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唐老出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渝所有做官的都知道,都察院意味著什麼。

十年前,都察院,錦衣衛,號稱皇帝兩大鷹犬。

都察院的官員最高雖然才三品,但手中實權極大,替天子監察百官。

他們與錦衣衛最大的區別便是,錦衣衛是查官員犯法或是謀反,查他們忠心不忠心。

而都察院主要查官員在政事上可有怠惰,有沒有懶政的情況,根據百官的政績,進行考核,送與陛下查閱,優勝劣汰,政績好的官員,進行升遷,政績差的,進行降職。

就相當於政績評審團。

都察院樹敵雖多,但都是政事上,並不涉及殺人之事,由於都是文官出身,大多正直,少有冤假錯案發生,即使判錯,也不過是降職,並無命案,正因如此,貪官才怕他們。

衙門大門開啟,唐老一身布衣,卻格外有氣勢。

“方大浩,枉你還是康歷三年舉人,讀過的聖賢書,沒有五車也有三車,心中竟如此沒有底線!”

他背著手,聲音平淡,卻如洪鐘大呂,斥責道:“三年前,你由蘇州知縣降為金陵城南判官,仍不思悔改,竟還打起冤枉良民的主意。”

“御史大人,本官何來冤枉之說?”

肥胖判官方大浩慌亂片刻,細想自己此事乃是府尹大人同意過的,而且簽名畫押都是經過金陵城最好的工匠仿寫,一般人看不出毛病來,他頓時有了底氣:“所謂捉賊捉贓,大人如此汙衊下官,可有證據?”

“你還知道我是左都御史,看樣子你還是記得我的。”

唐老呵呵笑道:“我唐尋章,一輩子待在都察院,全憑陛下信任,為官以來,我謹慎從事,從無汙衊任何一人,既然,我出現在這裡,必是將你所有事情都查過。”

“康歷九年,你入職三個月,便以偷稅為由,抄了城南魚鋪,沒收人家所有財產。”

“康歷十年三月,判天元賭坊劉大有殺人案,收了三百兩銀子,便改了卷宗,屈打成招,將人一家活活逼死。”

“康歷十年,端午,你收了劉大有三支銀粽子,中秋,你收了一千兩的月餅,立冬,蘇記牙行送你三百兩,美其名曰雪中送炭,大寒,安盛酒樓,送你一千兩,第二年開春,這城南大大小小的鋪子,你以交稅為由,強行徵收,多收三千兩銀子。”

“康歷十一年,你故技重施,逢年過節,大大小小的鋪子,都得為你獻上禮物,那些做小生意的升斗小民,稅務繁重,本來就難以負擔下去,你如此一來,便是斷了他們活路。”

“康歷十二年,開春,天元賭坊與盛行賭坊開戰,當街鬥毆,你不管不問,事後找兩家競拍,誰人錢多誰便贏官司,結果,盛行賭坊老闆被你逼死,各個商行,平均每月至少要上繳三百兩銀子。”

……

越聽,方大浩越是冷汗涔涔,這也太詳細了。

他知道這次,自己必定是完蛋了。

大渝雖然懲治貪官力度不強,可自己這種貪法,怕是也得落個砍頭的下場。

衙門大門大開,外面圍觀的百姓也清清楚楚的聽到裡面的聲音。

聽到唐老念及那些商戶,有些小販委屈的落下淚來。

他們每日也賺不了幾兩碎銀,被如此盤剝,過的甚至不如貧民窟那些人,當真是死的想法都有了。

“如此,你還有話要說嗎?”

唐老依舊雲淡風輕的背著手,他的笑容慈祥,可眼皮耷拉著,裡面蘊含無盡怒火。

方大浩嚇的差點沒尿出來,他故作鎮定的抹掉額頭上的冷汗:“御史大人,凡事,得講個證據,證據呢?”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你雖然不是知府,但貪的,已有十萬兩銀子。”

唐老捋著鬍鬚,耷拉的眼皮飽含殺意:“我已派人抄了你的家,你的書房下,有個密室。”

這下,方大浩知道,徹底完了。

若是自己認罪態度好,還能保下一家老小,若是自己負隅頑抗……

呃,這個錦衣衛,貌似有些修為,怕是不能頑抗,若是頑抗,怕是一家都得連坐。

他慌忙的從太師椅滾下來,跪地磕頭:“求大人開恩,小人也是一時被矇蔽雙眼,起了貪念,求大人手下留情啊!”

“一時?你都貪了三年了。”

唐老笑著搖頭,彎腰撿起地上的令箭:“你看,這令箭,多麼的紅,怕是這城南百姓血所染吧?”

方大浩又哆嗦一下,自知神仙也救不了自己了。

“對了,你說矇蔽,那是何人矇蔽了你的雙眼呢?”

唐老意味深長的笑著,轉身坐上太師椅,拿起驚堂木砸下:“本官乃都察院左都御史唐尋章,從現在起,城南衙門所有人等,歸我調配,若有不從,視為方大浩同黨,後果自負。”

他在金陵幾個月,都沒發出一點訊息,都是派人前去打探這金陵官員到底是何作為。

這些人,沆瀣一氣,從上到下,沒有一個好鳥,金陵近年來一點發展都沒有,都是這些貪官作祟。

上到金陵府尹,下到地方小官,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是冤枉的,蒐集而來的訊息,罄竹難書。

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訊息,陛下十分討厭商人,便可著勁的逮著商人坑,所貪的,大多都是商販,他們以為,這樣便可減輕罪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都察院左都御史查案的訊息不脛而走,金陵所有大大小小官員如坐針氈,有些嚴重的,甚至已經畏罪自殺,至於金陵府尹,連忙坐上轎子,轎伕一路狂奔朝著城南衙門趕來。

“來啊,摘了他的官帽,脫了他的官袍。”

唐老嘖嘖搖頭:“這身鵪鶉綠袍,你穿的,太醜了。”

人群中,已經有人叫好了。

很快,那些皂吏褪去方大浩的官服,拿來枷鎖,替其戴上。

這種處理官員的案件,大多需要大理寺審理,都察院要做的,就是蒐集證據,然後上報。

而地方官員發生大規模貪汙案,都需要戴上枷鎖,進京接受審判。

沈黎確定是誤判後,唐尋章拿著改寫的報備文書,微笑著捋須,看向方大浩:“我想,你也沒膽子一個人改報備文書吧?”

方大浩冷汗直流,一五一十的說出實情,並將每年上貢的銀兩一一報來,正巧金陵府尹下了轎子聽到,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