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稱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守成只管說,歐陽亮卻是一聲不吭,只顧走路。

到了御書房,諸臣行禮已畢,天子周復看著歐陽亮問道:“歐陽愛卿,原本朕也聽說過閣下的規據嚴酷,還沒當回事。卻沒想到,連朕和皇后也被你的規據給擋了駕,還真的很厲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守成看皇帝的臉色不是很好,歐陽亮卻還是一言不,心中不安。他在來的路上雖然責怪歐陽亮,但主要還是為他擔心。畢竟大宋的駙馬不得從政是老規據,他們已經被困住了數十年,那種無所事事的苦痛,可以說是刻骨銘心。在陛下的堅持下,兩人總算有了出仕的機會,自然十分珍惜。

王守成和歐陽亮關係一直不錯,擔心素來直率的過了頭的歐陽亮激怒了皇帝,立刻出言解釋:“陛下,歐陽學正所為也只是為了保住機密,並非是針對陛下。”

“這件事本就是陛下的錯。事先不通知也就算了,居然還帶何月和冷可玲同行。她們二人,一個只是貴婦,並非我大宋主管軍事的官員或軍中將領;另一個卻是沒有身份的普通女子。此二人都屬於不得入內之人,陛下攜她們同行,就算事先打了招呼,臣也不會允許陛下入內。”

還沒等周復回話,歐陽亮已經開了口,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哭笑不得,先把皇帝批了一通,然後又把王守成的好心給抹了:“王學正,陛下不是在生氣,不用你解勸,你的好心白費了。”

聽了歐陽亮的話,不只旁觀的幾名官員和宮女、內侍們目瞪口呆,連周復都是哭笑不得:“歐陽卿家,你可真是個‘強項令’!不只不給朕留個面子,還把朕給批了一通,你行!”

“太上皇吩咐過要臣等盡心盡力協助陛下,臣不敢違背太上皇的旨意。”歐陽亮還是面無表情,只是簡潔的回答了一句。

“行!朕是服了你了。難怪二姐叫你‘拗相公’,你還真是根硬木頭。”周復暗地裡松了口氣:歐陽亮還不知道,冷可玲的真名叫“耶律可玲”,是故遼耶律氏的人質。如果知道了,只怕更不會給皇帝面子,肯定會把他好一通狂批。

幸好!幸好!

難得任性的天子也在叫僥倖,也不知道歐陽亮知道了會不會得意死。

“這工場的規據就不用改了,制定的很好!為了保住這些事關國家存亡的機密,多嚴酷的規則都是應該的。朕說過,凡是有利於國家之事,朕絕對支援。”周復給此事下了個定論,然後看向諸臣工:“朕今天請諸位臣工前來,是想詢問一下軍備和武器的技術進展,尤其是火器的情況,以便下一步朝廷的舉措。”

一名兵部主事上前行禮,然後提了個建議:“陛下,這軍備和武器十分繁雜,一時也無法說清,臣等回去之後,將現有的明細書冊送上一份給陛下,更方便陛下全面瞭解現狀。”

“有道理,既然如此,你們就把明細冊送一份上來。”周復點頭同意,然後又轉向兩位姐夫:“自從臨安公學院設立,這火器的設計和製造就全部歸了你們臨安公學院。不知兩位是給朕一個明細冊、還是大概介紹一下?”

“陛下,這火器的配製我等也如兵部諸位大人一樣,給陛下一份明細冊。至於製作,因其十分的繁雜,陛下如果真的要知道,只怕得到現場去看一下。火器工場離京師有半天的路程,當天是回不來的。除陛下外,皇后……”王守成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現場實在是太過危險,皇后還是不要同行的好。”

“朕贊成,朕也不想皇后冒險。”王守成聽到周復如此說,自然高興,可臉還沒笑開,周復下句話卻撥了他一頭的冷水:“但朕也說服不了皇后,王學正是不是親自去勸一下?”

看著大姐夫一臉的衰樣兒,周復也不再為難他:“既然我們都勸不了皇后,還是讓她一起去吧。朕自會事先與其說好,絕不會讓她違反工場的規據,任性而為。皇后也是明理之人,不會惹事的。”

王守成心裡暗暗叫苦,心說我不是怕皇后惹事,而是怕諫官們知道了惹麻煩,卻是無法說服皇帝和皇后,只能咬牙強忍。

沒過幾天,性急的天子周復帶上皇后,由臨安公學院學正王守成陪同,前往離臨安最近的一處火器工場視察。臨安公學院副學正歐陽亮已經先行一步,去火器工場準備了。王守成介紹,歐陽亮並非技術人員,但卻長於管理,現在臨安公學院下屬的工場皆由他打理,比起以前管理可是嚴格多了。

走了快有半天,前面出現了一座高山,山前還駐有一個禁軍的軍營。

帝后正在驚訝,王守成指著高山介紹:“這是高錦山,佔地近百里,工場就在它最長的一條山谷裡。”

看到帝后不明所以的表情,王守成笑著解釋:“軍營駐在山谷正面入口的方法,還是歐陽想出來的。他覺得反正禁軍所駐之地都會設立禁區,不如軍營就設在入口處,讓那些探子們沒辦法接近。至於駐紮的禁軍,非工場的守衛不得入內。”

“二姐夫還真厲害呢,這種絕招都想的出來。”馬憶靈稱讚了一句,想起上次狼狽而歸的情景,不覺好笑。

“娘娘您不知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王守成唉聲嘆氣的回答。天子周復在家中從不喜歡別人太過多禮,但卻拿自己年齡相差太大的兩位姐姐、姐夫沒招,他們也改不過來了,只好由著他們去:“自從臨安公學院的技術開始出名,各國都派來了不少探子,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個月就抓到了十幾個,還不算別處抓到的。老這樣下去,我們也給折騰的受不了,不得已才想出種種辦法來的。”

一進山谷,只見守衛林立,三、五步便立有一個崗哨,竟然比之上次他們所見的兵部工場守衛更加嚴密。

王守成繼續介紹:“這個工場是實驗新技術的實驗場,既是我大宋火器製造的核心,也是各國最想刺探和毀掉的地方,不得不加強守備。外圍光值守的禁軍,就達六千多人,他們也不能輕易的入內。至於兩位陛下所帶來的隨員,除貼身的十名侍衛外,其他人也一律留在前面的山洞裡等候,請陛下照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