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天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一個民族以愚昧為榮,以智慧為恥,以反智為思想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將會沒有了發展的前途。

而一個有序的,擁有美好發展前途的社會,其實和一個社會的整體智力也沒有關係。

而是和領導者與普通中堅階層的合理差距有關係。

當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的領導階層所擁有的的智慧,正好是大部分的民眾的智慧經過思考之後,可以企及的程度,那麼這個社會將擁有美好的發展勢頭。

因為領頭者想什麼,大家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就能夠明白,然後大家才會心甘情願的跟隨者領導前行,因為大家感覺到了領導者的思考的方向是正確的。

而領導者只比普通大眾強上一截,普羅大眾思索一番就能明白,這既能保持領導者的先行者地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又能使得大家緊跟領導者的腳步,不讓領導者的思想變得曲高寡和。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引領社會發展的領頭者,既不能沒有人理解,也不能人人都理解。

前者容易讓大眾產生質疑,然後眾叛親離,沒有了忠實的追隨者。

而後者,使得領導者沒有了任何優勢,變成了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沒有前瞻性,不能夠服眾,讓所有人追隨。

所以一個優秀的領袖,無論他有多強大的能力,都只會在民眾的面前,展示一番他們能夠勉強聽明白的道理。

所以在規劃的時候,陳展一開始說的就是商業街,完全沒有提到什麼城市文明之類,這些古人根本就不明白的道理。

放棄精神上的追求目標,只說出物質上的巨大利益,這並非是陳展庸俗,恰巧相反,正是因為陳展能夠體會到百姓地追求,這才將百姓最為關注的東西表達出來。

任何時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相伴相行的。

但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物質文明在前,牽引著精神文明的發展。

就好像是一個吃不飽飯的窮漢子,根本就沒有精力去考慮什麼思想道德品質類的追求一樣。

韓六子的老家原本是東洲,不過是當年因為朝廷要遷移百姓,所以韓家老祖先就跟著大部隊來到了渝州城。

然後韓家跟著渝州城從一個破舊的小縣城,慢慢發展成為如今的天下第一雄關。

沒錯,在所有渝州人的眼裡,渝州不僅僅只是一個城,更不僅僅是一個州名。

而是天下排名第一的雄關!

光是那數丈高的城牆,根本就不是其他中原地帶和各個邊關所能夠比擬的。

據說渝州城的城牆外圍地高度,甚至都比京城了半尺。

而為了不違反僭越的規定,後來大家就在城牆內墊高了三尺地高度。

所以渝州城的城牆,其實內外的高度並不是一致的。

而在渝州土生土長的韓六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那些宏偉壯麗的建築。

因為文化低的原因,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種痴迷是一種什麼狀態。

唯獨知道自己對於建築非常喜愛,對於木瓦工學習非常快。

可惜韓家家境不錯,父母根本就允許他從事木瓦匠這種低賤地職業。

而後來他娶妻生子之後,慢慢這種執著也就淡了下來。

如今將近四十的年紀,唯獨對於建築的喜愛,依然沒有半分淡然。

以前他最喜歡的是渝州的城牆,如今他最喜歡的則是互市那寬闊的青石板道路,以及兩旁夜燈的石臺。

甚至連整個互市規劃的建築佈局,都讓韓六子整日裡流連忘返。

“爹,爹,鄉老著急大家開會呢!”

“有沒有說什麼事情?”

這日裡,剛剛從互市外面遊逛回來,韓六子就聽到自家已經十多歲大地小子,從院子裡走出來,衝著自己嚷嚷起來。

果然是年輕人,就乜有一點見識,碰到點屁大地事情,就是一驚一乍的。

“說了,據說是折衝府想要規劃兩條大道,改建商業街,所以,準備讓大家搬遷到南面新規劃的新城區。”

“新規劃?搬遷?”

聽到自家兒子的話,韓六子的腦海裡,瞬間就蹦出了一大堆,型別風格異常熟悉的建築物。

“什麼時候開始聚會?”

看著自家父親迷迷茫茫地恍惚一下之後,瞬間就問出了一個毫不相干的話題。

這……這怎麼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啊?

原本如今在州學上學的韓六子之子,原本是準備在自家父親不同意或者反對搬遷地時候,在好說出一番大道理,來響應折衝府的號召的。

但是猛然看到這個一幅冷靜神色的父親,韓六子的兒子,幾乎都有些懷疑自己的人生。

不都是說這些人總是頑固分子,會拖累渝州地發展麼?

為什麼同時老年人,同時以前的頑固勢力,怎麼自己父親就這麼通情達理?

聽到搬遷地訊息傳來,也沒有任何的異動,反而一幅擁護的樣子這是為那般?

根本就沒有想到,那個自詡到州學學到了一點先進思想的兒子,已經做好了踩著自己上位,但是韓六子此時的內心裡確是有些激動的。

對於搬遷不搬遷的,韓六子並不在意,他的父輩們都比較聰明,做過生意,也做過小武官,家底還是積攢了很多的。

他只是感到激動地期待著,渝州城在折衝府的規劃下,到底會迎來哪些改變。

如今的渝州城,如果說是純軍事安全上,絕對依然沒有任何問題。

經歷數十萬人的大戰,沒有任何一點奉獻。

但是當數十萬人,要是在這裡生活,或者聚集的時候,那麼渝州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了。

起碼每當雨季到來的時候,渝州城就已經有很多地方,會出現積水的現象了。

如果不在進行一番改造的話,估計十多年之後,渝州就已經不適合大家在這裡生活了。

不要認為大家待在一個地方久了,就很難捨得離開。

那些都是在可以生存的前提下。

如果一個城市生存在臭水坑當中,那麼這個城市的居民絕對不會產生什麼歸屬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