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構雖然沒有准許岳飛去平陽參戰的請求,但仍舊對他十分親厚,許他在臨安遊玩數日,不時將他召入攝政王府,與張俊、韓世忠、劉光世、楊沂中等人共議“恢復之計”。

岳飛正在臨安盤桓間,忽有一日,趙構急招諸將入府。岳飛先到,過了一會,張俊與劉光世俱到,等了小半個時辰,韓世忠才姍姍來遲。

韓世忠進來,與諸位將領告罪,攝政王的內侍主管黃彥節喝止住他,再請趙構到來,趙構道:“昨日接到線報,完顏兀朮這賊子,五十萬大軍圍攻汴梁,太后、太妃、儲君只怕不免。”

啊?

無論在場諸將各懷什麼心事,汴梁的太后都是靖康皇帝的正宮,在靖康之圍中由百官萬民推戴監國,是大宋正統所繫。在皇帝落水失蹤後,太后所立儲君也是天下所承認的儲君。

而汴梁再次被圍,轉眼間讓這兩大正統的淵源消失了,在座諸人百感交集。

這時,一旁的知樞密院事黃潛善奏道:“大王,汴梁失陷,勤王諸軍群龍無首,請大王登大位,以全天下士民之望。”

這也太突然了,太做作了。趙構勃然變色:“大膽,太后與儲君中道薨夭,自有宰相宗室,選取賢能,繼承大位,豈是爾等可以妄議。”

趙構說著,眼中泛出淚光來:“孤王自當帶孝守靈,絕食三日,以祭奠太后儲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岳飛實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大王,汴梁情狀,尚未分明,僅憑幾個探子,難有確切訊息。末將願點一支精兵,前往汴梁打探訊息。”

“誒,眼下金賊大軍壓境,嶽統制東南柱石,豈可去做探子的小事。”秦檜沉吟一番,對趙構啟奏道:“大王,眼下訊息不明,當令大將謹守江淮間,另派探子探明汴梁情況,再做打算。”

“秦大府說得是,汪右丞,你去請朱中書制詞。”

朱中書,即中書舍人朱勝非,與太后兄長朱孝孫換帖認了本家。“諸位將軍先行回去,定下駐防哪一路,自有命令到來。”

眾人領命。韓世忠一直觀察著岳飛,只要他再做爭執,一定要及時上前,將他拉住。沒想到岳飛卻是不動聲色,和大夥兒一同領命。

當天下午,諸將的調令就發出來了。

攝政王府發表岳飛升官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並任通、泰州鎮撫使、兼泰州知州的差遣。武功大夫比原來的武德大夫高一官,但按“雙轉”制度其實是半官,而防禦使雙比刺史高兩官,岳飛的虛銜算是連升三官。

岳飛對此項任命頗不滿意,通州和泰州僻處江海一隅,非戰略要衝之地,這與他“乞益兵守淮”的本意其實不合,鎮擾使是個防禦性的職務,也與他光復故土的猛志相悖。於是岳飛便上狀申訴說:

“金賊侵寇擄掠,其志末艾。要當速行剿殺,殄滅淨盡,收復諸路,不然則歲月滋久,為患益深。且汴梁被圍,汴梁失,則天下人心盡喪。若蒙朝廷允飛今來所乞,乞將飛母、妻並二子為質,免充通、泰州鎮撫使,止除一淮南東路重難任使。令飛招集兵馬,掩殺金賊,收復本路州郡,伺便迤邐京畿,窺視汴梁。庶使飛平生之志得以少快,……如蒙指允飛所乞,即乞速賜指揮,亦不敢仰幹朝廷,別求添益軍馬。伏乞鈞照。”

趙構看到岳飛氣吞萬里的雄心,嘆了一句:“豈作夢囈哉?”。他當然不會批准岳飛的請求。只是答覆收到此件公牘,就此了事。

秦檜將這件公文扔到一邊,對趙構道:“汴梁危在旦夕,已然不足慮,呼延庚被困平陽,自身難保,為河北兵雄馬壯,又群龍無首,大王當遣使收之。”

“何人可當此任?”

“河北兩路要地,當去一宰執,耿延禧與北洋軍有舊,可遣耿南仲,耿延禧父子前往。”

趙構聞言大喜,命耿南仲父子前往河北不提。

河北,河間府,也知道了汴梁被圍的訊息,不僅有探馬的報告,還有汴梁發來的告急文書。

“完顏兀朮此獠,甚是狡猾,乘著索虜各部與我紅巾軍相持不下之際,偷襲汴梁。張司馬,這該如何是好,河北尚有多少軍馬可以調動?是不是把去河東的軍隊調一些去汴梁勤王?”

剛收到訊息時,張憲也十分緊張,但現在心情已經平復了,他平靜的對張彥橘說道:“運使相公,派往河東的五鎮兵馬,絕不可往回調,河北僅僅剩下平盧鎮,也不可輕動。”

“那該如何是好?如若汴梁失陷,我等在河北河東殺敵再多,又有何用?”

張憲心想:“汴梁失陷,河北河東繼續抗戰便是。”但這話不能當面說,他安慰張彥橘道:“相公休要惶急,完顏兀朮,不過四五萬人罷了,連城牆都圍不起來,城中尚有呼延太尉的龍捷軍,城中男丁也都是敢戰的,幾個月內,斷不致有虞。”

張憲告退了,張彥橘在屋子裡團團轉。他打心底裡願意相信張憲的結論,汴梁可保無虞。

但是萬一呢,萬一金賊攻破了汴梁,太后儲君做了俘虜,那他張彥橘,還有天下士民的主心骨,或者說是效忠物件可就化為泡影了。

他思量一番,叫來自己的親隨:“你去請吳、姚兩位將軍來。”

自從河北西路失陷之後,吳革和姚友仲就客居在河間。呼延庚對兩人很客氣,帶的部屬也糧餉無缺,但是,從來不讓兩人參與相關的軍務會議。

河北上下,都不清楚呼延庚對這兩人是如何安排,這樣一來,他們兩人在河北已經“散養”三年了。

親隨領了張彥橘的命令出門去,張彥橘追到門口,叫道:“回來。”

親隨折返回來,張彥橘道:“先去稟報張司馬,說我想讓吳、姚兩位將軍一同參詳汴梁局面,請他下令請兩位將軍,而且張司馬也要請過來。”

親隨唱了個喏,這才去了。張彥橘喃喃道:“瓜田李下,瓜田李下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