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大軍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陳展的話說的有些刺耳,但是這其中所蘊含的,前人所從來沒有思考過的意義,卻讓所有的工匠都為之沉思。

畢竟每一個人都希望有著自己的金字招牌,尤其是陳展為他們講述了工匠對於天下的意義。

從新為工匠這個職業賦予了新的意義之後,大家對於自己的聲望和羽毛,都不自覺地開始更加重視起來。

而如今陳展卻又從作品的角度,給大家敲響了一個警鐘。

足以能夠引起所有工匠的警示,而相信未來不久之後,這些要求,將都會成為工匠行業的祖訓和行規。

而這種行業內的規範,絕對比任何一個王朝的法律,更加使未來的繼承者們重視。

因為王朝總有滅亡時,而行業的祖訓和行規,卻會永遠代代相傳下去。

除了在武器這種外物方面進行不斷的改進,陳展還對於軍隊自身的能力,想著辦法,增加了許多提升的方式。

就比如即將舉行的折衝府軍隊大軍演。

整個大軍演總共分為三項內容,那就是以軍為單位的軍姿比賽,以軍為單位的戰鬥力比賽,以及以個人為單位的戰鬥比賽。

尤其是以個人為單位的戰鬥比賽,還細分很多內容,比如體現體力的長途拉練奔跑比賽。

比如體現力量的舉重比賽,體現技巧的射擊比賽,最後就是格鬥比賽。

自從陳展三個月之前在全軍都釋出了這個訊息之後,同時頒佈了最後獎勵的內容,整個折衝府都沸騰了。

集體比賽當中,以五千的大軍為單位,第一名獎勵一面錦旗,在下一次比賽來臨之前,所有的軍費上浮一層。

而以個人為單位的比賽當中,前十名都有獎勵,不過只有進入前三才有級別提升的獎勵。

甚至第一名的記頭等功一次,都足以讓士兵提升一級了。

而哪怕就是第十名,陳展也拿出了一百兩銀子的獎勵,到了第一名,甚至都有千兩銀子作為獎勵。

又有銀子又有級別,陳展將佈告發下去之後,整個折衝府所有的軍營幾乎都炸了。

一個個自覺有實力的將士,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在這次大軍演當中,來個一鳴驚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增強戰鬥力,只是這次軍演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削減士兵們對於軍營當中枯燥情緒的產生,以及增強百姓對於折衝府的信心,才是陳展最大的目的。

雖然陳展不斷強調,士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光榮的職業之一,他們承擔著整個渝州的安慰,以及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

但是人心是經不起時間消磨的,陳展從來都沒有把士兵當做什麼NPC看待,這是真實世界,這裡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地真實存在。

所以對於士兵們的心理調節,就成為陳展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士兵是最為容易炸營的原因。

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因為大家都擁有一種非常緊繃的心態,都有一種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

而現在陳展就希望把所有人的觀念慢慢扭轉,將當兵扭轉成為一種光榮、體面的行為,是一種理想的奔赴,更是一種從事的職業。

畢竟若論天下士兵的軍餉,可以說在折衝府的面前,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拿著陳展給的高昂軍費,所有的將士都有些感到不好意思,畢竟同行當中的情況是個什麼樣的,他們又不是不知道。

但是全軍的標準都是一個樣的,誰也不好意思強子出頭說是自己要減餉,畢竟有些家庭條件艱苦的袍澤,就要靠這餉銀讓全家過日子呢。

尤其是那些新來的兵丁,雖然州府也分了田地,但是因為新開墾的荒田,前幾年產量肯定不行,所以就指望著發放的餉銀給家裡補貼呢。

如此的情況下,大家只能用更加賣力的態度,來鍛鍊自己,提升全軍的戰鬥力。

如今陳展提出的大軍演比賽,簡直就是給所有人一個宣洩情感的機會。

甚至為了造勢,陳展還專門提前一個月的時間,就給整個渝州發出了佈告,將軍姿比賽的和個人比賽兩項內容作為公開的節目,以供百姓觀看。

距離大軍演還有三天的時間,整個渝州城都已經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甚至在道路上行走都有些艱難的感覺。

而這個時候,渝州的交通規範,就起到了一場重要的作用。

哪怕此時人和人之間站在大街上,幾乎都放不下一個拳頭,但是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行走,而街道的對面,所有人卻都在相向而行。

兩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間,甚至還間隔著兩個車馬道和一條緊急軍道。

哪怕有時候車馬道上空無一輛馬車,但是即使擁擠的人群,也沒有人去肆意的踏上車馬道行走。

一方面是因為長時間養成的習慣,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家著實被罰款給罰的害怕了。

當初為了讓大家最快的速度適應新頒佈的交通規則。

陳展讓人在整個州都貼滿了懲罰的措施,一旦有人違反交通規則,無論是誰,第一次罰款一百文,第二次一兩銀子,第三次直接罰款一兩銀子不說,還要勞改一個月。

至於說能不能區分第幾次的問題,很抱歉,所有人都隨身攜帶一個金屬身份牌,上面有鋼印壓制的個人編號和姓名。

而每次違規一次,則會有尉兵在上面刻下一道痕跡。

所以基本上就沒有人能夠逃脫懲罰。

而獨特的身份牌製造技術,卻被折衝府的工匠營所壟斷,尤其是身份銘牌上的鍍銀技術,能夠保證身份名牌,起碼在水中放三十年,都還能夠辨別出編號。

而自從身份銘牌頒發之後,渝州逃難而來的百姓,再沒有了躲藏之處,只能老老實實地到官府裡去報到。

而這些人,之所以面對渝州如此高昂的待遇,卻依然想著躲避官府的普查和統計。

寧可不要田地也不想登記,那是因為渝州獨一無二的強制兵役制度的緣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