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上意難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離開戶部,高垣又進了督察院,寒暄幾句說出來意,要檢視前幾年戶部銀庫存銀清單。

值院副使令人去翻案卷,閒談時神色不無擔憂,高垣看在眼中索性把話挑明:“大人,路上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如實上奏,最後還是覺得不能犯欺君罔上之罪,戶部存銀與賬冊不符,遲早要暴露,就算查庫的官員都沉默,以後也會讓陛下知道,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國王年老,以後不論是誰繼位,都曾借過銀子,銀庫的事何須再查,督察副使額頭滲出冷汗,今日看似不得罪,他年準保掉腦袋,如此淺顯的道理,如無高垣暗示,不知何時才能悟出來。

“高校尉,王子郡主借銀未還,有借條在,犯錯而無罪,人人如此,陛下也不會重責。戶部無旨出銀,查庫御史知情不報,追究起來皆有過錯,郡主分理督察院已經兩年,孰輕孰重還望三思而行。”

“多謝大人教誨,高垣奉旨查庫,如實上奏存銀數目即可交差,其中利害經過非我職責所及。”

給清單蓋上督察院大印,高垣和高林各自揣進懷中,告別臉色難看的副使,兩人帶禁衛去了酒樓。

樓上雅間價格太貴,高垣沒那麼多銀子,給禁衛的弟兄道聲歉,在一樓要了幾張桌子,他和高林兩人一桌坐在角落。

“高校尉,事關郡主,你真要如實上奏?”高垣只是點點頭,高林抓起雞腿啃了幾口,自顧自往下說:“吃完飯就進宮去,早些報給陛下,免得有人鑽空子。”

“鑽什麼空子?”

“你想啊,在戶部拒收銀票,訊息怕已傳到各府,人家手快些把銀子還了,上奏時說對不住數,到頭會不會讓人反咬一口。”

高垣一想真有此可能,仔細一想又笑了:“所以你讓我趁早把賬封了,就是防備有人使壞吧。”高林乾笑兩聲,扔下雞腿豎起大拇指:“你路上也想到了,去督察院蓋印,嘿嘿。”

“小心些好,還不還其實無所謂,我們查庫今天結束,真要還了也有說辭,是這兩日的事,不怕誰藉機生事。”

讓禁衛護送高林進宮,高垣離開酒樓後回了小院,去督察院,沒高林吹捧得那麼高明有遠見,就是故意表明態度,讓督察院將訊息傳給獨孤英,以後怎麼應付,他管不了也沒法管。

小院,無人來訪,沒出現預想中求情的場面,修煉之餘,高垣到接客廳叫來管家,詢問幾家公侯郡主府內情形,管家不知他為何突然關心起閒事來,一五一十將所知說出,其間不乏道聽途說的奇談怪事,高垣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插幾句話,卻是探究其中細節。

又到朝會日,高垣到時宮門尚未開啟,百官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他像往常一樣在遠處停下步,與當值的禁衛軍官閒聊,所問所答無非營中瑣事,卻正因如此,從來無人過來打擾,眾目睽睽之下,大臣們不想落個打探禁衛軍情的惡名。

人群中,戶部大臣和督察使老臉上滿是疲憊睏倦之色,如在青樓整夜鏖戰方下戰場,不時看向遠處高垣的背影,終究沒有走過去。

鐘聲響起宮門緩緩開啟,高垣待門前大臣們進去的差不多了,才朝當值的軍官道聲謝快步進門,獨孤英故意拉在後面,想叮囑高垣幾句話,不料遠處有人喊他過去,看去是個太監,有內臣在場諸多不便,遠遠瞪他一眼悻悻而去。

“高校尉,別罵我搶功,實在沒想到陛下會突然問起查庫的事,沒辦法,我只好將實情稟報,要不今天你如實上奏,我就會犯欺君之罪。”

“陛下怎麼說?”高垣心中暗罵你要不是搶功才怪,老國王處理政務時你沒資格伺候,除此之外就留在梅林修煉,怎會突然問起查庫的事。“一會要進殿交旨,自然就知道聖意,不在乎一時半刻。”高林答非所問,避開了會洩密的詢問,高垣朝他笑笑轉道去梅林接駕。

“站好了,給我記住,以後對高校尉要恭恭敬敬。”

身後傳來高林訓斥太監的聲音,高垣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比起這個小太監來,他在為人處事之道上還差得遠,方才在太監們面前隨口詢問,現在想來都想自抽嘴巴,當眾打探聖意,可笑又愚蠢。

沒入班上朝的資格,高垣老老實實在殿外等候,等高林出殿宣召,他跟著進了大殿,跪拜後雙手捧起查庫清單,高林接過躡手躡腳走上去,放到老國王身前桌案上,彎腰退下在牆腳伺候。

“破軍校尉,你奉旨辦差,就拿張清單來向孤交旨?”

