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為重君為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兵分作三面,馬不停蹄的猛攻,不給宋軍任何喘息之機。申酉之交的時候,火紅的夕陽讓山上顯得特別的燥人,雙方軍漢實在沒有力氣作戰,金兵的戰馬汗如雨下,任憑怎麼驅趕,也不肯衝鋒,金兵才暫時退了下去。

童穆悻悻然去拜見趙諶:“陛下,龍武軍傷亡過半,龍衛軍也陣亡兩成,御營怕是撐不到劉承宣來了。”

“劉光世到底在哪裡,他和朕是同時離開廬州的,就是爬也爬到了。他劉家世受國恩,怎麼還不來救駕。”

“陛下,眼下不是追究原因的時候,今天兒郎們苦戰了一天,勉強守住,明天就不會這麼幸運了,今晚陛下必須走。”

“走?”趙諶沉吟了一番,“童大伴是說,要朕把這兩萬禁軍都拋下?”

“是。”

“童穆,你這個奸賊。”趙諶大罵道,“你居然要將這上萬好兒郎都葬送在這裡,你……”

童穆一反常態,沒有低頭聽訓,而是抬起頭來,和趙諶對視著。

趙振摔東西,發了一通脾氣,平靜下來,童穆才道:“陛下可知漢高祖有白登之圍,還有拋妻棄子之困。”

“這還不是妻兒,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兒子死了可以再生,但這是跟隨朕的兩萬禁軍。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童穆,這就是朕最後的本錢。”

“陛下最後的本錢是身為皇帝的大義名分,而且王殿帥帶著的虎翼、虎賁兩軍,還是願意聽天子號令的,陛下保得萬金之體,到健康與王殿帥匯合後,還可以捲土重來。”

趙諶驚慌的四處張望了一下,彷彿害怕有人偷聽到他和童穆的對話:“你真的要拋下龍武龍衛兩軍?”

“不是奴婢要拋下他們,而是陛下要拋下他們,這個決定,只能陛下來做。”

“胡說,朕豈會如此不仁不義,拋棄兒郎……”趙諶叫囂了一半,見童穆不為所動,兩人對峙了一會,趙諶終於頹然坐倒:“此戰是朕下錯了決定,排程不力,陷兒郎們於死地。現在又要兒郎們替朕將金賊擋住,好讓朕逃跑。童大伴,你說怎麼跑吧。都依你安排。”

童穆口稱遵旨,心中卻在想:“小皇帝,以你十四歲的年紀,戰場上犯下錯誤,打不過索虜,情有可原。但若是連戰敗和逃跑的責任,都不敢擔負起來,那這皇位不坐也罷。你最後承認都是你自己的錯,還有一份擔當,救了自己一命。”

便將眾將以及趙構都找來,在趙諶面前,宣佈了皇帝要逃跑的決定。

向寒當即跪下:“臣無能,令天子蒙羞,臣願在營中死戰,吸引住金賊,望天子念在向家乃八葉之家,每一代都有人為國捐軀,饒恕臣的過錯,讓臣的遠親繼承我向家香火。”

“向家無愧於國,朕定讓向家香火不絕。”

“臣謝恩。”

童穆心想,向寒真是聰明人,我一說皇帝要跑,他就猜到自己的任務,而且自己提出來,不讓天子背上惡名。唉,如果他能少一點這樣的聰明,不要為了架空王稟而逢迎天子,龍武龍衛兩軍無人執掌,也許局面不會這麼壞。

這時,童穆把目光轉向康王趙構,趙構上前一步:“微臣隨駕,一定護得陛下周全。”

童穆道:“大王差矣,大王的差事不在天子近前。”

什麼?

童穆苦口婆心的說道:“向勾當帶領禁軍吸引金賊的注意力,需要裝作好似陛下還在軍中一樣,就需要將士們奮力拼殺,若是大王留在軍中,將士們看見連大王這樣的千金之軀都能為天子犧牲,定然士氣大振,可以堅持很久。將士們堅持得越久,陛下就越安全。”

“讓……本王……誘敵?童穆,你……陛下,微臣又不會拿刀,留下也幫不了什麼忙?”

“皇叔的箭不是射得很好麼,我記得投壺也是很準的。”

“可,可……”趙構真想跳腳大罵,但“不願意替皇帝去死”這樣的話,終究是說不出口。

這時,岳飛在一旁跪下:“請大王放心,待最後關頭,飛拼了性命,也要帶大王衝出去。”

趙構罵人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岳飛這樣說,讓他更沒有理由推脫。。

這時,童穆道:“嶽統領,你自領本部騎兵,明日護駕。”

“陛下,飛願與兄弟們同死。”

趙諶沒作聲,童穆卻道:“當今天下安危,繫於一人,只要陛下安好,我大宋終究人心不失,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若是陛下有個萬一,便是你嶽鵬舉得兄弟都活著,也無濟於事。岳飛,你好好想想,陛下活,康王活,與你嶽鵬舉的義氣,哪一件事最是重要。”

“閹人,閉嘴。”趙構喝道,“陛下自有御龍直,自有楊沂中。”

童穆笑嘻嘻的:“多一員猛將,陛下就多一分安全。”他的口氣變得柔和,“康王的安危,終究比不上天子。”看了看岳飛:“嶽統制,就由你自己決定,是留下護衛康王,還是護駕。”

隨即童穆宣佈:“大家都回去歇息吧,收拾利索了,陛下四更天,天色最黑的時候出發。向勾當留下,商議下明日如何拖住敵人。”

趙構和岳飛一前一後,出了御帳,趙構對岳飛道:“鵬舉,借一步說話。”

兩人到了沒人的僻靜地方,趙構問:“鵬舉,平日我待你如何?”

