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英國對土政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安德拉希的態度,已經讓俾斯麥和戈爾恰科夫感到了無奈。

“奧匈帝國提出的條件事根本沒辦法接受的,我想雙方在這中間還有協商的餘地。”

俾斯麥不得不讓安德拉希重新提出條件,俄國人可沒有那麼多的閒心思和安德拉希扯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就看看俄羅斯帝國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把,如果能夠說服我們的話,這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安德拉希看著戈爾恰科夫,把問題拋給了俄國。

奧匈帝國幾乎沒有表露出自己的底線,這無疑給了戈爾恰科夫極大的壓力,但是給的價格自然是越低越好,雙方只能開始討價還價的拉鋸戰。

“俄國可以接受奧匈帝國獲得波斯尼亞的控制權,並且承諾不在巴爾幹建立斯拉夫國家。”

戈爾恰科夫提出了俄國人的條件,俾斯麥在一旁點頭示意沒問題,波斯尼亞加上不建立大斯拉夫國家的條件,已經算是很有誠意的條件了。

“波斯尼亞太少了,我們還要......“

雙方開始反覆的討價還價,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範圍。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這個兩個地區的控制權如果能交給奧匈,奧匈可以支援俄國人的行動,俄國人不能在巴爾幹建立大斯拉夫國家,這是奧匈帝國的底線了。”

波黑地區幾乎事奧匈的腹地,奧匈勢在必得。

戈爾恰科夫心中暗暗點頭,其實這個條件已經在沙皇的許可權之內了,但是為了試探奧匈再一次縮小要求的可能,戈爾恰科夫再次開口:

“我們認為......”

“這是我們的底線,如果沙皇不能夠接受的話,那我們的談判就可以宣佈破裂了。”

安德拉希直接開口打斷了戈爾恰科夫的話,這場談判已經持續了幾個小時,確實已經談到了奧匈的底線了。

“既然如此,那我可以代替沙皇,同意貴國的條件,但是在接下來的外交行動,需要奧匈為我們提供支援。”

戈爾恰科夫點了點頭,雙方算是達成了一致,一旁的調解人俾斯麥松了一口氣,同時又有些羨慕的看著兩國領導人。

德意志帝國處於歐洲正中心,四面八方已經失去了擴張的線路,這讓不執著於海外殖民的俾斯麥有些感慨。

論實力,德意志帝國無異是高出這兩國的,但是如今兩國在商量著瓜分的事情,而德國只能做一個旁觀者。

過不了幾年,威廉二世上臺之後,“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的口號,正是眼紅各國的擴張,從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

眼下俄奧兩國達成一致,對德意志來說是最好的結果,柏林將不必在做出選擇,三皇同盟才能夠持續。

“那提前祝二位合作愉快!”俾斯麥笑著對兩人說到。

“合作愉快!”

雙方代表握手言和,次日正式簽署了這份代表著奧匈態度轉變的合約-《萊希斯塔特條約》

......

當三國媒體共同宣佈了各自在巴爾幹問題上達成一致之後,瞬間引起了渲染大波。

《萊希斯塔特條約》的內容不會公佈,但是奧匈卻從反對俄羅斯人軍事行為,反而正式支援俄國人,這對英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也意味著奧斯曼帝國,這個奄奄一息的老舊帝國,很有可能在陸地上同時面對兩大陸軍列強,就這種情況而言,別說西班牙人,就是法國人看到這種情況,那也得搖搖頭說打不過。

英國外交部再一次開始尋求支援,但是英國內閣卻對土耳其政府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如今奧匈帝國已經明確的表明支援俄國人了,我們在巴爾幹的力量已經遠遠落入下風,現在我們應該重視的是對土政策的繼續執行。”

外長索爾茲伯裡嚴肅的對著眾人說到,迪斯雷利也靜靜的聽著索爾茲伯裡的發言。

“我們在巴爾幹問題上的盟友,如今只有西班牙人,而西班牙人的陸軍人數實在是太少,他們不可能為了大英帝國的友誼,出兵幫助土耳其人。”

“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土耳其如果支撐不住俄國人的進攻,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不可能讓俄國人在地中海拿到出海口,俄國人建立大斯拉夫國家的計劃是必須挫敗的,而在這一點上面,我相信奧匈帝國是不可能支援俄國人的。”

“而假設土耳其真的戰敗,除了限制俄國人之外,我們應該如何從奧斯曼的身上彌補我們的損失。”

索爾茲伯裡的發言,可以說是考慮到了最壞的打算,俄羅斯人一旦在保加利亞建立大斯拉夫國家,必定會被歐洲所有強國所抵制。

“俄國人一旦建立大斯拉夫國家,他們首先就是丟失掉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斯拉夫人國家的支援,而這完全是我們可以拉攏的物件。”

迪斯雷利舉手發言,對索爾茲伯裡的話語表示認同。

大斯拉夫國家的建立,第一個影響的絕對不是列強大國,而是周圍接壤的小國。

“沒錯,如果俄國人不建立大斯拉夫國家,那對我們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我們只需要保證伊斯坦布爾的安全,確保俄國人不能透過達達尼洛海峽進入地中海。”

“所以,我們最壞的打算,就是在奧斯曼帝國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惡化俄國人和巴爾幹國家的關係,然後確保伊斯坦布爾處於我們的掌握。”

索爾茲伯裡對著迪斯雷利點了點頭,說出了他的解決辦法。

迪斯雷利曾經說過:“至少就我關心的而言,如果可能,決心維持奧斯曼帝國的`獨立和完整’。”

言外之意是,如果英國的防波堤被衝跨,英國就要在瓜分土耳其中爭得一份髒物,而如今的局勢已經快要發展為這種狀態了。

“但是現在,我們首要的任務還是支援奧斯曼,如果他們還能繼續維持統治,那就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迪斯雷利排板決定,算是為這件事定下了結論。

原來的軌跡中,英國人直接吃下了克里特島,並在4年之後,完全吞併了奧斯曼屬國埃及。

還對英國人報有厚望的奧斯曼,不知道英國人已經將他們的定位變為可以放棄的一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