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糜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透過她們的關係,也能送家中的弟子加入折衝府,但是透過關係進去的,和自己進去的,待遇能夠一樣麼?

倒不是說陳展不給她們面子,而是哪怕她們姐妹倆,也非常清楚,在軍隊當中,實力為尊。

不是透過自己努力加入的,都會受到大家的排斥和瞧不起。

畢竟,參加軍隊的,大部分都是底層人。

如果沒有他們的認可,那麼進入到軍隊這樣的危險職業,那就簡直和送命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畢竟,到了戰場上,你發現你的隊友竟然沒有人和你合作,沒有保護你的後背,沒有人願意和你互為對方犧牲。

那麼基本上這樣的人,通常都活不過影視劇的一集。

即便劉珂兩人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她們也非常清楚,先不提折衝府不允許混資歷的行為。

就算有人想混資歷,那麼他們做處的環境,也必然是適合混資歷的地方。

比如輜重部門,比如遠離戰場的大後方的管理崗位。

可是這種行為,大都是百分百衝著混資歷的目的去的,他們起碼不會搶奪別人在戰場上的功勞。

看在後臺的份上,或許大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要想混資歷,還想搶功勞,那就是要惹眾怒的結果。

而且,兩個家族的年輕人,需要這份資歷麼?

她們是商業望族,不是世家,不需要進官場,所以這份資歷未必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而且如今天下大亂,根本就沒有安穩混資歷的地方。

反而對於實際的體驗,才是在這個大環境當中,對於兩個家族最為重要的。

畢竟家族即將面對紛亂的局勢,即便和折衝府關係良好,但是又怎麼能夠比得上自家擁有一定力量來的方便。

如今陳展就將這名一份鍛鍊家族後輩的機會,放在了兩人的面前。

或許要吃一點苦,或許要流血流汗。

但是正值發展時期的兩個家族,反而最不缺乏的就是這種向上的慾望,所帶來的付出。

劉珂兩人相信,家族那些沒能夠來到渝州,參與到渝州讀書氛圍的,腦子笨一點的子弟,聽到這個訊息,絕對會大為振奮。

“大恩不言謝,劉、餘兩家會銘記將軍的恩德!”

忍耐住心中異常的振奮,劉珂對著陳展鄭重的感謝起來。

畢竟,如果陳展光是要發展地盤的話,那麼無論是濟州還是甘州,這兩個緊挨著渝州的地方才是最為方便的。

或許有戰略上的考慮,但是劉珂姐妹相信,陳展肯定包含著照顧兩個家族的意思在內。

不管怎麼說,這份恩情,足以讓劉家和餘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唯陳展馬首是瞻了。

畢竟一個從一開始就能夠為追隨者考慮的領導者,絕對要更加受到屬下的擁戴。

而這也是陳展和這個時代的其他人,最大的不同。

因為他向來信奉互助雙贏。

看到兩人明白了自己的深意,陳展也非常開心。

“兩位家主客氣了,發展的真諦就是大家共同進步,實現雙贏。”

“單方面的掠奪和供養,絕對不會太過長久,那不是強大的正確道路。”

陳展的一番話,更讓兩女佩服。

能夠在巨大的利益和權勢當中,保持如此清醒的規劃,並且按照固有的路線前進,不為外部干擾所動搖。

這一切,無不證明了,陳展絕對是一個做大事的領導者,是一個擁有大智慧、大毅力的先行者。

能追隨這麼一位才情卓越的人,是兩個家族的機會和運氣。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陳展雖然時間有限,公務繁忙,但是王月娥和曹麗蓉卻陪著劉珂姐妹在渝州逛了兩天的時間。

或許是因為姐妹倆只在不想給陳展添麻煩,或許是放心不下家族的事物。

等見完了前來渝州讀書的家族子弟,瞭解了一番他們的情況,又勉勵了一番這些人的心氣。

姐妹倆就再次踏上了回南的路程,不過這一次,不再只是他們兩個家族的車隊,而是整整八千的折衝府士兵。

按說邊鎮的軍隊是不能夠隨意調動的,但是實際上,新元帝如今對於整個北方的控制已經名存實亡。

但是為了不刺激這位即將燈盞枯竭的皇帝,折衝府還是打著追討軍資的名義,前往南方。

畢竟那位盤踞在武陵山的馮莽,聚集十萬大軍,佔山為王的事情,現在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

前有普度教派造反,後有土匪佔山為王,新元帝感覺自己就像是,生存在四面破陋的小屋當中,補了東牆破西牆。

如果這位皇帝也來自於現代的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破口大罵:總有刁民想害朕!

