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吹過的牛逼就一定要實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外面的世界春光明媚,陽光正好,微風和煦,鶯鳥啼鳴,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站在三樓的迴廊上,一碧千頃之蒼綠盡收眼底,端的是個賞景踏青的好時節。

但蕭欽之卻是沒那等好心情,只覺心裡憋屈的緊,潔白無瑕的臉上便只有冷,無一絲暖色,走在了迴廊上,不由得止住了步子,抬頭仰望著天空,春光有些刺眼,許是不平易近人了。

然愈是這般,蕭欽之就愈是仰著頭,狠狠瞪了一眼,方才罷休,少年人就當如此,須得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志氣,再一想今日之事,也不過如此,且等著吧。

二樓的拐角處,滿倉滿谷父子與周烈等三人都在焦急的等著,聽到有下樓的聲音,忙不迭迎上去,見是蕭欽之和蕭母,滿倉忙問道:

“夫人,小郎,是誰要搶地?”

蕭母頓了頓,想是蕭欽之通知的,沒作過多解釋,只是說道:

“回去再說吧。”

東樓下面圍著一幫烏泱泱的人,都是西樓的粗壯農家漢,短褂短褲赤著腳,都是剛從地爬上來的,腳上帶著泥,約莫二十來個,個個帶著長棍短棒。

蕭母素日裡待人極好,平易近人,無論是蔭戶、佃戶或沒入籍的流民,但凡家中遇著過不去的大事,蕭母一般都會出手幫襯。有時遇著不好的年景,田裡欠收,或紅喜白喪,或遇大病,蕭母還會主動減租,像這樣的主戶,十裡八鄉都很稀缺的緊。

農家人雖是沒什麼大文化,扁擔倒了不知是個一字,但勝在為人憨實,知恩圖報,他們打心眼裡念著主戶家的好,滿谷將事情說了,滿倉一招呼,人就自發的都來了。

二月裡正是春耕的黃金時間,一年的收成就指望著,蕭母怕耽誤大家時間,說了幾句,遣散了眾人,獨獨囑咐滿倉留下,交接那十頃地的事。

滿谷是個老實憨厚的,他爹滿倉如出一轍,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平日裡話不多,一想到那十頃地,心裡就止不住的難受,哀嘆道:

“二十五頃地,一共就十五頃水田,除了鳳棲湖東畔那五頃頂好的水田,就輪到那十頃上好的水田了,東樓湊來的十頃哪能比。去年又光景不好,地裡少收了不少,今年又遇了禍事......”

滿倉替蕭母管著地裡的事,十幾年來一直兢兢業業,情誼自不必說,蕭母打斷了滿倉的絮絮叨叨,感嘆道:

“程氏勢大,蕭氏維弱,若是他們有心,被覬覦上的,不願也罷,抗爭也罷,遲早會是他們的,屆時反倒連累了族裡,連你們也討不到好,這十頃地,只當求個安穩。”

想著於蕭氏的處境,蕭母又嘆道:“此事古來已有,不覺新鮮,今日興,明日亡,莫說天下大族,便是朝代更替,亦是尋常。”

平凡之言,包含大道理,蕭欽之仔細聆聽,謹遵訓言,蕭母側目看了一眼兒子,甚是欣慰,細細想來,今日兒子的表現已然出乎意料,往日遺風不復存,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十頃地未免就不值當了。

蕭母握緊了兒子的手,目光柔和,繼續緩語道:“我兒,剛見你用《莊子—逍遙遊》言志,我心甚慰,《轉辭》曰: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希望你能時刻銘記於心,言志必達,方不負少年天性,我便是去見了你父,也好作交待。”

感受著母親手裡傳來的溫度,蕭欽之心中一暖,些許思緒閃過,鄭重說道:“今日之事,此生難忘,母親之言,我已牢記,且等兩年,定不叫母親失望。”

蕭母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走在身後的滿谷聽著,齜著嘴憨笑著。

而周烈,則是暗自握緊了拳頭。

.......

