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繼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尤其是韋太后,作為太上皇的生母,她自然瞭解太上皇的為人、個性,出於對水靈當初保護她的感激和對水靈的愛護,她常常在太上皇跟前為水靈說項。

現在,沒有了兩宮太後及老臣們的保護和幫助,皇后虞水靈不得不直面那些守舊和偏安的勢力,憑一已之力與他們直接對壘,保護信重之臣,她的壓力驟然增大。

天子周復本性善良,十分重感情,而且過於念舊,更主要的是缺少對政治的敏感和洞察力。在任用大臣方面,他就出了不小的問題,過於重用自己當皇子的舊人:龍大淵和曾覿。

此二人都是卑劣小人,平時靠著察言觀色,討得了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周復歡心。他們長期追隨太子,和周復關係密切,太子對他們比其他朝臣更為信任,遂重用他們以作為自己的耳目。

虞水靈嫁入太**之後,他們又拚命的討皇太子妃的歡心,但虞水靈卻不是周復,很快就現這兩人不學無術、見識淺薄,根本不是好人,習慣於欺上瞞下,甚至為了討好她欺負原太子的兩位側妃,在宮中製造不和,人品都不怎麼樣。xち提ち供她提醒太子周復注意,但太子根本沒往心裡去。

等天子登基之後,出於自身的喜好,授予這二人高官,可他們一上任就仗著皇帝的恩寵胡作非為。結果,不止是支援天子的臣子們反對,就連不贊成天子施政的大臣也反對他們留任。

最後,天子周復被迫把他倆外放出去,不久他們又違反朝廷的規定,收受賄賂,違反了國法,無法再保護他們的天子,不得不免去了他們的官職。

這件事,使得很多大臣都不再信任天子識人的本領,也不再相信天子平衡朝廷的權力之爭的能力,沒有了天子的幫助,獨立應付朝爭的皇后虞水靈就更加勞累。

因為在臨安之戰受傷之後不得養息,水靈的身體一直就不是很健康,在後來更是開始出現比較麻煩的問題。

可為了保證改革的繼續進行,為了不讓更多的忠良之臣受到不應有的不公平對待,已經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皇后,還得堅持著管理朝政,與那些守舊之臣和儒臣們較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了更好的完成復興計劃,水靈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隨心所欲的任性丫頭,甚至必須將委屈和不甘全都自己強忍,永遠以寬和、賢良去應對臣子,應對那些無理的指責甚至是羞辱,永遠以微笑和平心靜氣讓自己的親人放心。

小皇子周惇或許是因為母親虞水靈生他的時候身體虛弱的原故,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常常生病。

到了隆興三年,為了讓愛子能夠好起來,按大宋歷來的傳統,當今天子周復徵求過太上皇夫婦的同意之後,讓剛剛四歲的周惇拜長風道長為師,並將他送到顯慶觀養育。

漸漸的,大家現周惇越大,長的就越像他的外祖父虞允文。可隨著周惇的成長,那性格卻是越來越調皮的讓人受不了,幾乎所有見過當年的虞水靈的人,都認為他的個性簡直是當年那個囂張、調皮的虞氏小小姐的翻板,只是更加的聰明,更討人喜歡。

這個喜歡搗蛋、卻又十分會討人歡心的小家夥,現在成了皇室裡最受歡迎的一個,無論是太上皇還是兩宮皇太後,都特別喜歡他,常常把他從顯慶觀裡接回來。

也許是得到了太多的寵愛和嬌縱,周惇雖然沒有那些出身高貴的紈絝子弟的毛病,但卻十分的任性,往往是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什麼規據對他都沒用。

雖然周惇七歲之後進學,也跟著一大批教育皇家宗室的儒家大師學習治國和。但長風道長和皇后都認為光跟著這些儒家士人學沒什麼實用,所以,常常會請一些在一般士林人眼中看不上,卻又有真才實學的人來教授周惇和他的師兄弟們,皇后和少王妃虞景兒也常常抽時間來教育長風道長的弟子們。

虞景兒所生的兩個兒子嶽義康和嶽義靖比周惇小兩歲,也拜長風道長為師,與周惇相伴長大。

由於從小和外祖父嶽帥一家較為親近,還有恩師長風道長和周圍人的影響,周惇從開始懂事時起,對那些喜歡摘章尋典、無事生非的儒臣就沒什麼好感。

尤其是看到為了大宋任勞任怨的母后,常常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被那些老古板指摘,周惇就十分的氣憤,動不動和他們吵架。長大一點,還常搞出一些惡作劇來為母后出氣。

可有太上皇周構和太上皇後吳氏的保護,被周惇整了的臣子也拿他沒辦法,只能自認倒黴、晦氣。

結果,在天子周復之子的繼位問題上,朝廷中的對立十分嚴重。

天子周復共有三子,除了靖安貴妃**所生的長子周適、皇后所生的周惇,還有康妃葉氏在隆興七年所生的第三子周平。

此三子中,周平年紀尚幼、身體也不是很好,出身又沒什麼優勢,基本沒有繼位的可能。

對於都有可能繼承天子之位的皇長子周適及皇次子周惇,大臣們都有自己的意見,而且難予調和。

絕大多數文臣支援現已經被封為肅郡王,個性溫和、喜好,很有修養的皇長子周適。再加上周適於大宋隆興八年娶妃杜氏後,在隆興十一年生皇長孫。皇家有後,自然是舉國慶賀,天子為自己的長孫取名周文,並特賜封邑百戶,也使得周適更有了繼位的可能性。

幾乎是全部武臣和少部分文臣,還有大部分皇室、宗室、外戚成員都支援少皇子周惇。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皇后所生的嫡子,更主要的是,士林人士掌控朝政,只有皇后能與他們分庭抗禮。如果繼位的是周適,不少人都擔心皇帝會被士林架空。

民間的態度倒是非常統一,兩名皇子的為人和學識究竟如何,反正大家也不知道,但衝著忠義郡王虞允文和賢德的皇后虞水靈這對名傳天下的父女,百姓們都支援小皇子周惇繼位。

天子周復被臣子們的對立給搞的很是無奈,他一直希望能立次子周惇,既是出於對愛妻的感情,也是因為周惇的確是果斷幹練、文武雙全,他繼位可以保證改革的繼續進行,也能使大宋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