老國王早知查庫實情,卻沒想到高垣只呈上幾頁清單,上面還少了戶部蓋印,說是疏忽又不大像,能去督察院蓋印,怎會忘記近在眼前的戶部,將清單放下後望著仍跪在地上的高垣。

“陛下,清單上存銀數和欠銀數臣都寫得明白,所欠銀兩去向附有清單,陛下日理萬機,臣不敢多言勞煩。”

脫去沒奏本的罪責外,還變相恭維國王勤於政務,獨孤英真想過去踢高垣幾腳,什麼時候學會說巴結話了!

“起身回話。”

“謝陛下。”

高垣起身站好,老國王讚賞地笑道:“將校臨陣殺敵,戰機稍縱即逝,哪有時間說廢話,清單一目瞭然,做得好。不過孤不明白,為何戶部未曾蓋印,可是有人推諉阻撓?”

“回稟陛下,督察院和戶部都極為配合,之所以未蓋戶部大印,是因為臣當時心中遊移不定。”

“孤明白了,你且退下,別出殿,站到武將班尾去。”

三名大員才有入班朝會的資格,校尉不過五品官,國王讓高垣排進武將班尾,心思活絡的大臣很快就反應過來,差事辦得好,破例享受皇家賜予的榮光。

“清輝郡主,你開府不過兩年,就從戶部借出銀兩八百多萬,能告訴孤,是否郡主的俸祿不夠花?”

“陛下,臣享受親王雙俸,足夠日常所用。無奈翠華宮景象日漸頹敗,太子觸景生情每每垂淚,臣為人女,不忍慈父傷悲,是以盡心修繕,而臣無尺寸封土分毫歲貢,唯有違規從戶部借銀,請陛下懲處。”

“是出於孝心,還是崇尚繁華,孤自有決斷,你且歸班。至於太子,孤所深知,滿朝文武有目共睹,翠華宮殿成群,維護修繕所費不少,太子監國理政,借條就是諭旨,其情可憫無錯可究。”

“英王,戶部借銀數額以你最多,錢花到了何處去?”

英王出班跪下:“兒臣封地旱澇連年,非但無歲貢,還得撥銀賑災,是以從戶部多借銀兩,未曾請旨是兒臣有錯,請父王治罪。”

“救濟災民,好一個仁慈的王子,治罪,治你何罪?跪著慢慢想吧。”

“兒臣遵旨。”英王獨孤星跪在地上不敢起來,老國王看向了睿王獨孤潤:“睿王,你所借銀兩與英王幾不相上下,他替孤分憂拿去賑濟災民,你有何話說?”

“父王,賑災是花去不少銀兩,但兒臣所借還另有用處。”睿王跪下後臉無懼色,不慌不忙上奏:“各府各城皆設有官學,但偏遠鄉野窮家子女無人教授無書可讀,兒臣前些年未曾分有差事,聘人編撰刻印書冊,無償送於窮苦人家。”

“哦,教化萬民乃強國之策,看來你也無錯了,跪著吧。”

兩名王子跪在地上,老國王話音明顯不悅,督察使和戶部大臣不等詢問就出班跪倒請罪,不同的是王子不時會抬頭偷瞄幾眼國王神色,兩位大臣頭垂到了地上。

“有誰要為兩位大臣求情,不管對錯只管說,孤不怪罪,若說得合情合理,孤還有重賞。”

文武百官全低下了頭,沒有旨意就將鉅額庫銀借出去,按律當照監守自盜論罪,督察院知情不報幫著遮掩,按律當照結黨欺君論罪,所犯皆是死罪。王子已當眾承認借銀屬實,縱然想說情也不知從何處開口,心裡只能暗自同情,如處在其位,跪地的人就該是自家了。

“沒有人求情?呵呵,一個豁出命把銀兩借出去,一個不要命幫著遮掩,銀子進了別人家,自己卻要受處罰,竟然無一人說半句好話,唉,你倆可曾想過會有此結局?”