當一個人受了刺激後,短時間內會變得很亢奮,會呈現出來各種不同的情緒。每一種情緒都代表一種等級,並且與相反的情緒狀態對應,如恨和愛、憂傷和快樂、喜悅和痛苦、頹廢與努力等。

在一定的心理活動中,感情的強烈度越高,呈現出來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轉化。比如一個人此時處於高度亢奮的狀態,那麼在一定的條件刺激下,他往往更容易變得悲傷,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心理擺效應。”

蕭欽之便是這樣,剛來時就想著混吃等死,經過了一系列事情後,性子漸漸轉換,拿起了書本,再經過今日之事的刺激後,積累的情緒瞬間迸發,此刻心中暗自立下誓言,不過定品復不還。

人要臉,樹要皮,吹過的牛逼就一定要實現,當著那麼多人面,蕭欽之放出了豪言壯語,自然要全力實現,否則顏面何存?

況且,今日之事也給蕭欽之敲響了警鐘,蕭氏大廈將傾不遠矣,既有今日之“程氏”,難保未有明日之“程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蕭欽之心中的危機意識瞬間加重,明白了依著蕭氏的現狀,想要混吃等死,是不切實際的,莫說無數個“程氏”不允許,放眼看去,便是這個社會也不允許。

社會規則歷來如此,弱肉強食,弱小的註定要被強大的蠶食。

“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初立,琅琊王氏被譽為當世第一豪門,與司馬氏平起平坐,憑藉的是外有王敦,手握軍權,鎮守江州,憑藉的是內有王導,腹有經天緯地之才,平定江左。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只有自身強大,才是一切強大的根源。

...

過了立春,白天的時間漸漸延長,大約在申時末,酉時初,天方才徹底黑了,蕭欽之在東樓受了刺激,回了西房,便一頭鑽進了“夜散室”,背誦《莊子》,提筆練字,就連蔓菁悄悄進來掌起了燈,也沒注意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黑,風起,燈亮,人立。

蕭欽之手中的兼毫筆切出最後一個回鋒,一個“強”字躍然紙上,氣勢雄渾,有了顏真卿的三分氣勢。

綽影微晃,攜一陣清風,有暗香盈來,蔓菁默默不語,斟好了一杯茶遞來,置於桉上,下身跪坐,輕輕捏著小郎練字練的痠痛的手腕。

不消一會兒,門口探進來了一個梳著雙垂髻的小腦袋,是蕭韻之,一身鵝黃衣,踩著小木屐,擠眉弄眼,蹦蹦跳跳進了屋,一臉的怪笑。

有個愛搞怪的妹妹,也不失為一件趣事,蕭欽之心情秒好,嘴角驀的上揚,笑道:

“瞧瞧,素日裡常說要做大姐那樣的淑女加才女,怎的,只昨日做,今日就不做了?”

蕭韻之坐於桉前,與蕭欽之對立,兩隻玉藕小手伏於桉上,一雙黑漆漆的大眼睛眨巴眨巴,似是對蕭欽之很是好奇。

“阿兄,你變了!”

“嗯!我知道,又變帥了。”

“咯咯!”蕭韻之被逗的一邊笑,一邊說道:“阿兄,哪有自誇的,須得旁人誇才是,不若左太衝,免得吃吐沫。”

這裡有個關於左太衝的典故,須得介紹一下,否則容易迷湖。

魏晉風流,女子以美為尊,男子以美成名,潘岳就是美男子的代表,年輕時駕車走在洛陽最繁華的步行街上,會引得無數的女粉為之歡呼,就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岳的車裡丟,都將車給丟滿了。

