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時機到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乾安宮大殿之前的廣場上,所有有資格參加大朝議的官員,都跪爬在地上,一副哀傷不已的神色。

但是具體誰是真傷心,誰是假悲痛,那就要看個人的演技了。

但是在大殿之內,六部尚書、內閣大臣、老資格的親王,卻幾乎全都是一副相同的面孔。

無論是忠於皇帝,忠於太上皇,還是抱團的文官勢力,此刻都一臉陰沉的表情,看著地面上的金磚,彷彿哪裡有著讓人探尋的奧妙。

雖然對於趙武的身後之事,都有著固定的流程,甚至都用不著眾人去商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等到太上皇進入陵寢之後,才是事情的開始。

畢竟作為曾經新元帝最大的對手,後來又稱為最大的後臺,太上皇的駕崩,必然伴隨著權利的洗牌。

只不過……

大部分人的餘光,都暗暗瞟向前排的柳承宗。

這位在太上皇活著的時候,都壓得皇帝不得不低上一頭。

如今沒有了太上皇的支援,也不知道皇帝,面對咄咄逼人的柳承宗,能不能支撐得住。

眾人各懷心思,就連新元帝也是一臉沉痛地失神坐在那裡,一向在宗室當中沒有多大存在感的禮親王趙帆卻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建議,召回在外的宗室人員,瞻仰太上皇最後的儀容。”

“且陛下應當打起精神,掌控好京城之中地大局,京城安,一切就安!”

聽到了趙帆的話,心情非常雜亂,簡直都不能思考的新元帝,這才驟然清醒過來。

“嗯,皇叔說的是!程徳祿,立即召集所有宗室成員。”

“並且昭告天下,一年之內,但凡有爵位在身的,禁婚禮嫁娶,不得酗酒作樂,平民百姓三個月之內,禁婚假。”

“除非是十惡不赦之徒,大赦天下,朕要為太上皇祈福!”

“令京畿大營,進入京城內,嚴守各方城門,但有輕舉妄動著,一個不留全部拿下!”

“遵旨!”

看著程徳祿匆匆而去,新元帝這才欣慰地看向了禮親王,點頭示意。

如果不是太上皇的遺體還放在後堂,他此刻都想笑著和禮親王寒暄幾句。

果然,到了關鍵地時刻,還是自家人貼心啊!

雖然對於京城重地,新元帝未必需要禮親王的提醒,也會嚴密地掌控起來。

但是有了禮親王的上奏之後,新元帝動起手來,起碼就要師出有名啊。

尤其是看到柳承宗微變的臉色,新元帝的心裡就更加暢快高興了。

但事實證明,他表錯了情。

柳承宗之所以變了臉色,並非是因為他的行動,而是因為禮親王的舉止。

建議皇帝第一時間掌控京城,但凡是稍微對於大乾有點忠心的大臣,都會如此建議。

但是唯獨,一心一意推翻大乾江山的禮親王,最不該說出這樣的話來。

可是今天,趙帆竟然就如此光明正大地說了。

這種反常的現象,讓柳承宗的心,開始急劇地下沉。

因為這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禮親王終於決定動手了!

雖然暫時還不知道,禮親王為什麼,竟然建議新元帝加強京城地防護力量。

畢竟,如果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禮親王應該期待防守力量再薄弱一些。

可是如今禮親王竟然反其道而行,這不得不讓柳承宗感到忐忑不安。

雖然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可是等到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柳承宗才發現,原來他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而對於禮親王的異常行為,除了心思縝密的柳承宗,發現了一點端倪之外。

其他的諸如潘和志、蘇青等人,只是心中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之外,並沒有任何的覺察。

畢竟就是最為膽大的人,也不會想到,趙帆竟然孤身停留在京城,卻把所有的手下,都派出了中州。

這已經不是可以用膽大來形容了,簡直就是不將新元帝放在心上的狂妄行為。

無數的快馬,也以八百裡加急地速度,朝著天下四散飛奔而去。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們帶去的不僅僅是太上皇駕崩的悲音,同時也傳播出了天下大亂的前奏。

“大哥,我們倆回去一個行不行?”

接到了太上皇駕崩地訊息,趙武就第一時間來到了遼州的大營。

按照他兄長的性格,肯定會要求兄弟兩人一起回去送太上皇最後一程。

雖然將近十年地時間裡,兄弟兩人都沒有遇到皇伯父所說的萬一,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趙武的心頭總有一種隱隱地不安。

“你不用說了!”

面對弟弟的勸誡,趙猛怒氣衝衝地斥責了起來。

“別忘了在父王、母妃去世之後,是誰一手將我們撫養長大的。”

“皇伯父將他自己的親兒子都丟在一旁,卻手把手地教導我們,如今他老人家龍趨歸天,你怎麼能夠有如此心思?”

“不是,大哥,皇伯父去世我也心痛,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就是有種不祥的預感,我們留下一個,也是以防萬一……”

看到自家兄長誤會了自己,趙武只能焦急地解釋起來。

和心思靈活,不拘一格的趙武比起來,趙猛雖然文韜武略也非常優秀,但是本人卻有些過於端方迂腐,太看重規矩和倫理綱常。

“哪有那麼多萬一?”

對於趙武的解釋,趙猛再次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辯解,斬金截鐵地幫他做出了決定。

“已經多少年都相安無事,再說,不是還有副將在麼?”

“現在,立刻,和我一起連夜趕回京城。”

“如果連皇伯父最後一程,我們都不送一下的話,百年後,又有何面目去見他老人家,又有何面目去見父王、母妃?”

聽到大哥將父王和母妃的名義都拉了出來,趙武就知道事情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最後只能在心裡嘆息了一聲,任由趙猛拉著,連夜向著京城趕去。

但是兄弟兩人,誰都沒有注意到,就在兄弟兩人剛剛離開遼州城。

夜色地掩護之下,無數的信鴿就從城裡沖天而起,向著西方、南方飛翔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