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節 借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張嬋說向王彥淑請教過,呼延庚不由得調笑:“春宵一刻值千金,絕知此事要躬行。”

“老爺自詡是個武夫,沒想到還能做集句,這首集句有完整的嗎?”

呼延庚把張嬋抱在懷裡,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小狐狸精不要臉,這種集句,不能念出來,我們兩夫妻做出來才行。”說完褪下她的衣衫。

“軟溫新剝雞頭初,潤滑猶如塞上酥,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冰泉冷澀聲凝絕,輕攏慢捻抹復挑,舍南舍北皆春水,夾岸桃花蘸水開。間關鶯語花底滑,鐵騎突出刀槍鳴,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張嬋雛鳳初啼,緊緊的抱著呼延庚睡下了。呼延庚看著自己妻子稚嫩的臉,又忍不住親了親。

六月十五日,背嵬軍的兩個教導指揮正式開學,這第一批銳士的人選,全部以“論功”為第一原則。而兩個指揮使,則是由團司馬熊大白,關力原兼任。

相對於其他三位團司馬史進,楊可發和魯智深,關、熊二人真的是被提拔於行伍,離開了呼延庚他們就要跌回原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當前金兵大舉入侵的情況下,舊制度已不能完成使命,新制度應時而生。”

士農工商婦的外圍組織正在建立中。在河北東路,地主豪強眾多,他只能採用東海書社、新保甲、行業公會和婦聯的形式慢慢滲透,並期望下一輪金兵的進攻,能打破舊制度的桎梏。

但呼延庚下屬政權的核心,則是士官,或者叫銳士。對於銳士的要求,則是呼延庚從《華北治安戰》中轉抄的《工作辦法》,這一紙檔案就是指從統率數十人的游擊隊長,到以村莊為單位的區小隊隊長,對應的就是宋軍的押正到伍長,以及新保甲的保正和甲頭這個級別。而對這個級別要求,書中也寫得很明白:

(一) 有民族意識;(二)有強烈的責任感;(三)有實務經驗,(四)富有犧牲救國精神。

呼延庚手底下現在沒有這樣的人,那就照著這個模子培養吧。

有民族意識,被呼延庚簡化成了有“漢胡之別。”

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有實務經驗,只能從背嵬軍中挑選以往在戰事中表現不錯的士卒

富有犧牲救國精神,也是從以往的戰鬥表現中來考察。因此論功成為選人的第一標準

今天,這好不容易挑出來的這一千人,就整整齊齊的排列在校場上。

呼延庚將面前的十個都,遵照忠、孝、仁、義、禮、智、信、勇、明、德十個字編排,這也是他要向銳士們灌輸的十個字。

還是老方法,舊瓶裝新酒。

現在他身處宋朝,在意識形態上並沒有開宗立派的條件,他要教育的物件是武夫,寫一本《論語正義》給他們他們也讀不懂。對軍漢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簡潔”。

“忠,就是要忠於國家,而非忠於一家一姓一族。”在道君皇帝和淵聖皇帝北狩之後,是可以這樣說的。面前的銳士大多經歷了汴梁之戰,若是要終於一家一姓,那皇帝被抓走的時候,汴梁就應該投降,去把皇帝換回來。

而忠於國家為標準,那只要對國家有利,放棄兩個昏君就順理成章了。

呼延庚有意避開了“忠於民族”,因為如果這麼說,那就斷了外族合作的道路,渤海等族,都沒法和宋人合作,以前融入華夏的匈奴鮮卑都會扯不清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乃大孝。”呼延庚將孝擴充到對百姓的愛護上。

銳士的第一堂課,就是重新定義了作為呼延庚的倫理根基的十個字。

一個月,呼延庚過得如同上班族,白天在校場訓練背嵬軍,晚上回家,便和張嬋過著一次兩次三次的生活。直到七月十日,張嬋發現月事至少推遲了五天,她請大夫來拿了脈,確認自己有喜了。

“還好。”呼延庚松了一口氣,“第一個孩子是嫡出,省掉好多麻煩。”呼延庚不在乎子女的嫡庶之別,但能避開的麻煩還是避開為好。

七月十五日,要嫁給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的三位帝姬被送到了滄州,而陪伴的內侍,正是童穆。

普六茹伯盛等三人父輩早隕,為呼延家養大,是呼延家的家臣。從宗法上說,呼延庚是他們的主人,只要呼延庚不放掉他們的人身契,他們就要做一輩子家臣,就算已經位列橫行也沒用。

但呼延庚沒有這麼做,在離開隨大軍離開延州的時候,呼延庚就私下裡解除了他們的家臣身份,現在又一律促成他們成為駙馬,徹底洗白為家臣的歷史。

而在滄州,呼延庚張嬋當仁不讓,以長兄長嫂的身份,代行男方的父母之職。

“儀福、仁福、賢福三帝姬,是道君皇帝的十一女趙仙郎、十二女趙香雲、十五女趙金兒,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仲廉、樂平、伯盛三人,端端配得好姻緣。”

張嬋拿到了三位帝姬的生辰八字,讚不絕口。呼延庚在一旁微微有些感慨,在另一個時空,這三位帝姬就是在十三四歲的年紀,在劉家寺被折磨致死。而在這個時空,讓她們安安穩穩的嫁人,以後還會有自己的生活,這不正是他呼延庚穿越的意義所在嗎?

