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招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平的大部分部屬,還有東平湖以西的廂軍,都被吳革收編,吳革沿著夏謝鎮周邊建立了魯西南防禦使司。

吳革現在,一門心思就在擴張力量上,要知道,河北已經被呼家軍選作主戰場,范陽、平盧、天雄、成德、橫海、魏博、鄜延、麟府八路主力,沿著黃河北岸散佈,要將黃河北岸的金兵徹底解決。

為了這一目的,即使太后,皇帝和呼延庚都深陷重圍的汴梁,都僅靠一支龍捷軍與京畿禁軍廂軍勉力支撐。

所以吳革援魯,只帶了兩個指揮,作為核心武裝,其餘的軍隊,需要他就地統合。

朱仝派人前來稟報:“鄆城宋江吳用,派人到張集聯絡,求招安。還說有張樞密的密令。”

宋江吳用?吳革覺得這名字挺熟,回想了好一會,才記起來是靖康之圍時張叔夜的那兩個機宜文字。這兩人什麼時候去做了山大王?還是奉張叔夜的命令。

他下令宋江和吳用到夏謝鎮來見他,但宋江回信說,鄆城乃是大縣,事務繁多,不敢擅離。

吳革到了張集,問朱仝:“宋江在搞什麼名堂,既是奉樞密的密令,又為何不來?”

朱仝也是當年梁山三十六人之一,與宋江是舊識,能夠猜到一些宋江的心思。他說道:“只怕張樞密的密令,不過是口頭一說,查實無據,宋江吳用到梁山,重當賊寇,只怕做下了些許不合法紀的事情,深恐招安之後,被朝廷追究。”

“所以他們不敢前來面見防使,唯恐被防使扣下。”

“那……我等該如何應對?”

朱仝低頭不語,他與普通的軍官不同,他本來就是樑上降將,出身有汙點的人,若是為宋江說話太過明顯,恐怕會被吳革看作反心未死。

但不為宋江說話,他又覺得對不起二十多年前的交情。朱仝不由得有些怨恨宋江:“好好在京城做個機宜,有一口安穩飯吃不是挺好?幹嘛要重上梁山?”

他糾結了一番,抬起頭來說道:“不若我前去鄆城,與宋江面談,看他有何話說。”

吳革心中,到沒有朱仝所猜想的那麼複雜,吳革認為鄆城的宋江是一股勢力,應該儘快的將他整編進自己的軍隊中,朱仝一提出來要自己去鄆城,吳革就道:“快去快回。”

朱炯到了鄆城,宋江大張旗鼓的將他迎入大堂,張口就問:“兄弟,招安之事可有眉目?若是招安事成,哥哥願與兄弟共享富貴。”

“招安也就是一個軍漢,談和富貴?”

“兄弟有所不知,今時不同往日,當年都是大宋的天下,我等被樞密招安,也只有投在他門下,求一碗飯吃。可眼下,金賊入侵,山河破碎,大名有北宋公,大同有西宋侯,江南有南宋攝政王,汴梁的皇帝,不過是個東宋皇帝。”

“哥哥休得胡說。”朱仝喝道

宋江卻不以為意,他說出這番話來,就是要震懾朱仝,再接下來說出自己招安要的條件,朱仝便只有老老實實的帶話回去。

“京東這片地方,大大小小的山頭,綠林豪傑,敗退的朝廷軍馬,數也數不清啊。既然有四個宋室,咱們怎麼知道該效忠哪一方呢?”

朱仝抬起頭,盯著宋江,宋江笑眯眯的說道:“如果朝廷能拿出章程來,說保扶宋室的,朝廷必有厚待,功勞大者封節度使,功勞小的封刺史,每人都有一塊地盤,那京東豪傑,豈不贏糧而景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宋江要分封,要節度使,要地盤。朱仝明白了,他正想反駁宋江,宋江不等他說話,接著說:“我若為節度使,兄弟是哥哥的大恩人,當為副使,封地與兄弟共有之。”

朱仝卻在想,呼延庚在所有控制的地方都推行保甲,銳士像樹根一樣深深的扎入地底,就算名義上給你這個封地,你就留得住嗎?

朱仝在愣神,宋江卻以為他心動了,趁熱打鐵的勸說了一番,才讓擺上酒宴,與朱仝敘舊。

席間,除了吳用,公孫勝等幾個頭目,宋江還把自己看重的小兄弟叫過來給朱仝敬酒。

當先一人是楊雄,他奉呼延庚的命令投靠梁山,但朱仝並不知道他這重身份,兩人淡淡的幹了一碗。

再一人是劉唐,他是公孫勝的死忠,也懶得和朱仝攀交情,兩人喝了一碗,算是點頭之交。

再接下來的,是一條黑鐵塔般的大漢,朱仝一見,驚喜的大叫:“鐵牛?”

來者正是小名鐵牛的李逵,當年他招安後,在汴梁做一個獄卒,被牢頭管束欺壓,性子也沉悶了許多,他端起酒碗說道:“朱仝哥哥,可得給俺鐵牛謀個出身呀。獄卒真不是人做的。”說完將一碗酒一飲而盡。

再接下來是三兄弟,是鄆城邊上的阮家兄弟,據稱水性極好。三人分別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朱仝問道:“莫非你們有七兄弟?”

老大阮小二道:“我們就三兄弟。”

“那為何名字不是從老大開始?”

“這事說來話長,二十年前,朝廷設括田所,我家田地被佔,我兄弟三人,連名字都還未取,就要下河摸魚為生,我最是無用,只能摸到二斤的魚,三弟潛的水深,能摸七斤的魚,便按這本事取了名字。”

朱仝笑道:“這倒十分有趣。”

這時,一旁的阮小七勃然大怒,將酒碗往地上一摔:“你們這些老爺,只知道有趣,可知我等草民,若是摸不到魚,連飯也吃不上。宋大哥說,俺們都是大宋子民,自當報效趙官家,求朝廷招安,可俺們未曾得過趙官家半點好處,又報效個廝鳥。”

朱仝訕訕道:“哥哥我當年也是苦於括田所,才隨宋大哥上了梁山,眼下汴梁賢明太后監國,三位德高望重的張相公秉政,自不會有當年那些惡政了。”

這時,排在阮氏三雄身後的一人,冷冷的問道:“綠林中都傳說,歸德節度使,呼延宣帥才是真官家,不知道朱大哥能不能為我等解說一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