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完顏粘罕已經到達襄陽。襄陽乃是京西南路的首府,襄陽一下,則荊湖再無阻隔。粘罕一面下令根括百色技藝人及金銀物帛。一面召集他的四個兒子,商議下一步的方向。

眼下金人在宋廷佔據的地方越來越廣,各個孛堇都如同分封一般,各搶地盤。完顏銀術可想著獨佔河東,完顏婁室雖然現在替粘罕看著洛陽,但總記掛著西進陝西。

以前跟著粘罕的蒲家奴,骨赧,斡魯、鴨懶河思恭等人,都尋了一個州城成了坐地虎。現在完顏粘罕提拔他的四個兒子完顏設合馬、完顏賽裡、完顏斜保、完顏拔束作為自己麾下統軍大將。

“爹爹,已經打下了襄陽,我等是向西還是向南,賽裡已經佔領壽州,若是向西,則直逼江淮富饒質地。”

“若是向南,則取荊湖,然後順流而下,攻取江南。”

完顏粘罕沉吟著,不說話。杜充掘河,東路軍直接南下進攻汴梁的路線被擋住,東路軍的幾位太子郎君都提議東路軍從洛陽南下。但被西路軍的各位都統推脫了。

現在粘罕的四個兒子還在想著攻佔江淮甚至江南,但完顏粘罕自己知道,他的本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與其現在就急匆匆的進攻江淮,不如先專心將洛陽和襄陽經營好了,則進可以圖荊湖江南,退可以守西京,扼住天下的咽喉。

他正在和面前的三個兒子分析眼下的局勢,突然完顏賽裡又遣人回來送信:“宋國小皇帝在廬州。”

“爹爹,當抓這小皇帝來也。”完顏斜保叫道。

“當抓這小皇帝也。”完顏拔束也叫。

完顏粘罕卻有幾分猶豫,從金國整體的戰略需要來說,當然是把皇帝抓住比較好,說不定江南各地,可以傳檄而定。經過四年來的戰爭,宋國君臣已經完全暴露了他們的無能。只是宋國太大,金兵不能一口吞下。

金國已經抓了宋國兩個皇帝,若是再把這小皇帝抓住,即使宋國再立一個,只怕士氣也會受到極大的打擊。因此幾個兒子要去廬州,不是沒有道理。

但若是他親自抓了小皇帝,卻可能惹上另一個麻煩:功高震主。

粘罕雖然姓完顏,但只是完顏阿骨打的遠親,按照宋朝觀點已經出了五服。眼下大致以太行山為界,太行以西以粘罕為首。這在表面上,等於把半壁江山都封給了粘罕。待消滅了宋國,那完顏家掉轉頭來,要對付的就是自己了。

但這些事情還不便和兒子們直說。粘罕問道:“去抓小皇帝,當然是好。可糧草哪裡來?”

“現地調達。”

“那咱們在襄陽也呆不久啊。”

“爹爹,”完顏設合馬思量一番後說道:“襄陽本來也沒法待,從洛陽開始,我軍就斷了糧草。鄧州、房州、均州一路過來,都是走一路搶一路。待襄陽本地的糧草耗完了,咱們也得走。”

粘罕有考慮了一番,不管怎麼樣,都到了宋國小皇帝隔壁,不去打個招呼不太好。於是粘罕下令,在襄陽大掠三日,隨後全軍轉向淮西。

“金人諭與寄居上戶獻金銀以謝不死,於是寄居上戶皆齎金銀犀象出城。”

在收了一波盤纏之後,蓋天大王(完顏斜保)使諭之曰:欲留兵十萬屯於襄陽,何以應付糧草?

襄陽的大戶們紛紛哀告:“襄陽少糧多水,非屯兵之地。請大王早日回軍。”

完顏斜保道:“既巳投拜皆女真之民矣。女真若回軍,紅巾之類犯城使誰為主?”

眾大戶不敢對。

完顏斜保傳令竭城北遷。官員依舊注授差遣,僧道依舊歸寺觀,百姓任便居住農家給田種作寄居上戶。

北遷的命令傳遍全城,滿城中皆哭。

大家扶老攜幼,收拾細軟,聽金國大人的話,向北撤退。可到了城外十里地,金兵設了一層崗哨,將百姓統統攔住。隨後金兵上來,將百姓的車輛包裹全部搜走。

百姓們肯定把壓箱底的珠寶金銀隨身帶在身上,金國這樣搜身,就把百姓的細軟全搜走了。

完顏設合馬與完顏拔束在遠處靜靜的觀看,完顏設合馬道:“怎樣,這辦法比你挨家挨戶去搜撿要強多了吧。也仁慈多了,只搶東西,少殺人。”

“大哥的法子,兄弟佩服。”

廬州,趙諶已經佔據了淮西轉運司的衙署作為行宮。此時,他正在後院與康王趙構下棋。

“諸般宗室當中,唯有皇叔最有膽略,願意陪著朕在前敵指揮。”