作為一名男子,帥到這種程度,讓那些容貌平平的男同胞,很是自慚形穢,但偏偏有不缺乏勇氣的人,想要挑戰一下,此人名叫左太衝。

左太衝這個青年遺傳基因不太好,據史書記載“絕醜”,長的潦草不打緊,然屋漏偏逢連天雨,左太衝說話也不利索,是個結巴,講話磕磕絆絆。

左太衝的爹媽覺得將兒子生成這樣,很是對不起他,心中有愧,既然左太衝長大了不能靠顏值吃飯,那就靠才華吧。於是,輔導班,興趣班也沒少給他報,剛開始學習的是書法,奈何沒天賦,寫起字來上躥下跳,如螃蟹爬,根本拿不出手。

外加有一大堆靠寫字吃飯的大老橫行於市,左太衝爹媽想著書法這一行太內卷,絕對沒有出頭之日,便又給左太衝報了音樂特長班,竹笛,洞簫,古琴之類的。

很可惜,容貌上基因沒遺傳好,音律上也是半斤八兩,宮、商、角、徵、羽,五音不齊,老師實在教不會,就勸退了。

隨著左太衝一天天長大,都到了成親的年紀了,也沒談到物件,他爹媽急在心裡,託了好些人去講親,沒一家同意的。

這讓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左太衝很是鬱悶,不明白緣由,只當是自己缺少一個展示的大舞臺,直到有一天,左太衝偶然聽聞,潘岳在洛陽最繁華的步行街上被女粉堵住了,靈感瞬間被激發,點子立馬就來。

於是,某一天,十分勇敢的左太衝特意打扮了一下,昂首挺胸,器宇軒昂的去了洛陽最繁華的步行街,本以為會得到和潘岳一樣的待遇,被女粉圍堵。

奈何,現實很殘酷,習慣了潘岳絕美容顏的女粉,咋一看左太衝,頓時噁心了,大家齊齊朝左太衝噴唾沫,甩白眼。

左太衝的夢想破滅了,灰熘熘的逃回了家,經此一事,痛定思痛,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自我反省。

終於在一個圓月高懸,夜風陣陣的夜晚,左太衝頓悟了,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世人太過淺薄,只注重華麗的外表,忽略了深層次的絕美靈魂。

既然容貌無法改變,那麼便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美男子吧,由此,左太衝開始閉關修煉,潛心苦學,無數個寒冬臘月後,寫出驚世駭俗的文章《三都賦》,引得時人爭相傳頌,以至“洛陽紙貴”,成語便是出自於此。

蕭韻之引左太衝典故,藉以暗說蕭欽之自我感覺良好,容易吃吐沫,蕭欽之微微一笑,卻是說道:“潘岳此人,風評不佳,下場極慘,還是左太衝可愛,外表醜陋沒關係,靈魂美麗便好,外表醜陋只會傷害自己,而人一旦靈魂醜陋了,便會傷害別人了。”

又言:“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阿妹既是要當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萬不可落了俗套,成了一個花瓶。”

蕭韻之撓撓頭,不明就以,忙問道:“阿兄,花瓶是什麼典?”

這是後世的段子,蕭欽之倒是疏忽了,解釋道:“花瓶者,擺設也。”

蕭韻之隨即明白過來,努努小嘴,裝的一臉傷心,捂著眼睛,難過道:

“阿兄,你果真變了,你以前從來不會進書房的,你也從來不與我講道理的,嗚嗚.....”

蕭欽之知道她在裝可憐,笑道:“你還小,等你長到我這麼大,就明白了。”

“那阿兄開始講道理了麼?”

“自然,我什麼時候不講道理了?”

蕭韻之拿開了手,露出了一雙眼睛亮晶晶,又朝前伸出了手,嬉笑道:“那阿兄欠我的月例錢,什麼時候給我?”

“呃呃...”蕭欽之尷尬了,忽然想到自己的月例錢還沒恢復,月初做局撈錢被沒收了,所以現在是身無一文。

蕭韻之點頭道:“所以,阿兄還是不講道理的好。”

蕭欽之無言以為,被教做人了。

------題外話------

求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