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跑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光世給呼延庚的伯父寫信說他要到京兆府來,並卷走了鄜州的糧草,但現在呼延庚到了京兆府,卻不見劉光世的蹤影。

“請問經略,京兆府現有多少軍馬?”

“前幾日河東經制使傅亮率領一萬餘軍馬趕來,城中現有一萬二千人吧。”

出乎呼延庚的意料,傅亮居然帶了一萬多人到了永興軍。他離開唐重府上,就去拜訪傅亮麾下的都統制王彥。

他到王彥的大帳時,岳飛也在,呼延庚驚喜莫名:“兩位哥哥緣何在此?”

原來河東經制使傅亮在陝州豎旗招兵,在相州分別之後,王彥和岳飛便率部投奔傅亮。傅亮帶領各部退守京兆府。

這比另一個時空,京兆府只有不到一千宋軍的情形好多了。

呼延庚安靜的躺在床上,頭腦中計算著目前在鄜延和永興軍兩路的總兵力。

呼家軍九千,王彥部九千,岳飛部兩千,劉光世一萬,折可求一萬。如果其他四路各來一萬人增援,那就有四萬援軍。最高兵力可以有八萬,堆也把完顏婁室堆死了。

但現在能落實的兵力,只有呼、王、嶽兩萬人。而且是王彥和岳飛部在京兆府補充了兵器。

即使只有這兩萬人,只要配合好,完顏婁室進攻延安,則永興軍襲其背,完顏婁室攻京兆府,則呼家軍斷其後路。並非沒有勝算。

如果完顏婁室兵分兩路,同時進攻京兆府河延安……以完顏婁室名將之名,斷斷不會犯下如此愚蠢的分兵錯誤吧。

他想著想著,頭越來越沉,正在慢慢睡去,突然親兵在外面叫:“將主,唐經略派人來請。”

呼延庚猛然驚醒,大半夜的叫自己去,莫非金兵已到城下。

呼延庚面見唐重,王彥等人已經到了,還有永興軍京兆府的一干屬吏。

唐重端坐在大堂上,河東經制使傅亮坐在他左側,永興軍總管楊宗閔坐在他右側。唐重問道:“金賊迫近,諸君可有良策?”

呼延庚大悟:原來唐經略苦思抵禦金賊之法,半夜不得入睡,還是不得其計,故而把大夥兒都叫來商議。

本來召集下屬問計,也不算出格,但這麼深更半夜的叫大家來,一點都不顧及文官該有的穩重形象,可見唐重已經失了方寸。

眾人都不做聲,唐重點將:“王統制,你麾下人最多,可有什麼計較?”

王彥道:“願聽經略調遣。”他抬頭看見河東經制使傅亮面露不豫之色,又改口說:“請經制相公下令。”

唐重扭頭對傅亮道:“傅經制可願借兵與我守長安?”

傅亮含含糊糊的應了,反問道:“經略可有什麼計較。只要能退敵,傅亮無有不從。”

唐重:“重平生忠義不敢辭難,關陝又無重兵。雖竭盡智力何所施其智巧?一死報上不足惜。”唐重自己沒什麼辦法,大不了一死了之。

唐重雖有氣節,卻無實幹才能,傅亮到這關頭還在計較對王彥和岳飛的掌控權。呼延庚實在看不下去了,踏上一步:“呼延庚有一言敬與經略。”

唐重道:“快快說來。”

“當務之急,無非築城,清野,募兵,請援,擾敵五事也。”

看到唐重點頭,呼延庚一件一件的講清楚。

築城就是修繕京兆府城防,並在城外修建小寨,與城牆互為犄角,現在挖壕溝構建築壘地域是來不及了。

清野就是堅壁清野,並把周邊華州等地的居民錢糧,都撤進京兆府來。

募兵則是招募城內和四野的民壯為兵。

請援則是再派人前往涇原、秦鳳、熙和、環慶四路催促援兵。

擾敵則是派出精銳小部隊,不斷襲擊完顏婁室的大隊,讓完顏婁室沿路不得安寧。

呼延庚說完,唐重扭頭看楊宗閔,楊宗閔一把白胡子,點點頭:“此議甚佳。”他的孫子楊沂中還沒資格到大堂上來。楊宗閔的兒子楊震在麟州戰死,兩個孫子也戰死,心中早打定主意要和金兵決一死戰。但他看到經略使如此驚慌失措,心中氣惱,故而剛才默不作聲。

見到呼延庚說得這麼有條理,楊宗閔心中稍微寬慰了一些,稱讚呼延庚說得不錯。

唐重見楊宗閔這樣的老將都這麼說,便按呼延庚說的分派任務,築城、清野、募兵三項都有人領了。唐重問:“誰可擾敵?”