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一同到呼延庚這裡來拜謝。他們都明白,自己能拜託祖輩的倒黴命運,脫離家臣的身份,攀上帝姬的高枝,這一切都是呼延庚帶來的。如果現在呼延庚這棵大樹倒了,那他們三人對朝廷的價值就非常有限,即使駙馬的身份也救不了自己。

因此,為自己,為了自己和妻子,以及純粹出於感恩之心,他們都必須和呼延庚抱作一團,別無他路。

這些當然不用說破,幾兄弟落座,先說各自的婚事,隨後說到各鎮撫司的事務,這時,邱穆陵仲廉將兩顆鎮撫使印拿了出來。

一顆是邱穆陵仲廉自己的範陽鎮撫使印,另一顆是呼延庚委託給他的平盧鎮撫使印。

“小弟獨領平盧、范陽兩鎮,確實力不從心,請少兄將這兩顆印信收去,另委他人。小弟只在兄長麾下廝殺便可。”

呼延庚勸說了幾句,邱穆陵仲廉見推脫不得,便道:“這兩顆印信,小弟是絕不收回的。若是少兄看得起,就將定州防禦使的印信借給小弟,讓小弟為兄長看牢平盧鎮撫司。”

定州防禦使是呼延庚的勳位,邱穆陵仲廉用這個印信發令蓋章,意味著他不是鎮撫使,而是代表呼延庚行使權力。

呼延庚如果再不答應,就顯得虛偽了,於是他就把定州防禦使得印信交給了邱穆陵仲廉。

普六茹伯盛在一旁補充說:“少兄的幷州刺史印早就在我這,我以此行令便可。”他的天雄鎮撫使的印信早就交給呼延庚了。

歩鹿孤樂平騰的一下站起來,轉身就往外跑,過了一會兒,捧了兩顆印信進來,一顆是他的橫海鎮撫使印,另一顆是呼延庚的橫海團練使印。

歩鹿孤樂平大叫:“我和兩位兄弟一樣,都只用少兄的印信行事,這顆鎮撫使印,還請少兄保管。”

呼延庚笑道:“你們是商量好了的嗎?”

歩鹿孤樂平看著邱穆陵仲廉:“你這廝,交印也不先打聲招呼,害得兄弟我落單,若非少兄海量,我豈不成了護食的。”

邱穆陵仲廉笑笑,並不分辨,他知道呼延庚知道歩鹿孤樂平絕非不願把印信交出來,而且歩鹿孤樂平也知道他知道呼延庚知道。歩鹿孤樂平故意這麼指責一下,是為了把話題說開,免得悶在心裡生了芥蒂。

“倒是伯盛,”邱穆陵仲廉心裡想著,“真的沒和大家通氣,就把鎮撫使印交了上去,若是我反應慢一步,少兄怎麼想還難說呢。”

呼延庚將平盧,橫海、范陽、天雄四顆鎮撫使印擺在桌上,半開玩笑說:“這下才真正做實了河朔四鎮都統制的名號。”

他想了想,對歩鹿孤樂平說道:“代州位於大同和太原的金賊夾攻之下,待成親之後,你就去皋平,代吾執掌範陽鎮撫司。”

歩鹿孤樂平慨然領命。

現在河朔四鎮中,範陽鎮撫使邱穆陵仲廉持定州防禦使印掌平盧鎮。

天雄鎮撫使普六茹伯盛持幷州刺史印掌邢州和磁州。

橫海鎮撫使歩鹿孤樂平持橫海團練使印掌範陽鎮。

他們三人不僅沒用自己的印信,實際掌握的鎮撫司還和自己的差遣錯開。

在兄弟四人互換印信,進一步取得了信任之後,七月二十日,包括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三對夫妻在內,一萬餘對夫婦的集體婚禮,在滄州隆重舉辦。

“金兒,”步鹿孤樂平伸手去接妻子的蓋頭,卻聽見妻子的抽泣聲。

“夫人,你怎的如此哀傷。”

“自父皇北狩,妾身就無依無靠,今日嫁得郎君,還望夫君憐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