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誤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召來楊安,讓他派可靠人手去查查馬道婆的底細。又講了一僧一道的特徵,找人在賈家附近留意,一旦發現速速來報。楊安也不問原因,自去安排妥當。

正思量還有什麼遺漏的地方,門外傳來梅劍的聲音,

“世子,王妃回來了,讓您去一趟。”

“知道了。”

穆栩來到母親院裡,聽到裡面母親和紅袖說話的聲音傳來。也不用人通傳,自己打了門簾,就進了房中。

長寧公主斜靠在湘妃榻上,一個小丫頭在旁打著扇,和身旁的紅袖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

看到穆栩,長寧公主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

紅袖往榻前放了一馬紮,等穆栩坐下,又送上切好的冰鎮西瓜,穆栩吃了兩塊,覺得香甜爽口,用來解渴再好不過。

還想再吃,長寧公主卻把他抓向盤子的手拍開,示意紅袖端下去,

“都多大了,怎麼還像小孩子一樣貪吃,吃多了涼的,鬧肚子怎麼辦。”

“我這不是中午吃了幾杯酒,這會兒正口渴了嘛。”

“口渴了,就喝杯熱茶,正好發發汗,也好醒酒。”

長寧公主可不慣著兒子,穆栩無奈,只好接過紅袖遞過來的溼巾擦了擦手。

“母親今日去宮中,可有什麼新鮮事?”

“宮裡能有什麼新鮮事,倒是你今日去賈家覺得怎樣,之前還聽你祖母說他們兩府如今後人很是不肖。”

穆栩當下把今日去榮國府的見聞說了個大概,又把黛玉的情況和長寧公主細細講了。

長寧公主聽了,眉頭輕皺,

“聽你講來,他們府裡如今規矩竟是這樣鬆散。”

“怎麼能任由下人這樣編排自家親戚呢。”

穆栩看過原著,當然知道原因,可他沒法明說啊。剛說賈府下人踩高捧低,還是說他在賈府,不小心聽到的。

只能裝作思量了半天,才道,

“我今日告辭時,故意說母親要接林家世妹來我們府上,看那賈政之妻王氏似乎面有不虞,或許原因在她那裡。”

長寧公主點頭,“你這麼一說,想來是了,我記得當年你賈姨母還曾在我面前抱怨過她家二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她二嫂眼皮子淺,大字不識一個,眼裡只有黃白之物,借管家之便,侵吞公中財務。”

“為這事她還在榮國夫人面前,狠狠告了一狀。”

穆栩接過母親的話,“想來是了,必定是當年王氏被史太君狠狠罰了。”

“一個是女兒,一個是兒媳,不用想也知道向著哪個,何況那王氏還做錯了。”

“看來這王氏果然是氣量狹小,這麼多年必定懷恨在心,今番可不把火發在林家世妹頭上了麼。”

長寧公主不屑道,“應該就是你說的這般,這王氏果然像你賈姨母說的那般眼皮子淺。”

“不說那只是陳年舊怨,如今小姑子都去了,還為難一小姑娘。”接著又問,

“難道那史太君,任由下人編排自家嫡親外孫女不成,不是說她很疼這個外孫女嗎?”

穆栩想了想,“史太君再疼她,還能越過那賈寶玉去,那賈王氏可是賈寶玉的親孃。”

“你說的賈寶玉,可是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銜玉而生的小子。”長寧公主好奇道。

“正是他。”穆栩點頭確認。

長寧公主不屑一顧道,“還銜玉而生,我們徒家從太祖爺到當今天子,都沒有這般造化,他一個小兒出生卻能弄出這般動靜。”

“在我看來,無非就是後宅的無知婦人弄出來的爭寵手段罷了,要不然哪容他活到今天。”

穆栩好奇道,“我還以為那賈寶玉整日裡,在內宅廝混,是賈家故意把他養廢,好讓皇家放心呢。”

“賈家自代善公去後,如果還有聰明人,就不會當年把這事鬧得滿城風雨。”長寧公主笑道,

“據說當年賈寶玉出生,賈家下人逢人就說,生怕別人不知道一般,連我在遼東都曾聽說了。”

穆栩想了想,猜測道,“會不會是賈王氏把訊息傳了出來,賈家沒有辦法,才故意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以掩人耳目。”

長寧公主讚許的點頭,“我兒這樣想也在理,一開始我也這般想過。”

“後來卻不這樣想了,我問你,賈家如今正堂住的誰?”