感覺自己無論如何都帶不動,已經癱倒在地上的大乾,如果不是新元帝心中還有幾分維持祖宗基業的責任感,恐怕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自從發覺趙猛兄弟二人,已經有了尾大不掉的趨勢,新元帝的心裡就一下子沒有了鬥志。

就算是柳承宗的刁難,也被他無視在角落當中。

三日一次的大朝會,已經被新元帝改為了十日一次,而每日的小朝議,現在更是名存實亡。

以前還勵精圖治的新元帝,如今更是一副躺平地姿態,任由那些內閣大臣們,明爭暗鬥著。

因為新元帝的消極態度,朝政愈發糜爛,而最大的變化,就是昔日以柳承宗為首的丞相派,現在幾乎各立山頭,相互撕扯起來。

以往總是跟隨在柳承宗屁股後面的蘇青和潘和志兩人,抱團取暖,直接拉攏了一大批的勳貴和少部分的世家,直接在朝堂上異軍突起,單獨成勢。

而柳承宗如今的麾下,則只剩下,刑部尚書王冰和工部尚書張翰。

而以吏部尚書展炔和御史大夫賈東為首的保皇派,則成功拉攏到了禮部尚書鄭廉。

整個朝堂上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簡直堪比菜市場。

而躺平了之後,新元帝竟然沮喪地發現,以往一起向他發難的文臣勢力,竟然自動四分五裂起來。

第五百九十二章 皇后異心

雖然看著那些昔日針對於自己的人,如今竟然各自為政,相互攻擊,固然心情暢快。

但是這卻更大地打擊了新元帝的信心,直接讓他對於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他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做一個皇帝?

自小就沒有經受帝王培養,好不容易撿了個便宜,得到了皇位之後,前面被父皇壓制,後面又被大臣壓制,新元帝可謂一生當中,根本就沒有品嚐過,一言九鼎的滋味。

而亂成一團的朝堂,根本就沒有明確的執政核心,甚至連培養下一代帝王的重大事項,到如今都沒有被提上日程。

眼看著自己的兒子,也即將走上了他父皇的老路。

自父親黯然退隱之後,已經很久都沒有露面,即便在後宮當中,都快成隱形人的皇后孫倩,終於忍耐不住了。

已經年近四十的她,若是放在其他的普通家庭,恐怕此時已經要當奶奶了。

可是如今她即將二十的皇子趙寧,不僅和其他的皇子一樣,懵懵懂懂,從未接觸過朝政不說,甚至連王子妃都還沒有著落,更別說什麼立太子這樣重大的事情了。

而朝堂當中的眾多大臣,彷彿就是忘記了這件事情一般,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及。

其實到並非是所有人都不放在心裡,起碼以保皇自居的展炔等人,就曾經動過念頭。

但是也就是動過念頭而已,最後幾經商議之後,大家乾脆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

倒並非是展炔心有私念,而是一個新元帝,就已經讓幾個人疲於奔命的幫襯著了。

如果再多出來一個太子,朝堂上必然將再次進行勢力劃分,那麼本就已經混亂地朝堂,那將無法安寧了。

帶一個新元帝,就已經讓展炔這個老頭,累得要死要活,再來一個太子?

展炔表示,老頭子我實在辦不到啊!

但是不管他的打算是什麼,但是當何寶帶著皇后的意思,暗中進入到了展府之後,展炔就知道,自己終究是躲不過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大家都不提,那麼展炔還能裝作沒有看見,可是一旦有人提及此事,那麼以展炔的為人和性情,他做不到放任自由。

“何公公,你不應該來!”

