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交流的方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柳雨荷說的話十分讓人震驚,但是邱蘭卻強忍的羞澀,直接告訴自己,與其抱著這種奢望的空想,還不如放平心態為好。

要知道,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安盛就已經告訴過邱蘭,兩家的聯姻,最終還是要看陳家夫人的意思。

邱蘭不認為,在陳展已經表露過態度之後,他會做出違背承諾的事情。

所以柳雨荷的開心,在邱蘭看來,更多的只是空歡喜一場罷了。

固然,陳展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合適的聯姻物件,但是既然是聯姻,那麼就必須是雙方的攜手並進。

單方面的要求,從來都無法促成聯姻的結果。

至於反對聯姻這件事情本身,邱蘭從來都連這個念頭都沒有想起過。

作為從小享受無數普通人觸不可及的資源,而成長起來的千金大小姐,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當中,她就已經做好了歸還這一切的準備。

不僅僅是她,還有柳雨荷,還有其他很多的大家族的閨閣女兒,從很小的時候,這樣的念頭就已經紮根於她們的思想當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享受了常人所難以企及的優越生活,結果到了最後卻吵著鬧著追求什麼幸福、自由。

這種腦殘的念頭,一般的情況下,甚至都不會出現在她們的念頭當中。

她們接受了這個時代的精英教育,只是感情上有些淡漠,選擇上更趨向於理智而非感情。

這並不代表著,她們就是腦殘,她們的價值觀取向就是扭曲的。

很簡單地一個道理,如果凡是想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請先將十多年所享受的,超於常人的資源待遇,歸還給家族或者父母。

總不能一邊花費著別人辛辛苦苦得來的資源,一邊毫無羞愧而自私地卻要追求著自家的幸福,那麼你想吃白食不成?

現代社會那些小說家筆下,所謂的追求美好而私奔,或者反抗地千金小姐。

只不過是一群臆測貴族生活,卻沒有上流社會價值觀的普通人,所想象出來的行為。

這和所謂的三觀沒有關係,這只關乎價值恆等的緣故。

就算是號稱歌頌女性第一小說的紅樓夢,哪怕對於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三女的悲慘遭遇,作者心懷憐憫。

但是也僅僅認為,賈家的選擇對象不對,做事方式不對,但是卻從沒有流露出,對於聯姻這件事情本身的反對。

也虧得現代社會一大棒子,所謂的精分人士,竟然可憐人家姐妹所託非人,沒有碰到一個好的家人。

但是這些人卻根本就沒有想過,在十兩銀子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富足一年的時代,賈家女兒平日裡不說生活所需,光是月例就二兩銀子。

如果作為一個普通人,這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美好生活,那麼這些女孩憑什麼享受這樣的生活?

就因為她們長得漂亮麼?

賈家被抄之後,那些被發賣的奴僕,那些長得不好看的婦人們,有人在意她們的生活麼?

所有人都在探討這賈家姐妹的悲慘遭遇,但是其他人就不是人麼?

或者只是因為她們不是主角,長得不漂亮?沒有出現過姓名?

所以她們就是活該?

看看那些穿入紅樓的小說,所有的男主人公,無不是打著拯救十二釵的名義。

但是有沒有想過,人家需要你救麼?就沒有人想過救那些老年的僕人的?

不過是一群色胚見色起意罷了,流氓無恥的面孔披著一層道德仁義的外紗,然後好光明正大地滿足自己的色慾而已。

所以一個時代,必然具備一個時代的三觀。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跨時代的觀念,卻衡量和批判那些曾經的事情,因為這是一種最為無知、白痴和愚蠢的行為。

所以對於聯姻這件事情,陳展一向信奉的就是不反對、不贊成、不拒絕。

而且既然是聯姻,那麼就是和自家的婚姻有關係,而自家的婚姻又涉及到了除自己之外,還關乎王月娥、曹麗蓉的幸福。

因此在最初的時候,陳展就明確地告訴了安盛,要是想要推動聯姻這件事情,那麼就必須要徵求兩位夫人以及那位郡主的意見。

陳展自己的態度反而並不重要。

因為他相信,有了兩女的把關,那麼如果那位叫邱蘭的郡主,不是一個良人的話。

那麼以王月娥和曹麗蓉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同意她嫁入陳家的。

可是一旦兩女同意,那麼必然在容貌和性情上,這位邱蘭就是一個不錯的姑娘。

對於陳展而言,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姑娘,有什麼過不下去的?

他又不是那種吹毛求疵的精分。

對於陳展的態度,安盛也十分瞭解,所以兩人在明月樓再次見面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談及聯姻的打算。

陳展也沒有做哪些假惺惺的行為,而是直接開口向著安盛詢問起來。

“不知道安總管,你們現在在王宮之中,還有沒有訊息的來源?”

兩人有合作的意向,那麼自己既然求人辦事,只需要等待對方索要報酬就好,說一些空頭支票,只會讓人笑掉大牙。

而且穿越了這麼長時間,陳展也對於如今的上層勢力人士的行事風格,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大部分的時候,大家都不會無原則無限制的索求利益,反而會努力營造一種更為長久的合作方式。

而這種合作就要求大家的利益必須雙向流動,有付出、有回報,能夠幫助別人,也能夠從別人那裡獲得利益的反饋。

基本上,上流社會的交往當中,利益的捆綁,反而會讓大家更為放心,因為在他們看來,利益的捆綁,反而比感情的聯絡更加讓人放心。

見到安盛之後,陳展也沒有訴說其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訴求。

如果安盛覺得能夠提供自己所想知道的訊息,並且有想從自己這裡得到的利益,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告訴自己訊息。

反之,對方則會直接拒絕,而這種方式就是當前時代,大家最為奉行的交流方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