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節 旋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步鹿孤樂平哈哈大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懂嗎?”周圍幾十人一起回答:“懂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有手使一對鐵錘的金兵來挑戰,步鹿孤樂平催動戰馬,平端獨腳銅人當作長槍,向著金兵衝去,獨腳銅人撞在金兵胸口,將他殺死。步鹿孤樂平笑道: “一寸長,一寸強。懂嗎?”身後數百人齊聲大呼:“懂了。”

步鹿孤樂平轉眼間連殺三名鐵浮屠中的猛士,作為宋軍的箭頭,他成功的切開了金兵的佇列。這時,又一個鐵浮屠在馬上手舞雙刀殺來,雙刀舞得飛快,刀花連成一片。步鹿孤樂平獨腳銅人砸下,先砸到鋼刀上,再砸到胸甲上,將金兵砸下馬來,眼見是不活了。

步鹿孤樂平什麼也沒說,他身後的宋軍陣列中卻發出驚天動地的大喊;“懂了。”

步鹿孤樂平尷尬的咳嗽了一聲:“臨陣之妙,隨機應變。”

鐵騎的衝擊可謂戰鬥的勝負手。他們的決心下得如此之大,他們的勇氣鼓得如此之足,哪怕金軍陣地是用純鋼鑄成的,也要把它熔成鐵汁。在戰鬥意志方面,他們的主將歩鹿孤樂平就是全軍突出的表率。

歩鹿孤樂平的裝具早已鳥槍換炮,全身披一領閃閃發光的連環吞獸面狻猊甲。有的將領在戰場上故意把自己隱蔽起來,打扮得好像一個普通的士兵,以避免暴露目標。歩鹿孤樂平則反其道而行之,他故意突出主將的身分,一身張揚的盔甲就使敵軍一望而知他是全軍的統帥,不可抵擋的惡來。還有他的坐騎,是一匹號稱“鬼夜叉”的久經戰陣的黑馬,是在太原城外搶下完顏活女的備馬。馬身上也披著鐵甲,大腿以下也有甲葉保護,只有腿彎處才露出一段漆黑的皮毛,不致妨礙它的自由馳騁。

一名親兵掌著繡上了“鹿”字、白底黑字、鑲著紅緞邊、垂著淡黃流蘇的大旗。另外有四名親兵緊緊護定他,他們緊跟著歩鹿孤樂平突陣前進。“鬼夜叉”飛奔騰踔,揚起滿天灰塵,馬蹄下面似乎激發出陣陣風雷,把他們這組人平空託在半空中,像一把千淬百煉的匕首猛然扎進金軍陣地。

五百名宋軍跟隨著主將矯若遊龍地攪入金軍的陣雲深處。 “鹿”字大旗飛到哪裡,這些勇將銳卒就殺到哪裡。在緊張的突陣戰中,在驚風駭浪之間,大旗一會兒低沉下去,有時沉到完全看不見的程度,人們的心也跟著沉下去。忽然它又露出面來,與許多五顏六色的金軍軍旗攪在一起,相互升降低昂,人們興奮起來。接著“鹿”字大旗更高地舉了起來,敵方的軍旗紛紛被刷下去,好像一張錦帆駕駛著一葉輕舟順風前進,把周圍的波浪撇向兩邊。人們的心就更加振奮了。他們揮戈挺刃,卷舞著刀盾,直薄金軍的心膂之地,給了它致命的一擊。

正面的金軍擋不住宋軍的鋒芒,就採用旁敲側擊的戰術。他們從正面退卻,卻幾次三番地攔腰衝上來,企圖把宋軍割成幾段。他們的戰術部分地成功了,把個別的小隊宋軍攔截在大流以外。於是這裡那裡都形成小範圍的各自為戰。一些流動的圈子在陣雲深處擠來擠去,從激烈的動盪進入靜止狀態,有時靜止片刻以後,又重新振盪起來,表明有些戰士已經陷入重圍,在受到致命的重傷後,還在作著最後的格鬥,不到流盡最後一滴鮮血,決不罷休。

大隊宋軍已經透過幾層金軍,一直貫穿到敵陣的後方。忽然發現有一部分自己人受圍,他們又回過頭來,一陣搏殺驅散,把受圍的戰士從重圍中救出來。

緊跟著歩鹿孤樂平一起突陣的幾名親兵轉瞬間被一隊強勁的金軍截留住,包圍起來。歩鹿孤樂平錯眼不見,就失去他們,他立刻飛馬回來。這時,他的眼腈和喉嚨裡都冒出火來,他只見在敵人的包圍中,兩名護衛大旗的親兵被砍倒在地上,第三名親兵也被敵人用套索扯住捆綁去了。

套索也稱為“搨索”,是草原部落騎兵從長期習騎和實際作戰中鍛練出來的一項絕技。原來只用以套馬,數十步內外,一條軟索拋出去,軟索上端的活結就能把疾馳中的馬匹套住,百發百中。後來他們把這項絕技發展成為一種騎戰中的有效戰術。套索上系著鋼鉤,作戰時,從馬上飛出套索,只要鋼鉤鉤住敵方步騎的衣甲皮肉,順手一扯,就可以把他活提過來。草原部落在唐初—場大戰中,用搨索一連活捉得唐朝的三名大將,從此搨索之名遠揚塞內外。現在他們又在雙方距離接近的混戰中使出這項有效的武器來對付歩鹿孤樂平。

