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理當如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雒陽,曹丕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

雲山已經收復了涼州,這對朝野上下都是個巨大的提振,眾臣無不歡欣鼓舞,感覺日子都有了盼頭。

當年天下大亂的時候朝中都有人主張直接把涼州放棄算了,那邊的豪族勾結羌胡已經成了氣候,十多萬精銳的騎兵也不是中原兵馬可以輕易對抗。

他都準備花費幾年的時間等待涼州之戰,沒想到雲山出關,秋風掃落葉一樣大敗韓遂馬超,韓遂病死,馬超逃遁,現在涼州的其他宵小雖然還在,可要地金城已經死死攥在了手中。

這意味著什麼?

“天命已經背棄了大漢,先王橫掃群雄,恢復中原、河北,魏王即位後又掃平涼州,如今四方平定,宵小只能潛衣縮首苟圖衣食,待天兵來伐。魏王當順應天命,受禪登基,以天子之尊昭告天下鼓舞士氣,再伐八方醜類,以正視聽!”

鼓動曹丕代漢的人已經等不及了。

他們紛紛獻上各種各樣的祥瑞、祝詞,認真地開始勸曹丕登基。

曹丕也志得意滿,又開始了推辭的過程。

推辭是必須的。

曹丕表示自己世代忠良,願望就是掃平四方醜類,之後願意歸隱田園,不問世事。

還在許都的大漢天子聞言不禁啞然失笑。

他叫人將自己的璽綬送去雒陽,並在給曹丕的書信中以“臣”自稱,希望曹丕能早點承受天命,不要再拖延了。

看著晶瑩剔透、散發著柔和微光的傳國玉璽,曹丕的眼中生出一絲狂熱,差點忍不住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但他知道,自己還得稍稍忍耐一下。

“這是什麼,天子這分明是把我架在火上烤,讓某如何自處?”

“如今涼州雖平,孫權雖降,可西南一隅還有劉備逞兇,沒能平定天下,我這是何德何能敢稱天子?

哦不,就算平定天下,我也是大漢純臣,豈能稱此尊號?一魏王足矣。”

曹丕悲憫的表情確實很有迷惑力,讓不少一根腸子通到底的武將急的抓耳撓腮,表示這可萬萬不可。

天不生曹丕,萬古如長夜。

大漢天子劉協無德無才,能拯救天下的也只有曹丕一人。

甚至曹真明知道曹丕是在推讓,還是忍不住在大庭廣眾之下衝到曹丕的魏王府上,下拜泣血,稱要是曹丕不能稱天子,那就是百姓的大禍,非得引起天下大亂不成。

“四方群兇,皆為魏王降服,只知天下有魏王,不知天下為何人。

如今涼州羌胡平定,揚州孫權歸心,北方烏桓、鮮卑也被魏王氣魄折服,如果魏王不能登基為天子,讓天下百姓失望,讓四方諸胡起疑,遭殃的還是這天下人啊。”

曹丕心中得意,終於繃不住笑了出來,他緩緩扶起曹真,得意地道:“聽子桓一言,孤才知道原來天下不可無我。

就……”

“報!”

曹丕的得意還沒有過去,突然聽見一聲刺耳的驚呼。

曹丕緊皺眉頭,趕緊叫人去打探,片刻後,他得到了一個讓他險些直接昏倒過去的訊息。

之前已經獻上降表表示願意歸心的孫權居然又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經過了精心的準備,這次真的聚集十萬大軍,朝合肥方向殺了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十萬大軍!

曹丕的臉色一片不正常的暈紅,險些直接翻到在地。

居然會有這種事?

居然會有這種事?

之前孫權在合肥城下大敗,江東因為兵員不足和糧草大減出現了嚴重的動盪。

當時孫權獻上降表和江東的戶籍圖冊,恭恭敬敬地向曹丕乞降,表示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之前孫權年幼無知,對江東的掌控不足,周瑜趁機把控大權,這才在烏林跟曹丞相為敵,釀成大錯。

現在周瑜已經死了,孫權徹底認識到了之前的愚蠢,決心投向朝廷,請曹丕原諒他。

剛繼任魏王的曹丕沒空處置孫權,也只能暫時答應。

之後孫權非常謙恭地送上了大量的交州奇珍,並且揮兵開始向南準備征討交州,連曹丕派去的使者都能在江東作威作福。

這讓曹丕相信孫權已經喪失了抵抗之心,願意奉自己為主。

這能大大助長他的威信,鞏固他魏王的地位,並為稱帝打好基礎。

天下三分有其二落在我的手中,最後西南一隅緩緩征討不過分吧?稱帝很過分嗎?

