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學習的機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今他們能夠從陳展這裡,學到前所未有的,並且毫無保留的技術,這在曾經,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興奮的不僅僅是他們幾個人,就在他們到達投石車跟前沒有多長時間之後,整個工匠營一百多名工匠都快速的奔跑過來。

如果不知道的,甚至都還以為,他們發現什麼稀世珍寶和絕世美女。

這還是因為那些學徒沒有過來的權利,否則,要是工匠營五百多名學徒也跑過來,恐怕場地中都站不下。

雖然看到了這幅熱鬧的景象,但是陳展僅僅只是瞥了一眼,就沒有在意。

他要給這些人講解,那麼多一些和少一些,又有什麼區別呢。

陳展都不吭聲,那麼其他的人就更沒有開口的權利了。

不過片刻之間,陳展的周圍都被圍得水洩不通。

之前陳展在鐵匠作坊裡,講解的時候,大家都還以為陳展在驗收改進的弓弩,所以大家並沒有在意。

但是隨後陳展需要材料的時候,是從木匠作坊裡拿過去的。

好奇之下,木匠作坊的師傅就隨口詢問了一番,誰知道,竟然得到了陳展要親自動手打造機械的訊息。

然後一傳二,二傳三,不過一頓飯的功夫,所有的工匠師傅,都得到了陳展要大展身手的機會。

原本剛剛得到訊息的工匠們還有些猶豫,畢竟偷聽其他作坊的技術,多少有些不地道。

但是沒有想到隨著人群越聚集,人數越多,最後憑藉著人多的優勢,這些人終於裝起膽子,跑了過來,希望能夠從陳展這裡學習一點他們聽所未聞的技術。

上次陳展來巡視工匠營造紙術的時候,就給所有人講解了一番活字印刷術的道理。

雖然對於大部分工匠來說,畢竟隔著行業,但是其中的原理,竟然給了很多工匠巨大的啟發,使得工匠營的成果,有了一次大爆發的趨勢。

所以面對著陳展講解的機會,任何一個工匠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原本他們看到陳展等人,都已經結束了連弩的稽核,竟然來到了投石車的地方。

所有人都還有一種失望的感覺,畢竟,丟失了一次學習的機會,大家都有些懊惱。

誰知道當他們看到了投石車的樣子之後,心中的希望再次升起。

哪怕不是專業的對口人才,但是對於投石車這種常見的攻城利器,就是造紙作坊的師傅都能說出個一二來。

此時看到木匠作坊,所造出來的投石車,竟然沒有多大的變化,大家心裡的希望又再次點燃起來。

因為只有木匠作坊的技術沒有改變,陳展講解新技術的可能性才會增大。

至於陳展到底會不會或者能不能做出改進,有了連弩那邊的成績,大家莫名對於陳展增添了幾分信心。

而看到所有人終於安靜下來,陳展就接著講解起來。

“我們作為手藝人,最重要的技術,而技術是怎麼來的?”

“主要都是從前輩們哪裡傳承下來的。”

“而在傳承的過程當中,我們又有在原基礎之上,進行改進的機會,然後創造出更加完美和先進的技術。”

“一代又一代的發揚光大,於是人類社會的繁華和文明,就從我們的手中誕生了。”

“如何將先人傳承下來的技術進行改進呢?”

“一方面需要機緣巧合的靈光一閃,但是除了這種天賦卓越的方法之外,還要一條適合大多數人的方法。”

聽到這裡,所有的工匠都眼前一亮,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著卓越的天賦,甚至有天賦的人,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都能保持天賦。

“這種方法就是透過總結分析的方法,直接明白技術的最核心、最基礎原理,然後舉一反三,進行新的發明創造。”

“就拿這臺投石機作為例子,剛才我已經講過,我把它叫做重力式型別。”

“依靠重力的拉動,然後利用槓桿的原理,將物體投擲出去。”

“聽到這裡,大家就能夠看得出來,投石機上,重要的原理就只有這麼兩個。”

“什麼底座、繩索等其他配件,也都是在為這兩個原理服務而已。”

“經過分析總結之後,把其他不重要的東西剔除,然後我們再進行發散性的思考。”

“首先,對於依靠重量的方式,我們還能不能改進,又怎麼去改進?”

“而除了重力之外,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能夠讓那根木杆動起來?”

“明了了改進的部位,那麼我們就要明確改進的方向,畢竟,我們總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改進這些東西,王那個方向改進?”

“綜合所有人類社會出現的工具,有兩個方向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這兩個方向就是更為簡單,更為耐用!”

看著周圍一臉疑惑的工匠,陳展微微一笑,繼續為眾人解惑。

“或許有些人會問,不是技術越高越好麼?為什麼要朝著簡單的方向發展呢?”

“這是因為,改進的方向是由使用者的受眾群體決定的。”

“如果你改進的機械,使用者是一群學識高超,文化程度和動手能力強的人,那麼你的改進朝著先進方向就沒有錯。”

“可是如果你的使用者,是一群目不識丁的百姓和軍人,那麼你設計出來的機械卻無比複雜,無比金貴,一點都不耐用,那麼你準備讓你的東西成為一次性的麼?”

“畢竟,你又不能跟著隨時去維修吧?”

“只有將作品改進的極為簡單,極為耐用,讓所有人都能夠明白怎麼使用,怎麼去維修,讓使用的壽命儘可能地延長,那麼這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我們回到投石車的問題,明白了改進位置和改進方向之後,我們先想一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替換這種重力式的投擲?”

“……”

停頓了一下,陳展給了所有人一個思索的時間,雖然講解的過程非常簡單。

但是陳展的目的又不是炫耀自己的技術,而是希望這些人聽到了自己的技術,能夠有著巨大的收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