歩鹿孤樂平眼見飛索拋來,哈哈大笑,毫不猶豫單用左手握住獨腳銅人,右手從腰間從腰間拔出寶劍,迎空一揮,就把套索割斷。接著是幾名金將一齊上前攢住歩鹿孤樂平,幾根套索好像幾條張牙舞爪的惡龍從天空中飛來。歩鹿孤樂平奮起神威,揮劍四舞,只見劍影熠熠,寒光閃閃,把所有的套索一齊砍斷在地下。一名金將不識高低,挺起一杆長骨朵兒奔前殺來,沒料到鬼夜叉如同幽靈一般,毫無徵兆的就卷撲到他的身邊,他來不及把骨朵掣回來,保護自己,歩鹿孤樂平已搶過他的馬頭,獨腳銅人向後一揮。把他砸下馬去。發慌的馬兒四蹄亂踏,將他的主人活活踏死。其餘的金兵,看見歩鹿孤樂平如此英勇,發一聲喊,轉身就走。歩鹿孤樂平的親兵們就勢上去救出戰友,趕散殘餘的敵軍,這隊人馬又和大隊匯合在一起。

宋軍的這條長龍有時是直線前進的,有時則像剛才發生的插曲那樣,又是迂迴曲折地行進著,有時受到幾方面金軍的抵抗,又要分頭廝殺,暫時變成不規則的隊形。但是他們向前突進的總的目標漫有改變。“鹿”字大旗成為他們的司南,為他們這支艦隊指明航向,破浪前進。密集的敵軍成為他們的目標,哪裡還有死戰不退的金軍,他們就撲到哪裡去加以痛殲。

鴨懶河思恭精心佈置的反攻,在歩鹿孤樂平這一陣搖山撼海的攻擊下,似乎已瀕於破滅的邊緣。

突陣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要求達到的目的是藉此引起敵方的大潰退、大混亂,從而予以決定性的殲滅。歩鹿孤樂平率領鐵騎,憑著超人的勇氣,付出重大的代價,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前後馳突,殺退了層層頑抗的金軍,使他們無法保持原來的隊形,使他們丟下大量人馬的屍體、兵器、折斷的旗杆、撕裂了旗面的軍旗,紛紛從原陣地上撤退。只消再加上一點壓力,就可以造成敵方的大潰退、大混亂。大規模的殲滅戰的實現,已經近在眼前。

呼延庚在中軍看出機會,下令全軍擊鼓,“呼延”大旗向前傾斜,步隊結成一個個方陣,波浪般向前湧動。

騎兵對戰速度極快。步鹿孤樂平已然打穿了金兵的鐵浮屠。金兵的騎陣被宋兵割裂成兩截。宋兵衝透鐵浮屠後,也沒有回馬,而是直接殺奔金兵的後陣。金兵被打散的柺子馬正在那裡重整,隊形散亂不堪,宋兵的重騎如同一柄菜刀切進烙餅中,將金兵的陣型衝得七零八落。

押懶河思恭正待重整隊伍,把眼向前面一看不由得叫一聲苦,但見前面宋軍大隊人馬滾滾而來。當先一人手持鐵槍。不是呼延庚是誰?

此時呼延庚見歩鹿孤樂平率軍衝陣,敵軍稍作抵抗之後便即潰不成軍。五百鐵騎真是勢如破竹大呼酣戰,直衝到敵軍陣後,將這一大群敵人衝作了兩團左右不能兼顧。呼延庚這才領著中軍人馬衝了上來。騎兵兩翼包抄。步兵掃蕩零散敵軍,仗著士氣甚高。人數又多,敵方又沒了主將,宋軍一時步步緊逼,竟將押懶河思恭餘部打得潰不成軍,丟盔棄甲狼狽奔逃。

押懶河思恭逃出圈外收攏了千餘騎軍卒。他領著這千餘騎,遠遠望見宋軍大隊人馬已然合圍三面,將自己的軍卒團團圍住放手大殺,雖然是被殺的多是渤海人,但女真人口少,渤海人算是最安全的盟友,這一番損失比押懶河思恭損失了鐵浮屠還心疼。

一時無以索解,只得且率部眾脫離戰場向北落荒而去。向粘罕請了援兵之後再想辦法。

直殺到未時,敵軍大半就殲。呼延庚方始命中軍豎起白旗。號令降者免死。參戰各軍歸建,到戰壕後吃飯休整,以防金兵去後復來。若說前兩次金兵不知道厲害,只派了一支偏師來,下次來的,可就一定是完顏部的精銳了。

但宋軍和百姓,人人喜氣洋洋。原來金兵不過如此,只消戰壕、疊陣、鐵馬,就能把金兵打得落荒而逃。這幾樣東西以前都有,只是沒人會正確應用而已。看來只要中規中矩的運過了壕溝拒馬,金賊也不過如此。

求收藏、紅票、月票。這會大家都起了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