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大順的匠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卡瓦特羅,朕問你,額們大順這個西郊鑄炮廠,一年能夠鑄炮多少?”

“回稟皇爺,額們現在手藝還太熟練,培訓出來的工匠,速度也較慢,不過,預計的話,一年內至少能夠成功鑄造出來三百門質量上乘的青銅火炮!”

卡瓦特羅說。

隨即,又道。

“如果能夠增多人手,原料充足的情況下,這個數字,可以翻幾倍!”

“不錯,不錯,幾百門炮,不少了啊!”

皇爺李自成感慨著說,隨即朝一旁的李巖道。

“額們大順,鑄炮的原料足不足?”

“皇爺,足滴很!”

李巖隨即開口。

雲貴本來就產有色金屬,歷史上吳三桂的財源之一,就是銅礦。

鑄炮的銅,當然不缺了!

只聽見李巖道。

“額們大順,有充足的人手開礦,銅多滴很除了能夠出口外,鑄炮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大順的銅礦,可不僅僅是自用的——自用用不了這麼多。

更多的銅礦是出口的!

出口的物件也不是別人,是大明朝——華夏是貧銅國啊,銅礦少滴很。

可是需求卻不小!

所以只能夠進口了!

眼下雲貴前線的明軍,還有地方官,都在與大順那邊進行走私。

對於這些,崇禎與朱慈烜是默許的——有時候就是這樣,甭看兩邊仗打的熱鬧,但是生意卻一直在做著呢。

因為,打仗是打仗,生意也是生意!

聞言,李自成是十分的滿意,他又繼續的詢問道。

“那額們大順的銃子廠,如何啊?”

“皇爺,額們大順如今的銃子廠,最大的原因在於工匠問題,工匠太少了!”

是啊,造火銃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在手工業時代。

想要擴大產能,就只能夠靠一個辦法了——擴大工匠的數目。

這也是為何,華夏直到一鴉之前,工業產能都遠超任何一個國家的原因——人口多,手工業規模夠大的話,是可以抵消掉初級工業文明的產能優勢的。

只聽見卡瓦特羅道。

“額們大順,如今的工匠數量太少,銃廠內的工匠只有五百餘人,每月產量,也就是六百來枝而已……”

“這個嘛,軍師,可有啥子辦法?”

李自成朝一旁的李巖問道。

李巖實際是丞相,不過李自成是個念舊的人,所以老是叫他軍師。

“皇爺,雲貴的匠人,本來就比不上別的地方!”

李巖微微皺眉,先是說了一個前提條件。

是啊,雲貴當然比不上別的地方了。

這地本來就落後,後世落後,現在同樣也落後。

甚至說,現在的雲貴,論起跟其他省份的差距,比後世還要大。

手工業幾乎為零,兩京十三省內,其他省份那的發達的手工業,在這幾乎就沒有,後世好歹會照顧西部省份,會搞大開發,搞什麼三線工程,可是在大明朝這麼一個邪惡的封建王朝,會幹這個?

朱慈烜與崇禎為了甩掉西部這個大窟窿,直接就把桂西川南雲貴二省這麼一大片橫斷山脈區域內的國土給讓給了李自成。

朱慈烜寧可將目光對準三萬裡海路外的美洲大陸,也不願意跑到雲貴!

而大明的歷代先皇,也不會。

所以,這地直到大順入雲貴之前,除了少數的漢地外,大部分地區還是土司政權控制下奴隸制社會!

而且這地方的漢民,也都強不到哪去——這地的漢民大多數都是元明流放過來的罪犯,或者就是唐朝遺留下藩鎮軍隊後裔,以及明初時從江淮遷過來的衛所。

直到崇禎年間,朱由檢還照樣把大量的犯人給流放到雲貴充實人口呢。

這地擱現在,都被不少文人士大夫視為蠻荊之所,化外之地,早年間中進士後,被派到這地的進士官,都是想辦法花銀子走門路,換個地方的。

大順如果不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實在沒地去了,他也不會跑到這地方來。

只聽見李巖道。

“匠人少不說,手藝也差了些!”

“而且額們大順,百廢待舉,額們四處都要人啊,打造軍械,打造盔甲,額們哪弄這麼匠人啊?”

“唉!”

李自成長嘆口氣。

大順帝國的制度,關於工匠是全盤照抄了明初朱元璋制定的,已經破產了匠戶制度。

那就是,把所有工匠,列入到匠戶內。

這些工匠在大順每年要上番六個月,跟府兵一樣。

上番之後,要替大順朝廷工作六個月,在這六個月裡,大順皇帝也不能夠白讓他們幹活——怎麼能白幹活呢?

如果只是服徭役一個月,那不花工錢還成。

可是服六個月的徭役,還不發銀子,這些匠人還不得反嘍?

所以李自成在這六個月內,要給每個工匠,按照他手藝工種劃分的標準,撥給匠補。

最低是一月一石米一斤鹽!

最高是六石米,一匹布!

不只如此,匠戶本人上番朝廷也管飯包住。

待遇已經談的上優厚了——真的優厚了,因為大順分田的時候,是所有人都分,所以匠戶們都分了田,只不過他們不種地,把田佃出去了。

也就是說,這群人既享受了分田政策,又可以出去賺大米!

不少的農民,都羨慕啊!

想去入匠戶。

可是即便如此,大順的匠戶還是不少。

加起來攏共也就是三萬戶左右。

三萬戶匠房,又分了石匠,木匠,鐵匠,銅匠等好多種。

而且上番的人數只有一半。

又要幹那麼多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工匠不足,真讓人為難啊!

“皇爺,臣可以出一個主意!”

這時候,卡瓦特羅朝李自成說道。

“恁有啥招?”

李自成詫異的看向卡瓦特羅。

“皇爺,依額看,這個大炮,必須要由朝廷來鑄造!”

卡瓦特羅道。

“但是,火銃就不一定了!”

“火銃相比大炮,僅僅憑藉個人,在自己的私人作坊內,就可以製作!”

“就像是額們國內,軍隊裡面裝備的火銃,都是從鐵匠鋪裡面自行採購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恁把銃子,交給老百姓造?不怕老百姓拿了銃子反嘍?”

李自成瞪大眼睛,看著卡瓦特羅。

是啊,哪敢讓老百姓持銃?

要是老百姓拿著銃子造反了,那可咋辦啊?

而卡瓦特羅,卻是輕笑一聲,解釋起來。

“不怕,怕什麼?而且,明朝那邊雖然明文規定,不許民意私有火器,但實際上卻允許民間持銃,不照樣沒見有人拿火銃來造反?明朝的廣東佛山一帶,在之前北京制銃業發展起來前,可就已經是聞名世界的精良銃炮的產地,也沒有看見佛山人拿著銃炮去造反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