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時間發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次相聚之後,程素素三女便決定,再也不離宋天明左右。

宋天明本不想這麼快就答應,但是架不住三人氣勢洶洶,自己三對一實在是沒有任何優勢,只能屈服。

不過有三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倒是比平時舒坦多了。

之前和一幫糙漢子住在宅子裡,家務這些基本上只能宋天明自己來做。

倒不是他不想讓程虎他們代勞,而是這幫糙漢實在是做不來這些,還不如親自動手。

現在屋裡有了女人,這些事情他就完全不用操心,只要安心地搞實驗,做生意就行。

宅子也有因此有了大變化。

宅院被分成了三個部分,一個就是工人們幹活的地方,廚房改造的窯口和酒窖,都在那一片。

然後便是宋天明一家子住的地方,一個四合院樣式的院落,地方不大,但是處在角落,突出一個清淨。

最後便是宋天明的“實驗室”了。

這也是整個宅子裡最重要的地方,哪怕是程素素她們都不能進去。

有時候宋天明在裡頭一呆就是一整天,送飯菜都要從牆邊一個小洞送進去,人是不能進的。

何雙和周依二人對此很是幽怨。

畢竟這樣一來,和先生接觸的機會少了很多。

她們可都想著能和先生藉此機會多多培養些感情,最好能懷上先生的種!

結果宋天明搞得和閉門謝客一樣,兩人只覺得渾身的力氣沒處使。

但是在得知程素素也和她們一樣,只能看不能“吃”的時候,她們瞬間釋然了!

在她們眼中,程素素已然使正妻的派頭。

可是這個正妻也拿先生沒轍,每天黑著個臉,她們心理也就平衡了。

但是這一次,不是宋天明有意迴避她們。

最近正是計劃的關鍵時刻,必須要抓緊時間才行!

東盤鄉在縣城的鋪子,過兩天就要全面開張了。

話說東盤鄉,因為宋天明這次進城,算是徹底揚眉吐氣了一把。

不僅是村子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讓村民的日子愈發富裕起來。

首先就是品香閣的生意。

原本天香閣的夥計因為錢大富跑路,很多也跟著溜了,剩下一些覺得酒樓沒了主子和錢家的幫襯,也就沒了前途,紛紛做鳥獸散。

所以定北王當時拿到的,不過是一棟空樓,和一堆爛攤子罷了。

定北王只對錢家的賬目感興趣,拿了賬目後,便讓白雁裡將天香樓的地契給了宋天明,相當於還他個人情。

宋天明當即便找來了老里長,在村裡招募了一批村民,來樓裡做工!

一般來說,酒樓的工錢相比其他行當,還是高不少的。

一個店小二,一天的工錢就能達到十文錢,若是生意好,還有額外的抽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天下來,掙個二三十文錢沒什麼問題。

而負責掃灑的幫工,還有後廚的幫廚,每天也有至少二十文錢的工錢!

更不用說比較重要的主廚和賬房先生了,他們的工錢更高!

而宋天明給村民的酬勞,是行情的兩倍!

不為別的,就為了讓村民們能幹得更開心,更賣力。

村民的積極性頓時異常高漲,每戶人家都擠破頭,想要來品香閣做工!

短短兩天時間,品香閣便恢復了營業。

來做工的人數已經超過了百人!

這已經是村子十分之一的人口了!

當然,酒樓的經營除了人還是不夠的,菜品開發、食材供應、相應的服務、吸引客流,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這些對宋天明來說都不是問題。

食材村裡就能自給自足,服務這些只要進行培訓,村民們都能做的像模像樣。

至於菜品......

前世祖國那可是美食大國,區區幾道菜還不是信手拈來?

最麻煩的,其實還是客流的問題。

天香樓的生意主要來自錢家的門路,現在錢家不在了,門路也就斷了。

如果只是想做普通酒樓,品香閣當然也能做,但是宋天明顯然志不至於此。

他要讓整個大乾,都慕名而來!

所以,才有了昨晚的那場酒宴。

他要借那些大人物的口,將自己的酒和瓷器的名氣打到京城!

至少現在看來,那場酒宴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接下來,就要等待時間的發酵了。

當然,光是一個品香閣,滿足不了宋天明的胃口,也滿足不了東盤鄉村民的期待!

還有大把的人巴望著,能在宋天明手底下做事呢!

所以其他鋪子,也要開始準備了。

程虎順子二牛三個人,這兩天將縣城跑了不知道多少圈,就是為了物色適合開店的鋪子。

那晚的酒宴之後,定北王就離開了下河縣。

臨走前,留給宋天明一千兩銀票,說是賭注的分成。

看樣子,那晚是沒有人站著回去的。

有了這筆錢,宋天明可以毫無顧忌地選擇最好的鋪面了。

三天時間,他便買下了大大小小七間店鋪!

其中,三間用來辦新的酒樓。

當然,這三間酒樓的菜色肯定和品香閣有巨大的區別。

宋天明有信心,到時候,這四間酒樓,將會成為下河縣的金字招牌!

剩下四間鋪子,則分別用作布坊,瓷器鋪,珠寶店,還有書肆!

這也是他精心思考過後的結果。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這四個行當上,大乾的技術水平都非常落後,留給自己發揮的餘地很大!

布坊自不必說,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是百姓繞不開的話題。

大乾的織布機的紡織速度很慢,效率低下,同時織出來的布匹花色凌亂,質量也很堪憂,經常出現脫線、破洞的情況。

宋天明已經研究了一整套織布機的改進方案,只要製作出一批先進的織布機,絕對可以稱霸下河縣的布匹市場!

瓷器的技術已經逐漸完善,雖然還沒有金剛鑽,但是光是釉色和瓷器硬度的提升,便足以讓下河縣的瓷器賣出驚人的高價!

珠寶店,則是宋天明偶然間想到的發財路子。

當時他為了找做瓷器的黏土,去來一趟大別山。

在山裡,他途徑一個鐵礦洞,進去參觀了一番。

結果,竟然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天然的玉石!

而且品質不低!

這讓宋天明暗喜不已!

大乾到現在都沒有玉文化,對於玉石的瞭解也非常粗淺,甚至很多人把玉石和普通石頭混為一談,根本不清楚玉石的巨大潛力。

只有一些貴族人家對此有喜好,但是一直都沒有形成氣候。

這也讓宋天明發現了其中的巨大商機!

這將是他打通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最後,書肆,在大乾還沒有出現過。

大乾目前的書寫載體,還是以布帛和竹刻為主。

紙張也有,但是質地粗劣,很難將字寫上去,甚至都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紙!

書籍也大多是用竹板製作而成,非常笨重,無論是運輸還是閱讀,都極其不方便。

宋天明早就萌生了造紙的想法,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時間。

因為相比起已經有些基礎的瓷器工藝,造紙完全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

無論是原料還是製作過程,都要重新摸索。

他雖然對前世的造紙術有些瞭解,但是其中的細節還要仔細推敲。

好在,最近也有了一些成果,第一批紙漿已經出爐,很快就能得到試驗品。

但是書肆不僅要有紙張,還要一個更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印刷術。

只有兩種技術都趨於成熟,書籍製作的成本才能降下來,才能大量地生產。

這又是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關。

現在的宋天明,只感覺時間完全不夠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