督察使和戶部大臣跪地的身軀顫動,上朝前就知道會有此局面,真變成事實心中仍覺得無限悲涼,事到如今唯有一死,只盼皇家不累及家人,可希望太渺茫,鉅額庫銀大概要以家底來補償,想到抄家之刑兩人幾乎軟癱在地。

兔死狐悲,滿朝文武心情複雜,攀龍附鳳固然能求得富貴榮華,但到了如今這樣的時刻,無一例外全成替罪羊,國王斷不會拿王子郡主開刀,降低爵位剝奪封地就是最重的處罰,可督察使和戶部大臣,京都顯赫多年的權貴,自己送命連家人都難保全。

“王子郡主仗勢借銀,若不給則災禍隨之而來,人誰不怕死誰不惜命,於法不合其情可憐。你們都是老臣,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孤不忍治以欺君之罪,但國庫銀兩又不得不追回,將功補過,限三月之內追回所有欠銀,起身歸班吧。”

“謝陛下不殺之恩。”

處罰之輕出乎所有人預料,有人暗悔方才未出班求情,有人僥倖未予深究,有人愁眉苦臉不知從何處籌銀還賬,一時間大家目光全聚集在英王和睿王身上,也有人偷瞄幾眼清輝郡主,想從老國王處置三人中看出些未來的局勢。

“英王,你借銀賑災,不請旨就自行其事,救災如救火,孤不深究了,深究起來,國法縱饒家法難逃一死。去歲今年,你先後以封地官員勸民農桑成效顯著為由,向孤舉薦三人應破格任用,孤沒記錯吧,旱澇連年農桑顯著,你不覺得有些荒謬嗎?”

“兒臣治罪,請父王嚴懲。”

“封地災禍連年,惹來天災是無德,辨不清官吏哄騙,御下無方是無能,無德無能何以牧民!擬旨:收回英王封地,交還所屬郡,民部揀選能臣治理。所欠戶部銀兩,連本帶息逐年從親王俸祿中扣減。”

“父王——”

“居家是父子,在朝為君臣。因爾等之故,孤已數度法外開恩,再敢祈求非分之福,休怪孤不念父子之情,退下!”

英王心中羞憤,垂頭喪氣回到朝班,太子眼神複雜,看眼他暗自嘆息。

“擬旨:睿王有志於學,特免去分理刑部之職,在家著書立說一展其長。所欠戶部銀兩,連本帶息從其封地歲入扣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謝陛下恩典。”

睿王臉色蒼白,謝恩後退回朝班,處罰看似比英王輕,實際上卻剝奪了參政權柄。

“擬旨:清輝郡主從戶部借銀修繕宮殿,不無崇尚繁華之嫌,念其年幼從輕發落,剝奪額外所賜親王俸祿。所欠戶部銀兩,無封地歲入亦是實情,由內府撥銀代為償付。”

“臣謝恩。”

獨孤英噘著嘴謝過恩,俸祿少了一半,又沒討要來封地,就落了個欠賬不用自家還的好處,仔細算來又吃了虧。

“其餘各家所欠銀兩,三月內歸還不計利息,如暫時無還銀之力,依英王睿王例處置,戶部和督察院須嚴加追討。今後戶部再敢無旨借銀從嚴懲處:萬兩殺司庫郎中十萬兩大臣亦斬。督察院監察御史如敢徇私包庇,監禁終身罰做苦役。”

高垣站在武將班尾,聽過國王處置欠銀之事,別人不關心,以後堅決不要獨孤英的銀子,一下子收入少一半,怕是都不夠她自己花。

“破軍校尉高垣等三人,不畏權勢不貪錢財,如不重賞何以激濁揚清,各賞黃金三百兩,軍政部、督察院和內府府詳議升遷職位。”

朝會散後梅林深處,老國王笑問:“英兒也借了不少銀子,你如實上奏,就不怕她生氣嗎?”高垣愣在當場,不知該如何回答,老國王微微一笑:“不用回答了,孤已經知道答案。”

“陪孤在梅林試招半年多,不曾將訊息透露於任一人知悉,心有疑惑從不做無謂的探究,如非心機單純就是城府太深。呵呵,有些事會惹得英兒生氣,但孤相信你願意為她去死。”

“陛下——”

“你別問孤也不說,這半年權作師徒相處,呵呵,孤自問不比華自飛差,將來你見了他,一切都會明白,早知道有害無益。回去吧,把黃金乖乖交給英兒,呵呵,要不她真會生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