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遠遠不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鶻為大金屬臣,現在居然遣使大宋請求內附,也可以說是背叛了大金,如果大宋現在還沒有與金翻臉的準備,絕不敢輕易接受回鶻的內附。靖康之前的前車之鑑,不少人還記憶尤新。

回鶻請求內附的訊息,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大宋朝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對於是不是該接受回鶻內附,朝中吵成了一團。大部分臣子反對接受回鶻內附,認為此時接受回鶻內附,就如同當年張覺內附一樣,會招來一場新的戰爭;但不少新銳臣子則是贊成接受,因為大宋如今國勢強盛,已經有的接受外族內附的底氣,如果拒絕,會冷了周邊部族嚮往大宋之心。

對朝中的爭執,周復又用了老辦法,讓大家把各自的意見寫成奏章,一起上交,他看完大家的全部意見之後,再做定論。

大宋朝廷在為接不接受回鶻內附爭吵,這個時候的大金卻在折騰。幹什麼呢?遷都!

到大宋隆興二十三年初,大金中都大興府、也就是原幽雲燕京的擴建已經完成,由於迪古乃的強制遷移,大興府人口從三十多萬猛增至百萬,再加上它的水陸交通達,已經成為了大金新的經濟中心。

新都終於修建完成,金主迪古乃一道旨意:都城南遷!下令削掉上京之稱,改稱其為會寧府,有再敢稱它為國都者以違制論處。而且,所有的人都必須南遷,無一例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新修建的大興府有點不對勁兒,好象新城、主要是皇宮修在了絕地上。提出這個意見的是譚王、同判大宗正事完顏按荅海,為了證明他的說法,還特地提前派人到大興府的新城檢查了陰陽風水,據說是動用了數十名風水先生,花費了數萬兩銀子。

這要是在大宋,負責營建的人就是死路一條,搞不好就得連累家族。

可惜,這位完顏按荅海的功夫白做了,金主迪古乃一句話,不只是他,連大宋天子周復聽了之後,都沒話說了:國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益?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說白一些,就是國家的氣運,和地的好壞沒有關係;桀紂居處好地也沒用,堯舜住的地方,根本就不需要管地的好壞。

不怕風水也不怕鬼神的迪古乃為了把事作絕,又命人把包括金太祖在內的金朝“始祖以下十帝陵”盡數內遷到燕京大房山營,並派人盡毀上京宮室和大族豪宅,乾脆一把火將上京燒得毫毛不剩,還讓人硬把上京犁成了田地。

這樣一來,就把那些宗室貴族回老家的念頭全然斷絕了,不得不哭哭啼啼地跟他到燕京城來。

燒了舊都?還掘了自家的祖墳?這迪古乃臉袋是有病吧?這是訊息傳到大宋之後,大宋君臣們出現在頭腦裡的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就是:這麼折騰,整個是在抄絕戶墳,難道就沒有人反對嗎?

誰還敢反對他?不想要自己的腦袋,也得為自己的家庭和整個家族,甚至是舊友舊戚們想想吧!漢人皇帝殺人九族就算是多的了,迪古乃可是連十族都不止,完顏活裡甲和完顏耶魯在謀反案裡算幾族?反正,敢於進諫的臣子們的膽子,都已經被他給殺沒了。

從來都是自覺自己已經是中原之主的金主迪古乃,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統性,特地下了:《遷都燕京改元詔》——改元“正隆”。

之前,大金是沒什麼禮儀規據的,為了表示自己的權威和武功,在身邊近臣的建議下,金主迪古乃特地搞了個最宏大、最富麗堂皇的入城式。

按照要求,所有中都大興府的居民都必須出來,排列在街道的兩邊,跪迎皇帝、皇后到來。

最前面是八節、三千六百多名騎兵排列的儀仗隊,然後是打著旗子的引導隊,其後是諸皇室貴戚、文武官員。在隊伍的中間,是由八百多名近侍牽引的皇帝和皇后御駕,金主迪古乃和皇后徒單氏都穿著金碧輝煌的全套冠冕,端坐於其上。帝后的御駕後面,是近萬名“黃麾杖“儀仗隊。如此佇列,足足排出了十幾公裡。

志得意滿的金主迪古乃完成了遷都壯舉之後,還接受了眾臣給他上的尊號:聖文神武皇帝。

可再下一步迪古乃的做法就有點兒不像話了,他設立了“宣徽院“,那位最得他信賴的商人何文勝因為在修建新宮和遷都時的籌劃之功,自然成為了宣徽院的第一任院正:職務是伺候皇帝吃喝拉撒睡。

要說歷朝歷代為皇帝服務的機構都不小,但也從沒象大金這樣比朝廷還大,不加上各處的宮女、內侍和工匠,光各級官員和辦事人員就有萬多人,遠遠過了朝廷的設定。

光一個服侍皇帝的機構就搞得這麼大,簡直就是給佞臣和近侍們提供弄權的機會。

當然,現在迪古乃還精明的很,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摸老虎的屁股,可這不代表今後沒人敢這樣做。再說了,有了這位靠拍他馬屁就當了高官的何文勝,這弄權和折騰大金的可能性,想想也知道……

這個時候的大宋天子周復可沒心思和金主迪古乃比賽什麼“聖文神武”!從周復登基、乃至成為皇太子以來,這還是他最難過的時候。

原因是,沒有花上一個月,行動迅的刑部就已經秘密送上了奏章:韓節一案查清,喬月山所言的確屬實,蘄郡王韓節為一時之氣,威逼地方官員構陷他人,現已致死五人,喬月山的岳母吳夫人也在得知女兒自盡後,在縣衙門口憤而自殺,屍體被丟在了亂墳崗裡。

吳、喬兩家,除了被“休”回孃家的吳少夫人,就只有吳海天和喬月山被關押在獄中;吳海天由於受刑過重已經傷殘,現在也只餘下了一口氣而已。

監察臺和傾天網所查實的情況,與刑部基本一致!

翻看著這幾份奏章和隨附的證據、案卷,天子周復的手都在打抖,如果說之前他還有一點兒僥倖的想法,現在已經被擊的粉碎:為了一個女人、一口氣,韓節居然能送掉五條人命,兩個家庭已經是家毀人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