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崔老頭獻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面對崔老頭意味深明的問題,蕭欽之道:“京口!”

“對岸的瓜州渡口看到了沒?”

“看到了!”

“順著邗溝往北,到那個地方?”

“淮陰!”

“一條邗溝,溝通江淮,瓜洲渡口,瞰京口、接建康、際滄海、襟大江,每歲漕船數百萬,浮江而至,百州貿易遷涉之人,往還絡繹,必停泊於是,其為南北之利。若屯兵廣陵十萬大軍,朝夕將至建康石頭城。”

邗溝是京杭大運河淮揚段,軍事價值極高,郗鑑便是在此收集流民軍,平王敦之亂、蘇峻之亂,為東晉朝廷續了一口命。

“淮水之上,可識得清楚?”

這個蕭欽之做過功課,既然要去徐州,怎麼能不知淮水呢,答道:“汝水、潁水至潁川、雎水至陳留,泗水至徐州、沂水至青州。”

“本朝兵力分佈,可知?”

“荊、江八州,揚州,豫州,徐、兗二州。”

“漏了,袁真據守壽春、合肥、廬江一線,桓溫據建康之西,鎮姑熟(蕪湖—馬鞍山一帶),謝氏據豫州、荀氏依託揚州,據徐、兗二州。謝弈將去,桓溫必不可放豫州,可知誰替其位置?”

“謝安石!”

“一定是謝氏之人,但時機不到,謝安石那小子,可比你滑頭多了,老夫走南闖北幾十載,天下唯有二人會是你日後的勁敵。”

“會是誰?”

“估計是謝萬這個混小子,不過謝氏怕是要吃大虧。”

這裡面信息量太大了,蕭欽之有些腦子轉不過彎,坐到了崔老頭旁邊,靜靜的聆聽,要把每一句話當做聖旨來聽。

一個三言兩語就把蕭氏抬回了士族行列的老頭,他的話由不得不重視。

“秦國苻堅,一介雄主,據守關中,大勢已成,此人有文帝之仁,武帝之氣魄,橫掃南北之雄心,你之勁敵其一王猛,內不輸蕭何,外不輸韓信,可惜桓溫灞上錯之。”

永和十年,桓溫出兵關中,晉軍一路橫掃,重回故里,駐軍灞上,然卻無名士來投,時至年輕的王猛已有薄名,桓溫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

桓溫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統率十萬精兵舉大義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到我這裡來慰勞,這是什麼緣故呢?”

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面捫蝨,一面笑談道:“千里入北境,灞水隔千里,此地得名,不得利,利在南方。”

年輕的王猛毫不留情面說出了桓溫的目的,就只是求名而已,完事之後就會回南方,所以大家又怎麼會擁戴他呢!

崔老頭繼續說道:“小子,世間皆為棋子,請君入甕者為野心驅使,接下來老夫說的話,只說一遍,能不能領會,一切全看天意。”

蕭欽之正襟危坐。

“南方可統歸三顆棋子,司馬氏、士族、桓溫,司馬氏欲為名、士族欲為利、桓溫欲名利雙收,北伐順應人心,不可逆反,故桓溫滅蜀,攜滔天民意北伐,司馬氏與士族共推殷浩北伐,可惜殷浩是個書呆子,無勇無謀,當了個替死鬼。桓溫借勢飲馬灞上,耀武河洛,雖不盡完美,但比之殷浩,強太多。眼下,桓溫欲藉故北伐,故技重施,殷浩之後者,非謝氏無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呼~”蕭欽之明白了,聯想到去歲年末荀羨徐州出兵,是為了給豫州北伐作準備,這是士族與司馬家的默契,只為了攔住桓溫北伐,因為北伐是天下民意所屬,故謝氏將要步殷浩之後。

怪不得一直有“安石不出,如蒼生何”的言論,這與殷浩出山前的操作一模一樣,都是士族在給殷浩吹聲望,扛起北伐的大旗,與桓溫對壘。

“如出一轍啊!”蕭欽之不禁唏噓。

“哼哼,皆為棋子爾,咳咳~”崔老頭咳嗽幾聲,緩了緩道:“答應老夫一事,可敢?”

“請說!”蕭欽之沉聲道。

“若有朝一日,還都洛陽城,在華林園內,替老夫設一無字墓碑,不立衣冠,不祭拜,不照拂。”崔老頭悠悠的嘆息道。

“老頭,你還沒告訴我姓甚名誰呢?”蕭欽之很好奇,接觸這麼長時間,只知道這老頭姓崔,出自清河崔氏,其他一無所知。

“你如今還不配知老夫之名,待你能設碑之日,自會有人告知於你。”

雖然夜太黑,蕭欽之看不見崔老頭說這話的表情,料想應該是滿臉的鄙視,與他素來的鄙視,如出一轍,可以想象的到是什麼樣。

“晉陵‘五姓’,可作一依仗,如老夫猜的不錯,刁氏應該會推楊佺期出仕,執掌一方軍鎮,與謝氏之豫州相望,朝堂之上,刁彝吏部尚書之後,推顏寬,黃門侍郎外遷至揚州中正,內遷為吏部侍郎,戴氏補黃門侍郎一職位,晉陵郡以刁論為首,逐步清理南方士族,實控制全郡。”

蕭欽之聽的心裡一咯噔,貌似楊佺期出山已經成了定局,而結合刁太守一上任的做派,大力提拔己方人,清除吳人,也與崔老頭的推斷一致,如此看來,是要把晉陵郡打造成鐵通一塊,坐擁京口,成為一方勢力。

念及此,蕭欽之茅塞頓開,若是把京口拿在手裡,就等於捏住了建康的喉嚨,可以反哺朝廷的鬥爭,這完全是複製琅琊王氏的路子,王導在內,王敦在外手握兵權。

沒一個是簡單的,細思極恐,蕭欽之咋舌。

“吳郡入建康,必過晉陵,三吳之富庶,據為己有,此乃二。”崔老頭淡然道。

“艹!”蕭欽之又震驚了,從此吳人看不起晉陵的局面不復存了,變成了吳人要仰仗晉陵的局面,好一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崔老頭似乎對蕭欽之的震驚感到丟臉,屑笑一聲,說道:“楊佺期去西府,而你要做的,就是借五姓之力,將徐、兗二州收入囊中,豫州交給桓溫與他們去爭奪,切記不要插手其中,你要面對的北方的燕國,慕容垂、慕容德、慕容恪。”

“將徐、兗二州拿下,在徐徐圖謀揚州,京口、廣陵、淮陰、下邳、彭城,借晉陵之勢力,隔江對峙桓溫,什麼都不做,桓溫之患,自會解除。”

蕭欽之吞了吞口水,下意識的問道:“為什麼不用做,就可以除此患?”

崔老頭沉默了半晌,方才徜徉道:“因為你年輕,可以耗死他。”

“呼~”這是蕭欽之第二次長吁。

逐鹿中原,北掃蠻夷,還都洛陽,想到這,蕭欽之不由得渾身血脈噴湧,怕是沒有哪個男人能抵擋這種誘惑吧?

“老頭,你方才說我一生之敵有兩個,一個是王猛,還有一個呢?”蕭欽之冷靜下來,忽然想到。

“謝安石!不過不用擔心,還是老一招,耗死他!”崔老頭冷聲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