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請立儲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愣頭青一樣地,在大朝會上胡說八道,那麼下場絕對會非常悽慘,絕對會接受來自於各方大佬和皇帝一起聯手的打壓。

雖然制度規定當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參加大朝議,但是你一個五品的官員,跑到哪裡想說什麼呢?純屬是自己想多了吧?

別說五品了,就是四品、三品的大臣,在這裡也都是搖旗吶喊的份。

如果一個四、五品的官員,都有資格在朝堂上侃侃而談,舌戰群儒,發表自己的觀點。

那麼你讓那些辛辛苦苦攀爬,坐上了一品大員的重臣們,情何以堪啊?

大家追逐權力辛苦的情況下,就絕對不會允許有能夠輕易得到的人出現。

任何時期,任何環境,任何破壞規則的人,都是不受歡迎的存在。

無論你有沒有雄厚的背景,不合眾的人,就會被大家孤立起來。

但是此刻卻偏偏有一個人,逆流而上,做出了讓大家感到厭惡的事情。

就在整個人站出來的時候,無論是柳承宗,還是展炔,都第一時間認出了這個侍郎的背景。

那是白家扶持起來的官員,後來在大家紛紛尋求出路的時候,跟隨著一大批世家扶持起來的中層官員,一起向著趙氏兄弟丟擲了橄欖枝。

可是,這傢伙出來幹什麼?

難道趙氏兄弟要出么蛾子?

和柳承宗懷疑的陰謀論不同,展炔在最近沒有什麼大事發生的情況下,看到這個意外的場面,雖然吃驚,但是也並不震驚。

他只是想不到,打響第一槍的,竟然是世家扶持起來的官員。

只是皇后是如何做到的?

就在眾人默默地注視當中,這位侍郎從袖子裡掏出一本奏摺,捧過了頭頂。

“我大乾如今正處於動盪時期,而為了安撫天下民心,臣奏請陛下,立下儲君之位,使得百事順遂,天心穩固……”

“嗡嗡……”

幾乎在這個禮部侍郎開口的一瞬間,整個大殿就和炸營了一樣,開始發出了嗡嗡的交頭接耳議論聲。

尤其是那些和後宮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人,一個個瞬間心懷各異的念頭,興奮的面色都開始紅潤起來。

儲君,就代表著未來的皇帝,既然是未來,那麼就帶著從龍之功。

什麼樣的關係能夠讓皇帝一直念著舊情呢,永遠都是沒有登基之前。

也只有在做皇子或者太子的時候,這些人才能夠碰到一些可交心之人。

一旦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之後,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君臣之誼了,哪有什麼交心,只剩下效忠了。

大家都在紛紛盤算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以至於除了柳承宗、展炔和蘇青等,寥寥幾人,其餘任何人,竟然都沒有發現新元帝已經開始變得陰沉的面孔。

結果程徳祿捧上來的奏章,新元帝強忍著甩到對方臉上的衝動,咬著牙將奏摺開啟。

雖然他不用開啟,也知道裡面說著什麼事情,什麼內容,但是該走的程式還是要走的。

雖然眼睛放在奏章上,但是心裡卻一丁點都沒有停留在當下,早就已經飄搖到了他的幾個孩子身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幾個孩子的年齡,雖然只有趙寧一個人達到了成年的年紀,但是哪怕新元帝也不敢說,這是趙寧背後上躥下跳的結果。

畢竟皇室的子弟,對於儲君的位置,哪至於他屁股下的這張龍椅,有著近似扭曲的佔有慾。

所以新元帝只能暫時安耐住內心暴躁的心情,裝作一副平淡地樣子,面朝著殿下輕聲的提議。

“不知道,諸位愛卿都是何意啊,今天既然有人提出了,大家就討論一番。”

哪怕明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妥,但是新元帝就是不希望立下儲君的位置。

因為一旦有了太子,那麼皇帝的位置就會天然發生動搖,就會有威脅他的存在。

可是哪怕新元帝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心思離不開朝堂微妙的平衡。

一旦支援自己的,和支援立儲的勢力發生了失衡,那麼自己的辛苦堅持,將都一路化為雲煙。

聽到新元帝那有氣無力的聲音,柳承宗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作為多年的丞相,對於這種投石問路地小把戲,早就看透了其內情。

只是不知道,這次到底是誰惹出了這禍事出來。

看了看展炔那不變的黑臉,又看了看彷彿非常驚訝的潘和志,還有緊緊皺起眉頭,若有所思的蘇青。

柳承宗的心裡也異常地憋屈,起碼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他沒有看得出是哪一個動的手。

不過不管怎麼說,反而是站出來的這位禮部侍郎的背後支持者,兩位趙氏兄弟,和一眾的世家,是絕對在這其中最無法得利的一群人。

畢竟,無論是名義、人脈和地位,兩位趙氏兄弟,都沒有登上儲君之位的任何希望。

除非新元帝這一支血脈的人,都忽然間迸發出,什麼人力不可抵擋的災害。

導致徹底失去了血脈延續的新元帝,就不得不繼續從旁支繼承一個過來。

也只有那個時候,其他的皇室兄弟,才能夠看到一丁點的希望。

可是如今,新元帝光是兒子就不下十個,而且最大的趙寧都已經弱冠之年。

旁支的皇室弟子,根本就看不到活路。

這也是新元帝龜縮的最大原因,因為他不想給那兩個好兄弟,任何發揮的機會。

如果一旦他這個皇帝都作出了讓步,那兄弟倆還不依不饒地話,那麼天下百姓的民心,就會遠離兩個人而去。

一個沒有民心的皇室弟子,是永遠得不到所有人支援的。

新元帝的算盤打得嘩嘩響,但是他卻怎麼都想不到,此次發難的根本就不是他心中地假想敵趙氏兄弟。

而是他曾經患難與共,視為最親密存在的夥伴和依靠,皇后孫倩和長子趙寧。

“陛下,臣以為,這位大人說得不錯,陛下已經登位二十餘載,如果還不立下儲位的話,恐怕天下百姓將為之心驚。”

“臣附議,一國之太子,乃是一國之未來,如果一直空懸,必讓大家擔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