“大王不以飛之粗鄙,待飛如知己。”

“哈哈,何止是如知己,你我本來就是知己呀。那鵬舉,我為人如何?”

“大王親仁愛民,若是為政,定是一任好官。”

見話題入港,趙構開始述說自己的志向,說自己雖然長在深宮,但知道民間疾苦,道君皇帝有不謹慎處,自己多有諫言,所以不為父皇所喜,不然的話,繼承皇位的就是趙構了。

後來金賊入侵,趙構在河北倡義,匡扶社稷,拯救黎民,“這些你都知道了,不消本王細說。”

趙構說完這一套,殷切的望著岳飛,潛臺詞是“這麼好一個親王,你忍心讓我去死嗎?”

岳飛仔細思量了一番:“王爺的仁義,飛銘記不忘,只是童公公說得不錯,社稷安危繫於天子,若天子出了差池,大王終不能代替皇帝。”

趙構心想:“誰說我不能?我能,我能。”但這話不能宣之於口。

岳飛向趙構拜了一拜:“飛本佃農,唯大王青眼有加,多家迴護,大王對家母所送衣食,家母亦告知飛。明日飛一定竭力死戰,護得天子周全,以報大王知遇之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構深吸一口氣:“岳飛,你可知民為貴,社稷為重,君為輕。要想清楚,怎樣做對百姓,社稷最有利,而不是僅僅要保住皇上。”

“大王提點,如醍醐灌頂,飛銘記於心。”岳飛以為趙構說的是臨別贈言,又鞠了一躬,轉身大步離開,他心懷必死之志,要隨行護駕。

趙構張大的嘴巴,終究沒有顏面喊出:“我活著才是對社稷最有利的。”

金兵是三面包圍,故意留下一個缺口,讓宋軍逃遁,好鬆懈宋軍鬥志,童穆將計就計,讓向寒指揮全軍從缺口中衝了出去,然後在八公山的一個隘口,大軍結成陣型,擋住金兵。楊沂中和岳飛各自指揮部屬,保護換了衣服的趙諶童穆等人逃走了。

趙構身著藩王服飾,站在龍輦上,黃羅傘在他的頭頂上。禁軍們見藩王與他們同在,士氣高昂,拼命死戰,拖住金兵。

宋軍堅持了一天,向寒身上帶著箭,來到龍輦旁:“大王,陛下想必已經走遠了,大王可以自謀生路。”

“可恨,我已成眾矢之的,如何逃脫呢?”

這時,邊上轉出來一人:“小人張用,虧得大王求情,撿了條性命,今日是把性命還給大王的時候了。”張用捧著一套百姓的衣服:“請大王趕快與小人換衣服。”

趙構飛快的從龍輦上跳下來,把身上的蟒袍脫下來,換成百姓的衣服,什麼話也不說。

張用換上蟒袍,說道:“大王速走。”他一扭頭,趙構已經沒了蹤跡,想是已經混到民壯的隊伍裡。

向寒對民壯們喊道:“跑吧,跑吧,各安天命。”

向寒領兵退往山巔,大部分金兵去追殺潰兵和民壯,只有一小隊金兵追蹤他而來。

向寒命令將沿途的數目都點燃,繼續與金兵糾纏。他退到山巔,知道最後的絕命時刻就要到了。便向北叩拜道:“向家列祖列宗在上,慈欽聖母皇太后在上。”慈欽太后就是神宗的皇后,哲宗的監國母後。

“不肖子孫向寒,無能兵敗,身臨絕境,不敢有辱家門,唯引刃而死。”拜畢起身,登到峰頂一塊岩石上,他讓僅存的幾百將士結成一個圓陣,做最後的戰鬥:“兒郎們,吾親手斬擊十二,此生不虧了。”

軍漢們向四周連珠發箭,金兵也用他們的弓箭回擊著,山頂上沒有什麼遮蔽,最外圍的宋軍很快便倒了下去,站著的人也幾乎人人帶箭。

“我又射死了三個,夠本了。”向寒哈哈大笑,雖然身中數箭,但他好似沒事一般,仍舊一箭接一箭的射出去。當他把箭壺中的箭射盡,便將弓折斷,抽出佩劍,大喊一聲,向著金兵衝去,直到有兩個槍頭刺中了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