堂下武官大多不做聲,要知道,擾敵這事,帶兵多了不成,若是被婁室消滅,京兆府就沒兵守了,但帶兵少了,主將自己可不安全。

這時,岳飛大步邁出:“某願往。”

唐重大喜,取酒壯其行色。楊宗閔道:“待吾孫楊沂中領一百家丁,為嶽統領掠陣。”

最後說道請援的事情,唐重先開口說,自己只是永興經略使,根本調不動其餘五路的兵馬,宣撫判官張浚去涇原整軍,西河查訪使張灝去西邊各路調兵,到現在還沒有訊息回來,看來成效不佳。

接著,唐重看著呼延庚:“走馬是御前重臣,不知可否願辛苦一趟。”

呼延庚不大願意,他本是到延安省親,帶張嬋拜望父母。而且他預計到了春天,金兵就會進攻平盧,他要趕在三月之前回去,如果到西邊去的話,一來一回至少一個月。

但看到唐重期盼的神色,“不去”兩個字終究說不出口,糾結了一下,雙手抱拳:“末將願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唐重見呼延庚答應了,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說道:“那就有勞走馬了。吾等在永興軍堅守,還望走馬早日帶領援軍歸來。”

這幾件事安排妥當,呼延庚又進言道:“完顏婁室不過兩萬兵,他在同州,要麼走華州到京兆府,要麼向西北到延安府。若是婁室來了京兆府,延安守軍定然來援,但若是完顏婁室去了延安,經略相公可否兵發延安?”這就是在落實他京兆府河延安的雙頭蛇策略。

“這個……”唐重猶豫了半響,“京兆府的主力都是傅經制麾下,且看傅經制的決斷。”他把皮球踢給傅亮。

傅亮哈哈一笑:“若是婁室進攻延安,吾定率兵返回陝州,抄他的後路去也。”傅亮哈哈一笑:“若是婁室進攻延安,吾定率兵返回陝州,抄他的後路去也。”

呼延庚心中暗暗冷笑:抄完顏婁室的後路?就憑你?唐重也是,求著讓其餘各路支援京兆府,但一說起支援延安,就旁顧左右而言他了。

唐重打了個哈欠,現在對如何禦敵,他感到心中有譜了,便放鬆下來,宣佈退堂。

眾人往府衙外走去,呼延庚來到王彥身邊,一扯王彥衣袖,借一步說話。

其實傅亮不會統軍,真正掌握軍隊的是王彥,呼延庚想私下裡說服王彥,讓他相機行事。

王彥也是知兵之人,他認為呼延庚的策略是可行的:“庶康儘管放心,到時吾一定勸誡唐經略和傅經制。”

呼延庚讓高寵帶領二百騎兵回延安去,專門負責保護張嬋和高鷺,在最壞的情況下,保護張嬋和高鷺突圍,想來有他姐姐在張嬋身邊,高寵會盡力的。

呼延庚和李孝忠帶著一百騎兵出發了。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岳飛且戰且退,完顏婁室步步緊逼,經過完顏婁室終於來到京兆府城下。

完顏婁室想故技重施,將京兆府圍困起來,王彥卻不讓他如意,城中兵力也不少,讓完顏婁室除了大營,其他地方連營盤都立不住,雙方就這樣僵持下來。

呼延庚順著渭河河谷西行,直奔涇州新平縣,全程六百裡三日跑完。

到新平之後,呼延庚發現自己沒白來,經過張浚和張灝的反覆勸說、催促、恐嚇、彈劾,涇原經略使席貢、秦鳳經略使趙點、熙河經略使張深、環慶經略使王似終於都集中到了涇原新平,但他們只是人到了,軍隊並沒有到,還在路上慢慢磨蹭。

張灝和張浚都借住在涇州州衙之中,呼延庚去找張灝,兩個人都見到了。他向張浚河張灝行禮,兩人都起身避開,三人來到書房,坐下講話。

張灝見到呼延庚,心中感慨不已,靖康元年的時候見到呼延庚,他還只是個小使臣,現在已經位列使將,河北河東宣府使司走馬承受,第五把交椅。

而自己這個西河訪察使則有些尷尬,這個差遣是趙桓任命的,由於他在河東確實挽救了好幾萬潰兵,有功於朝廷,他這個差遣一直沒有撤銷,但是呢,新的河北河東宣府使司成立的時候,卻也沒有把他放到序列中去。

按說以張灝的資歷,加一個宣撫判官的銜毫無問題,但朝廷好似忘了這一回事,忘了他這一號人,專門任命張浚為宣撫判官專管陝西。

張灝心中暗暗猜測,他多半受到了他降敵的老爹張孝純的牽累,才被朝廷故意晾起來。張灝心中不平,河東籠絡的幾萬潰軍,可以說直接挽救了汴梁,這樣的功勞不該受如此冷遇。

他見到呼延庚到來,心想談完正事,該好好籠絡下呼延庚。讓呼延庚幫他報下功勞。

張浚見到呼延庚對呼延庚客客氣氣的,雖然他在宣撫司的排位比呼延庚靠前,但張浚不敢拿大。三人談起召集四路援兵的事情。

求收藏,求幫忙宣傳下,三月最後一次機會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