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扼殺還是窒息(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羅琿與高天睛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學生,不同的是,羅琿留校讀了研究生,而他大學畢業後直接到了省公安刑警大隊做了一名刑偵人員。自從羅琿出版了“中國的法律現狀與憂慮”一書後,在司法界就小有名氣。相比而言,他卻默默無聞。

法醫檢驗中心佔地1000平方米,去年5月份建成投用,共5個解剖室、7個解剖臺,供全市各分局40多名法醫使用,如有命案發生,法醫們就要在這裡忙碌。

走進大門後,裡面分工作區和辦公區,工作區只供屍體運送,辦公區是平常法醫們辦公的地方。沈淵本科生在浙江大學讀的專業是植物學,碩士生讀的是法醫昆蟲學,實驗內容做的最多就是用各種辦法弄死老鼠,然後放野外或室內不同位置或不同溫度下觀察昆蟲的聚集,產卵、成蟲,從未親手接觸過人的屍體,更未說在人的屍體上收集昆蟲瞭解案情。偶爾會跟隨到法醫鑑定中心的臨床法醫到野外觀察屍體上的昆蟲。不過,這不妨妨礙他對法醫的愛好和鑽研。他從小喜歡看各種破案的故事,對收集罪證推算案由不但興趣濃厚且有強烈的好奇心。

走上樓梯經過運屍體的通道,沈淵的心稍稍得緊張了一下。但走入辦公區後,心情隨之變得坦然。辦公區裡光線充足,沒有福爾馬林的異味和血腥味,從辦公室的監控中能實時看到解剖室的情況。劉志偉說,只要解剖室正在使用,室內的監控會根據人像移動自動錄影,記錄下法醫解剖的整個過程。

經過一個風淋室後,就是兩間解剖室。解剖臺分成上下兩層,上面一層有許多小圓孔。解剖過程中掉落的人體組織可以透過小孔落到下面一層,以免干擾法醫的工作。水龍頭上掛著的透明塑料管,既可以沖水用於清洗屍體,也可以負壓吸引,吸走解剖臺上的汙水。解剖臺下還有一個粉碎機,可以將解剖產生的碎屑粉碎,防止堵塞下水道。解剖產生的廢水透過淨化排出,不會對附近的環境造成汙染。

一具女屍從冰庫裡移出來擺放在解剖臺上。不用說,豐滿的**,雪白的大腿,任何男人瞧上一眼都會產生一種觸電般的生理感覺。

從現場照片看,被害者遇害時穿著米黃色長睡衣,衣服的前襟豁開,**外露。衣服下襬翻卷了起來,靠在一條鋁合金的推拉門邊。丁威說道,死者是被扼殺致死的,死亡的最終地點為出客廳的大門旁邊。

丁威介紹道,現場除收集到一張書店開的法律書的收款條之外,還有一個百貨公司的紙袋。紙袋裡面裝著未曾用過的新尼龍繩,尼龍繩是被封在塑料袋內塞在紙袋中的,未曾開封。紙袋旁為一個購物塑料袋,塑料袋內沒有任何留下任何異常物品。現場所有物品上可能會留下兇手指印的地方,都被兇手精心地擦試乾淨。被害者**未檢出有侵入者的印跡。死者身上所帶項鍊、手飾、耳環,包括家裡的存摺、銀行卡、萬多塊的現金都原樣未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茶几桌角無破損,客廳其它物件擺放整齊,沒有動過的痕跡。從茶几上收集到兩根短髮,經過檢驗線粒體DNA,都符合於阿霜的DNA序列特徵。其它房間找到了幾枚不屬於阿霜的指紋,但對案情認定毫無價值。從現場查到的跡象表明,兇手僅到過客廳,沒有進過其它房間或上過二樓。

客廳裡茶几上的紫砂陶茶具歪倒在茶几桌面上,茶几稍稍往前移動了一些位置。說明在茶几附近,兇手與被害者生前有過肢體接觸,程度不是很激烈。

屍體處於腫脹期。在死者眼部上,顯然在下眼瞼的裡面有出血的斑點:這是頸部受壓的跡象。出血的斑點為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受壓破裂形成。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將心臟中攜帶氧氣的血液壓出,進入毛細血管。在毛細血管處,血液釋放氧氣給組織後回入靜脈,再被送到心臟。如果有壓力作用於頸部,靜脈中的血液會倒流入組織,脆弱的毛細血管會引起破裂。破壞動脈需要0~5千克的力量,而對於靜脈只需要.5~千克的力量。

驗屍記錄寫的是眼瞼部毛細血管充血。沈淵說這是一個毛細血管破裂的溢血斑點,並非劉志偉所認為的毛細血管充血。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血管充盈是死後發生,而皮下出血是血液跑出血管外。這是很容易辨別的,因為只有活人才會出現皮下出血。死者應當是在一極短的時間內被勒死。”劉志偉的語氣顯然流露出對沈淵的說法有些不屑的成分。

“在他殺勒死的案例中,受害者受到攻擊至喪失意識之間要經過多長時間及在意識喪失到死亡之間又要多長時間,至今仍是病理學家難以回答的問題,你根據什麼能得出極短時間內被害者就被掐死了呢?”沈淵反問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