選擇了接受“永不加賦”的說法。

“世子,朝廷的賦稅,大部分都是從農戶手中徵收的。

對於永不加賦這個提議,民部自然也是贊同的。

但是您說的要增加賦稅,這可就有點強人所難了啊。”

鄭善果這話一出口,裴寂和蕭瑀都忍不住點了點頭。

就連李淵也覺得李承宗的要求,確實是強人所難。

“鄭尚書,永不加賦是針對農戶的。開源節流,我們除了不能給農戶增加賦稅,還可以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辦法?”

“大唐到現在為止,都是沒有商稅的,這顯然是極其不正常的。

雖然大家覺得商稅的增收很有難度,並且金額可能也不多,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去做。”

“世子您想要朝廷徵收商稅?”

鄭善果很是詫異的看著李承宗。

這個說法,雖然不是沒有人提過,但是絕對不受朝中主流觀點的認可。

所以歷史上,哪怕是到了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商稅都是沒有徵收的。

“大郎,朕可是聽說渭水新城旗下有不少的作坊,不管是水晶制品還是造紙,亦或是羊毛線和棉布,還是說伏俟城那邊的精鹽,可都是你的重要財源。

這朝廷要徵收商稅的話,可是要一視同仁的哦。”

李淵這話就差沒有直接說,你提議徵收商稅,豈不是揮刀自宮?

這個情況,你就沒有想到過嗎?

大唐現在最大的商家,雖然不確定是不是你李承宗。

但是你李承宗,絕對算是大唐的大商家。

並且,其他世家大族雖然擁有很多商業,但是他們有許多辦法來規避徵稅。

可李承宗的產業,被無數人盯著。

一旦朝廷真的要徵收商稅的話,是不可能逃得走的。

“阿翁,您說的沒有錯,這些都是孫兒的重要財源。

不過,孫兒的東西,就是陛下的東西。

陛下的東西,就是大唐的東西。

反過來,這也是一樣成立的。

只要能夠給朝廷做貢獻,孫兒就是多繳納一些商稅,又能算什麼呢?”

李承宗這話一出口,李淵立馬就感動了。

真是自己的好孫兒啊。

如此的大公無私。

“陛下,商稅的徵收,對於提高朝廷的賦稅收入,肯定是有好處的。

但是要把商稅徵收上來,估計是非常困難的。”

鄭善果作為民部尚書,自然是支援徵收商稅的。

但是作為滎陽鄭氏的子弟,他肯定是不希望朝廷徵收商稅的。

所以此時此刻,他提出了一個很是客觀的困難。

徵稅,也是需要成本的。

為什麼各個朝代都喜歡對農戶徵稅呢?

就是因為這些人天天都困在那一畝三分地上,一輩子都活在那一個小空間裡頭。

想要逃都沒有地方逃。

胥吏去徵收賦稅,他們除了老老實實的繳納,沒有什麼太多的辦法。

但是商人就不一樣了。

除了那些鋪子固定不便之後,許多商家都是常年在各地奔走的。

這要向他們徵收賦稅,那有那麼容易呢?

人家又憑什麼老老實實的交稅呢?

“阿翁,鄭尚書說的很有道理,為了解決收稅的問題,孫兒這一次要主動的要個官了。”

“嗯?你要什麼官?”

要是別人說這話,李淵肯定是勃然大怒的。

但是李承宗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朝廷要加商稅,肯定就要制定一些列的稅收規範,並且要有人確實的去落實。

依靠現在的徵稅體制,顯然是很難完成這個任務的。

所以孫兒提議朝廷再設立一個尚書省下面再設立一個稅務總局,負責徵收大唐全國的商稅。”

李承宗沒有把農業稅也放到稅務總局的權利範圍之內。

因為在他看來,農業稅遲早是需要取締的。

只不過現在時候未到。

“稅務總局?說來說去,你的提議就是朝廷還是需要加稅?”

此時此刻,李淵有點猶豫了。

這是一個好事還是壞事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