看著何寶那張陰森森地臉,展炔的心裡滿是無奈和苦澀。

他只是一個勉力支撐,在夾縫之中求生存的補鍋匠。

可是如今看皇帝和皇后兩人的意思,幾乎要把他當大乾皇室崛起的擎天柱、紫金梁了。

“展大人,為何有此一說!”

目光之中閃爍著,不知道展炔到底怎麼看待皇后的懿旨,何寶只能順著展炔的話題交談下去。

哪怕整個朝堂上,都說展炔是保皇派的中堅,但是就憑藉他任由太子之位空缺,何寶就認為展炔這個保皇派絕對名不副實。

“你可知道,如今朝堂的局勢,守護著陛下一個,老朽已經勉力支撐,如果再加一個太子……”

雖然展炔的話沒有說完,但是他的意思卻已經表露出來,在新元帝和太子之間,他只能選擇新元帝。

作為整日裡就在各種陰謀詭計當中,摸爬滾打的何寶,又如何聽不出展炔的意思。

但是想及皇后對於自己的恩情,想到太子對於自己的承諾,何寶只能強忍著自己的憤怒。

“展大人,如果立下大殿下為皇子,那麼皇爺必然在朝堂上多了一批幫手。”

“畢竟,寧皇子一旦立為太子,擁有大義在手,必然有一批志士跟隨,那時……”

“何公公,此言差矣!”

聽到何寶這種想當然的話,展炔都有端茶送客的衝動。

如果大義能夠當飯吃的話,那麼新元帝才是最有大義的那一個,可是前十多年被退位的太上皇挾制,現在又被眾多大臣壓制,簡直連皇帝的威嚴都快喪盡了。

這種天真的想法,進入朝堂當中,恐怕連三天都活不下去。

之前展炔還認為,皇后算是一個賢良淑德,擁有智慧的人,就算幫不了新元帝為前朝助力,起碼也能讓新元帝無後顧之憂。

可是今日一看何寶這樣的言行舉止,展炔就知道,畢竟是婦人之見,以往他走眼了。

“要論大義名份的話,誰還有先帝威望高,誰還有陛下名聲正,可是如今怎麼樣呢?”

“……”

被展炔懟得完全沒有話說的何寶,雙目之中閃過一絲陰霾,整個人都陰沉下來。

所謂的大義之說,也不過是雙方的遮羞布,只不過是想把展炔拉到太子一邊罷了。

可是看到老頭這幅架勢,何寶就知道,恐怕今天自己要無功而返了。

雖然心中的怒火都要憋炸了,但是常年的隱忍,讓何寶依然意識到,這裡可不是他的內務府。

展炔哪怕再怎麼說,也是堂堂吏部尚書,六部之首,要收拾他一個何寶,還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更何況,他此時身擔著皇后的重託,絕對不是給太子惹麻煩的時候。

當下何寶只能憋得一臉陰寒,滿臉不渝地對著展炔一抱拳,連場面話都不想說,就告辭離開。

聽著遠去的腳步聲,展炔的心裡無聲的嘆息起來。

作為大半輩子都泡在官場的老人,對於皇帝的心思,他們這些文臣,那個又能猜測不透呢?

雖然和大臣的對恃,一直落在下風,但是新元帝心中地那一團火,大家都能夠感覺得到。

不過對於君臣之爭,大家都知道,如果大乾無事,那麼終究是君權獲得上風。

可是一旦摻和進太子的話,那麼性質和鬥爭的激烈程度就完全不同。

君臣之爭,哪怕是柳承宗再權勢滔天,但是也無法謀取新元帝屁股下面的寶座。

可是一旦有了太子,那麼對於新元帝來說,將是直接的敵人。

畢竟他如今才不過四十多歲,可是太子已經年近二十。

今天立下太子之位,明天是不是他也得和自己的父皇一樣,退位為太上皇?

哪怕被自家父皇欺壓了十多年,但是新元帝也依舊相信,如果再選擇一次的話,那麼自家父皇也絕對不會選擇禪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