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協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很顯然,陳展就屬於前者。

屬於那種內心和實力,都已經強大到,對於旁人的眼光,感到無所畏懼,毫不在意的程度。

這種人,無不都是意志堅定,百折不撓的存在,更是成功的代名詞。

而對於陳展的表現,無論是準備聯姻的安盛,還是準備投靠的劉玉成,都感到異常的高興。

畢竟跟從成功者,是所有人的習慣,也是人的性情所致。

眾人一起落座到了二樓,看著在座的各個商家的主事,陳展感到非常滿意。

雖然從軍事的角度而言,實力決定一切,誰的拳頭大,聽誰的。

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合作共贏才是最為妥善的處理方式,如果一切都以實力為尊的話,那麼遲早是要翻船的。

畢竟從數量上而言,大部分是都處於弱勢的地位。

而今天陳展將這幾個商家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建立一個秩序,一個維護弱者的秩序。

但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統一的存在,要想維護弱者的利益,那麼強者必然受損。

所以如何說服這些人,將利益放在長遠,就是陳展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事情。

“今天請諸位過來,是希望能夠在渝州的商業圈子裡,建立一個維持秩序的商會。”

這個話題,來之前大家都經過瞭解,雖然對於商會大家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

但是一來折衝府是地頭龍,根本不是各家可以抗衡的存在,而且折衝府向來都不賣任何人面子。

再來,眾人也想透過這次聚會,瞭解一下折衝府的動向。

“首先給大家說一下商會的模式,所謂的商會,就是經營同樣的行業,都聯合在一起,大家互通有無,進行互補經營。”

“比如說,某一家在某一個地方的分店,偶爾缺少某一樣貨物,而另一家卻有著多餘的存在,那麼商會就調節大家進行相互拆借。”

“如果有人進行惡意的競爭,那麼商會也會出面調節,平息紛爭。”

聽到陳展描述的商會的作用,在座的各位都不由神色動容。

這簡直就是有折衝府背書,然後讓大家光明正大地聯合在一起。

商人逐利的天性是如何都無法泯滅的,而商會地存在,卻能夠很大程度的緩衝彼此的衝突,又能夠保證大家的利益。

而最讓大家看重的是,有了商會的存在,各家就擁有了和折衝府溝通的平臺。

作為大乾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誰不想和折衝府拉上關係?

但是折衝府以前行使地是封閉的政策,基本上都不和外界多加溝通。

所以即使明知道和折衝府相交,絕對會得到巨大的利益,但是看著這塊肥肉,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都一籌莫展。

而如今大家看到了開啟缺口的希望。

看著眾人喜笑顏開的樣子,人群當中的安盛卻默默不語。

這些傢伙都是商人出身,凡事想得過於簡單了。

陳展是什麼人,那可是把控整個渝州軍政大權的存在,能夠平白無故的做出讓自己被動的策略?

常年在政治氛圍當中打滾的安盛,堅信陳展肯定有著下文,而且商會的作用,絕對不僅僅就是如此地簡單。

“當然,有失就有得,除了維護各位的利益之外,但凡是加入商會的,同樣要有履行的義務。”

“維護市場價格,配合政府應對緊急情況,打擊剝盤百姓的奸商……”

果然,給了一個甜棗之後,陳展的大棒子就揮舞了下來。

讓眾人的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來,但也就是僅僅如此了。

哪怕最終拒絕了加入商會,也沒有那一個人敢於當著陳展的面掀桌子,這就是折衝府的威懾所在。

眾人的臉色當然不好,因為按照陳展所說的,簡直就是把所有的商家都當工具使喚。

但是事實證明,所有人都把陳展想得簡單了,也把陳展的能力想得簡單了。

“為了彌補大家所受到的損失,我們折衝府準備從以下方面,對於大家進行補償。”

看著一張張不動聲色的面孔,陳展淡定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折衝府將會逐步對商會成員,慢慢放開軍需交易市場,優先會在商會成員哪裡補充軍需所缺的物資。”

“嘶……”

都不用聽第二條,大部分人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折衝府經過先精簡在擴充之後,如今所有的戰士都是青壯,而且對外公佈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八九萬。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對外公佈只是應對朝廷的方式,具體的人數到底有多少,那麼只有折衝府的高層自己清楚。

但是根據眾人私下裡的估計,恐怕都要接近十五萬左右。

但其實所有人估算的都有些保守了,在渝州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將近四百萬的今天,陳展已經將折衝府士兵的數量擴充套件到了二十萬。

其中光是騎兵就有十萬左右。

只不過是陳展將軍營轉移到十萬大山的山腳,那種人跡罕至的地方,根本就無法被外人所窺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即使不知道具體的人數,就眾人所猜測的十五萬,所需要的軍需,也是一個讓人感到震撼的數字。

目前來說,折衝府所需的軍需物資,三成是面向整個渝州百姓以市場價徵收的。

這部分只是為了補貼本地的百姓,在農業產出上的收入。

而五成的分量,都是折衝府對外以物易物交換而來的。

而這一部分之前由張家、孟家、餘家和劉家四家把持。

而因為各地叛亂之後,因為趙氏兄弟的驟然崛起,對於張家和孟家的依靠有所偏弱,反而對於餘家和劉家的交易更加頻繁。

哪怕最後地兩成,也是折衝府軍需處,自己外出在臨近州府採購。

可以說折衝府軍需這一塊,就是水潑不進,完全沒有給外人留下任何靠近的機會。

甚至早在數年之前,陳展就已經開始囤積糧草。

並且在所有人都沒有留意的情況下,在臨靠最北端北蠻縣的北石縣,在渝州腹地的成武縣,在臨靠十萬大山的柏松縣。

陳展建立了三座巨大無比的糧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