曹丕甚至連稱帝之後封孫權為吳王的詔書都已經準備好,沒想到孫權居然在這個關鍵時刻背刺自己,又向合肥發動進攻了!

“可惡!著實可惡!”

眼下,雒陽中軍可用之人並不多,很難支援雒陽。

兵多的人也不是沒有——嗯,是臧霸,曹丕覺得此人跟孫權一樣危險,讓他去救還不知道是在救誰。

孫權這時候來襲算是徹底攪黃了曹丕的好心情,他受禪稱帝就看這一波,可這一波要是被孫權打下來合肥,他有什麼臉面稱帝?

“合肥有多少兵馬?”他焦急地問曹真。

曹真臉色一暗,嘆道:

“不到……一萬人!”

“一萬人?”曹丕盤算了一下,拒城而守,一萬人堅持死戰,應該還是可以支撐。

“呃,意思是只有五千。”

“……”

之前幾次合肥戰役之後,曹魏總結出了一套非常經濟的守城辦法。

在合肥屯駐眾軍的損耗實在是太大,供應不起這麼多人長期作戰。

還不如在合肥留下一小部分兵員據城死守,等待孫權來襲之後立刻從中原調兵,走水路去壽春集結,然後南下支援合肥。

這個理論非常不錯,支撐起了歷史上曹魏與孫吳作戰的整個環節。

但眼下有個非常難解的問題——那就是曹丕手上的糧草已經大量調給了西征的兵馬,雒陽中軍就算臨時抽調良家子,他們的糧草也不濟。

可惡啊,孫權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過來!

曹丕急的汗流浹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好兄弟曹真。

曹真緊咬牙關,許久,只能微微嘆了口氣:

“子桓,這次……得做個決斷了。”

“什麼決斷?”

“眼下只能趕緊調常軍師返回,同時……讓樂進東征!”

“樂進?東征?”

曹丕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樂進這個名字,他早就把這個駐守襄陽,但是已經實際上自立一方的軍閥拋在了腦後,不願再接收關於他的任何訊息。

但現在……

曹真見曹丕猶豫趕緊侃侃而談:

“常軍師帶著中軍返回,一路路途遙遠,而且糧草不濟,這寒冬之日,約有三兩月才能返回,算作賊人突破壽春之後守衛中原之軍。”

“而樂進不一樣。樂進久居襄陽兵精糧足,堪稱一方諸侯。

魏王不如厚賞樂進諸子,以襄陽之地封他,令樂進遠征,樂進定然欣然從命。

只要他能打破夏口,順江而下,如當年劉表一般,孫權焉能北犯?到時我軍一起出擊,半年之內定能奪回合肥!”

曹真已經對守住合肥不抱有任何希望,唯一的希望就是合肥能多堅持一段時間,給他們後方從容部署的機會。

等他們調集大軍,定能一舉奪回合肥,也不算太打曹丕的臉。

曹丕一臉陰沉,也只能緩緩點了點頭。

“就依子丹之言,速速去……通傳樂進,令其發兵!”

曹真稱唯,匆匆退去,可片刻之後他又鑽了回來。

“子桓,我方才出門又聽說了一件事。聽說孫權在軍中號召軍士向前,說雲山乃關羽之子,等他打破合肥的時候就會兩路夾擊,這……”

“還有如此謠言,”曹丕咬牙切齒的道,“所謂疏不間親,孫權現在還敢離間孤的妹婿,當真可惡!”

曹真低頭,飛快地道:“我也覺得此事是謠言,可已經不止一人傳說此事。而且事關國事,倒是也不能不防。依我看,不如正好藉著收復涼州和孫權北犯請雲山返回商討大事,如果他願意迴歸……”

“知道了。”曹丕嘆道,“理當如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