“陛下謬讚,臣不敢當。”

“當年真宗皇帝御駕親征,文有寇準,武有李繼隆為輔佐,本來朕以為許翰王稟可當此任,可他們都以宰執為先,不把朕放在眼裡,大好建立功勳的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趙構心中稍稍一動,這些天以來,趙諶的一系列作為,讓“四聖庇佑,必有吉兆”實現的可能性慢慢大了起來。許翰還則罷了,王稟可是朱鳳璉指定為趙諶掌軍的人,他卻把一半兵力從王稟手中奪了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不動聲色,假裝專心琢磨眼前的棋局。這時,一個丫鬟送了兩杯茶上來。

本來趙諶的茶水應該由宮女送上,但這個丫鬟是康王妃邢秉懿的貼身侍女,在童穆眼前也晃盪熟了,故而童穆沒有阻止。

趙諶看到這個丫鬟,突然臉紅起來,丫鬟確實落落大方,將茶杯擺好,轉身離去。

“皇叔,這是貴府的丫鬟?”

“嗯,是內子身邊的丫頭,母家好似姓吳。”趙構淡淡的說。

在另一個時空,這就是趙構的吳皇後了。邢秉懿被金兵抓走,吳氏14歲轉為侍奉康王趙構,趙構登基後封吳氏為義郡夫人,又累進封為才人、婉儀、貴妃。

紹興十三年被冊立為皇后。83歲去世,諡曰憲聖慈烈皇后,攢祔於永思陵。吳氏一生,經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后)長達五十五年,是歷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后之一。《宋史》評價趙構皇后吳氏”殊妍麗可愛,後頗知書,從幸四明,益博習書史,又善翰墨。“可謂才貌雙全。

但在這個時空,年僅十四歲的吳氏還未被趙構收房,趙構初見吳氏,也驚訝於他的美貌,在詳詢了吳氏的身世之後,竊喜道:“孤得一大助。”

他要將吳氏送入趙諶的後宮,邢秉懿先是不同意,但趙構說:“在皇帝的身邊有個信得過的人,咱們的孩子也可以安穩的過一生了。”便有今日奉茶之舉。

趙諶登基的時候才十一週歲,現在也不過十四,尚未立後。

趙構要獻女,也不能直接跟趙諶說:臣有花姑娘一個,皇上你笑納了吧。趙家人文化素養甚高,還是要講些格調,今天先讓趙諶見上一見,調調他的胃口。

兩人繼續下棋,趙諶的心思卻明顯不在棋盤上,趙諶真想把棋盤一推,說朕心已亂,皇叔快把丫鬟洗白了送上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正在他百無聊賴的時候,黃彥節來報:王防使到了。

現在,杜充、劉光世、王淵麾下諸軍已經在廬州聚齊,加上王稟調過來的龍武、龍衛兩軍,在廬州集結了整整十萬人。而且朱鳳璉曾安排老將解潛先到淮西安撫地方廂軍,現在解潛麾下也集結了一萬餘人。

趙諶對劉光世道:“劉卿家,由你調兵遣將。”

劉光世道:“末將是西軍出身,在淮西屬於客將,而且差遣也低,末將推舉杜安撫為臨敵佈陣使。”劉光世想得明白,這裡十萬人,七萬人是河北軍和京畿軍,都是天子腳下見慣場面的人物。王稟以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都被底下人架空,更不用說他一個小小的承宣使。

杜充推辭了幾句。

趙諶道:“朕知道,卿家在河北受了些委屈,呼延庚將河北的兵器糧草,精兵強將都收去了,卿家也做不得無米之炊。”

杜充聽到這話,斜眼投瞟冷著臉站在一旁的,剛剛被免罪,權知樞密院的黃潛善。想來這廝為他說了好話吧。

君臣之間又互相吹捧了幾句。杜充才勉為其難的,擔任佈陣使。

杜充先點將,讓岳飛帶領一千兵馬,向壽州方向打探。岳飛領命而去。

劉光世道:“去年神水峽之戰,岳飛此子還只是呼延庚身邊一個小跟班,今日已經拜了刺史。再加歷練,足堪大任。”

王淵道:“杜帥麾下都是精兵強將啊,韓世忠,王德,陳粹,都不簡單,兄弟手下和杜帥比起來,簡直就不能看。”他轉頭向上拱手:“陛下,臣麾下只有九千人,請把龍武龍衛兩軍撥付與我”

杜充心想:原來你看上了這兩萬強軍,這可不能給你。“陛下,龍武龍衛兩軍當由陛下親領,作為生力軍,在佔據膠著時,突然殺出,一舉扭轉戰局。”

王淵不幹,與杜充爭執起來。

杜充心下惱怒:“且容你放肆,待對陣之時,讓你親自去衝陣,讓你死個不明不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