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爹爹,新一期的《順天時報》印好了,士農工商一直推戴爹爹登臨大寶。”一個年輕人拿著報紙站在呼延庚面前,呼延庚意識到,他是自己的兒子呼延氫。

“老賊!”一聲斷喝響起,一個人身穿核聚變步人甲,手持鐳射陌刀,站在一側:“你奪了吾的江山,納命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呼延庚大叫:“我是你爸爸。”說完一劍砍斷了對方的手。

他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朱鳳英聽見他這聲大叫也醒過來,看到呼延庚這幅惶恐的樣子,柔聲安慰。呼延庚擁美在懷,心裡卻在犯嘀咕:“為什麼前世讀過的書老在夢裡翻出來,是在警示我什麼嗎?”

不管呼延庚怎麼想,朱鳳璉的均旨一帆風順的越過金兵的佔領區,半個月就直達杭州。

“那個婦人居然想讓本王去汴梁,真是最毒婦人心,果然沒說錯。”

“大王不必著惱,”秦檜道,“上一次有均旨來,大王就是不看,汴梁也無可奈何,這一次大王雖然看過了,但也可以裝作沒看到,將使者好生招待幾天,趕回去覆命,也就是了。這條計策,叫做‘默殺’。”

就在秦檜向趙構獻計的時候,黃彥節正在自家的院子中,享受著初秋的愜意。趙諶落水失蹤,作為皇帝身邊的內侍,若是受到了薄待甚至懲處,趙構難逃找替罪羊進而殺人滅口之譏。

所以現在黃彥節就悠然的享受著杭州當地的士紳送給他的院子。這時,僕人走進來說道:“老爺,門口有買報紙的,一百蚊一份,老爺要不要買?”

“五文錢的小事也來煩你老爺。什麼報紙?聽都沒聽說過,想來不過是哪裡的來騙錢的。”黃彥節伸手要打。

“老爺,杭州的達官貴人們對這報紙可是人手一份呀,您可不能落了單。”

黃彥節剛當上權閹,很想加入官員士紳的圈子當中去,聽說達官貴人們都看,便道:“那就取一份來。”

僕人取了報紙來,卻是厚厚的一摞,紙上用筆寫著蠅頭小楷。

“這不是未裝訂的書嗎,為什麼叫做報紙?”

“回老爺,這報紙初到杭州的時候,是一張兩尺半見方的紙,紙的正反兩面印滿了字,只賣五文錢一張,可是數量太少,很快就賣光了。江南人貪利,見這報紙賣得好,就讓些書生手抄了拿出來賣,一份也賣到一百蚊。”

“一百蚊,一摞紙,還有這麼多人買?我倒要看看這報紙寫的什麼東西。”黃彥節坐下,將手頭的這一摞紙展開,只見第一頁上寫著“《順天時報》,不定期出版,第一期”

後面內容其實就是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皇帝落水,太后召康王回京自辯的詳細報道。

“這等朝廷機密,咱家都未曾與聞,這報紙怎生知道?定是有人主使。”

黃彥節把這篇文章略過,注意到第二篇文章,居然是《呼家將演義》的更新章節。黃彥節嘿了一聲:“咱家到處尋不著,沒想到這裡卻有更新。”

僕人在一旁道:“好多人說,著是關心朝政,實際都是追著這更新買的。”

黃彥節先把這幾頁更新放到一邊,下面幾頁卻又是一部傳奇《綠宮緣》,黃彥節掃了幾眼:“這太文鄒鄒了,又是晉朝皇后家的事情,咱家不樂看。”

報紙的最後一部分還是另一部傳奇,《西遊記》,說的是老子帶了一隻石猴西行,一氣化三清的神怪之事。這故事黃彥節愛看,可剛開了頭,說元始天尊把一個頑劣的猴精封入石頭中,就“未完待續”了。

黃彥節意猶未盡的砸吧砸吧嘴,“不知道這第二期何時能到。”

“大府,當速速查禁《順天時報》。”汪伯彥對秦檜說道。

秦檜暗罵一句“蠢貨”,口中答道:“這報紙並非在杭州印刷,而是從外阜流入,就算在杭州查禁,也斷不了根源。”

“凡私藏報紙者,斬立決,我看誰不怕死。”

“韓相公家就有。能讀報紙的,多是士大夫,還有江南本地的官紳。”秦檜這麼一說,汪伯彥就不吭聲了。

“朝廷的密令,太后的均旨。連攝政王都沒開啟看呢,就堂而皇之登載報紙上,朝廷威儀何在?”黃潛善道。

御史中丞李回幫腔:“就是啊,小民也不管真的假的,就喜歡湊這熱鬧,大王的聲譽何在呀。”

秦檜看著面前這三個人,對清涼傘的渴望愈發強烈起來。自己獻上“默殺”之計,但汴梁在派使者來的時候,顯然早作準備,讓均旨的內容眾所周知。

“好,這一招咱家沒想到,心中服氣。”秦檜心中暗道,“不過也就是個議論而已,攝政王臉皮一厚,就挺過去了。”

秦檜深知,趙構現在的地位是與金人議和,保全江南的安寧而來,因此區區報紙所造的輿論,雖然讓趙構臉面上不好看,但並不能迫使趙構前往汴梁。

“大王且放寬心,眼下金國壓境,天子失蹤,李綱相公也不知所蹤。江南士紳定然全力挽留大王,主持大局。”

“江南士紳,定不致讓孤王失望。黃樞密。”趙構突然叫黃潛流,“這報紙流入杭州,定有蹊蹺,且去查探清楚。”

“微臣定然抓住私帶報紙入杭之人。”

秦檜卻道:“這報紙倒給了下臣一個啟發,大王也可以辦報,爭取江南的清議。”

“這倒是個好主意,秦大府,快快說來。”

“雖然大王忍辱負重,與金國達成和議,但群氓愚昧,不解大王的深意,我等正可辦一份報紙,與士紳百姓申明清楚。”

“大府,,江南頗多文才,大府自去尋才俊辦來。只是這報紙叫做什麼名字呢?”

“我大宋四京,北、西二京已然落入金人之手,東京殘破,南京狹小。大王孚百姓之望,毅然攝政,定要有煥然一新的作為,而且大江以北,已經割讓給金國,我大宋需要一處,作為新京,不如就叫《新京報》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