穆栩恍然大悟,“母親說的是,如果史太君真有那般眼光,就不會偏心幼子。即使賈赦不肖,也不能一味偏疼幼子,畢竟長幼不分乃亂家之始也。”

長寧公主看兒子這般伶俐,不由露出欣慰笑容。

看母親心情不錯,穆栩趕忙將想請御醫為林黛玉診治一事說了。

哪知長寧公主聽了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穆栩哪裡不知母親的想法。趕忙解釋,

“嗨,母親你想哪裡去了,我只是看林家妹子實在可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罷了。”

他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顯得更是心虛,長寧公主露出一副,我是過來人的表情,還感嘆道,

“一轉眼我兒都這般大了。”說罷摸了摸他的頭,接著道,

“明兒我打發人拿我的帖子,去請太醫院的院正吳太醫,讓他去給那位林姑娘診治一番,我兒儘管放心。”

我放心什麼啊,穆栩知道這種事解釋不清的,讓他跟自家老孃說,看不上一小姑娘。但別忘了這可是古代,女子十五及笄就能嫁人,在鄉下十二三嫁人的可大有人在。

眼看實在解釋不清,穆栩總不能說,是因為前世看紅樓,憐惜林妹妹的遭遇吧。乾脆也就不再解釋,怕再待下去母親又說出取笑他的話,連忙直接起身告辭。

哪知他這番舉動,在長寧公主眼裡更像是被點破心思,不好意思,落荒而逃了。

拜他現在聽力遠超常人所賜,走在院裡,還聽見母親對紅袖說道,

“這孩子總算開竅了,往日我還說,別的大家公子在他這般大時,房裡都有人了,我還道他開竅的晚呢。”

“不成,我得親自見見那林家姑娘,改日得空請來我們府上,我得替他把把關…。”

穆栩也懶得再聽下去,快步離開。

接下來幾日,穆栩又拜訪了幾位故交。不需要親自上門的,也派了下人一一送了禮。

等忙完應酬,又在家接待了各家回禮的客人。

轉眼之間,就到了深秋,天氣漸漸轉涼。

穆栩也不愛出門,整日裡在家,除了陪陪祖母和母親。剩下的時間就一直苦練鍛體決,這種能感到身體慢慢變強的感覺,讓他沉醉不已。

閒暇時,也不停嘗試修復寶珠,可惜再沒什麼進展,也不免讓人喪氣。有時甚至動了,將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搶來的想法。

只是想想那一僧一道,還有原文中的警幻仙姑。在不能最終確定,這方世界是否有神仙法術之時,終究不敢輕舉妄動。

楊安那邊,也盯了馬道婆有一段時間。發現這馬道婆確實經常出入一些達官貴人的後宅,與許多後宅婦人有所來往。

不過卻沒發現什麼超出常理的地方,不過是一些替人求子爭寵,又或者為一些小兒祈福之事。

就像賈寶玉那樣認那馬道婆為寄名乾孃一樣,無非是將小兒的生辰八字,供在神像前,每日裡添上香油,逢年過節再舍些香火錢,以求得神靈保佑罷了。

穆栩來自後世,自然不信這一套,要知道他幼時,張太妃為了保佑自家孫兒平安長成。幾乎在神京城大大小小,各個有名的道觀佛寺,都替他點了長明燈。

這番他回京,張太妃前日裡還曾帶他去城外的崇寧寺還願,光是香油錢,就添了整整一千兩,可把那幫和尚高興壞了。

前些日子,那馬道婆替一刑部侍郎家裡的小妾做法爭寵,之後還給那小妾給了包藥。

楊安找人調換了那包藥,讓人查驗一番,發現竟然是加了迷香的春藥,這讓他大失所望。只能吩咐楊安,繼續盯緊馬道婆。

這日上午,穆栩剛練完一遍鍛體決,梳洗完畢,閒來無事乾脆陪著幾個小丫頭閒扯。正說笑間,有門子來報,說是忠敬王世子差人送上帖子,約他午時去春香樓赴宴。

想想在府裡也無事可做,出門散散心也好。於是向祖母,母親稟告一聲,答應她們少吃些酒後。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這才帶了兩個長隨,騎馬往春香樓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