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遺孤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吃最大的苦,受最大的累,卻遭受著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不是行政權被架空地話,何至於一年以一州之地,才收不到十萬兩的稅收?

何至於被朝堂卡著脖子,求爺爺告奶奶般,向著別人要軍費。

軍政合一雖然不合理,但是因為渝州特殊的地域,那也是大乾朝堂自己的作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既然做出了承諾,那就要履行。

而發現了大乾朝廷不準備履行職責之後,陳展就準備幫他們履行諾言。

既然縣衙裡的人不聽話,那就換一批自己人好了。

這也是陳展要求尋找軍屬遺孤的原因。

這些父親為了渝州戰死,卻被母親遺棄的孩子,不應該受他們經受的苦。

所以陳展決定趁此機會,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動作,竟然讓曹麗蓉發現了他準備離開的意圖。

任何時候,最難還的永遠都是情債。

尤其是這位被欠債的,還是一位白富美。

“陳家村距離渝州不過數十裡的距離,如果什麼時候想散心的話,那麼就讓金玉護著你過去!”

聽著陳展的話,曹麗蓉原本有些暗淡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彎彎似兩道新月的眼睛,展現出了青春少女地嫵媚。

“好!”

雖然她未必會去,但是陳展的態度卻是最為關鍵的。

哪裡畢竟是王月娥的地盤,哪怕同意屈居於對方之下,和對方共事一夫。

但是作為曹家的大小姐,曹麗蓉擁有著自己的驕傲。

哪怕作為聯姻的物件,曹麗蓉也希望能夠收穫女孩最為渴望的愛情。

好在上天不負有心人,她終於開啟了一個美好的開端。

帶著三百名孤兒,以及一千多按照陳展要求,特意從數萬折衝府兵挑選出來的士兵,陳展踏上了返回陳家村的路途。

一同帶走的,還有一批屬於陳家村和罪軍營的分紅,以及一位少女的心。

“小家夥叫什麼名字?”

行走在道路上,陳展搖搖晃晃地騎在馬上,向著坐在馬車上的一個小家夥問道。

“大哥哥,俺叫小虎!”

小家夥大約有六七歲的年齡,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滿是機靈的氣息。

唯獨因為生活的原因,身體長得有些瘦弱。

破碎的衣服偶爾翻起,都能看到那一排排瘦弱的骨頭。

沒有辦法,渝州可以說除了軍人的戰鬥力和做人的骨氣之外,什麼都缺。

曹亮和折衝府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但是因為數年以來,一直被內務府和朝堂裡的那些大人物暗中卡著脖子。

即便是折衝府的軍隊,都只能維持著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

對於這些被遺棄的軍屬孤兒,折衝府只能夠保證不被餓死,至於說其他的,那就無能為力了。

看著長長地隊伍當中,和小虎一樣的孩子,有著兩三百人,大都是七到十一二歲之間的。

再小的陳展不敢帶,而大一點的,都已經定型,培養不出來。

所以剩下的也只能留到州府,交由折衝府照顧。

畢竟那裡是渝州的州府,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醫療條件等,都是整個渝州最好的。

尤其是那些年齡小的,帶到陳家村還不如留在州府,更加利於他們成長。

而陳展這次帶回來的這兩百多孩子,有男孩兩百,女孩七十多個。

雖然很想把所有的孩子都接回來,但是陳展卻知道,自己只能量力而為。

男孩子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必須接受教育,為未來培育希望的種子。

而女孩則是一種嘗試,一種打破現有社會構架的嘗試。

但是畢竟大環境在這裡,陳展也不可能冒天下大不韙,去培養女孩做未來的基層官員。

“小虎今年多大了?”

“俺六歲半了!”

純潔的目光看向陳展,小家夥還不明白這位大哥哥要帶著他們去哪裡。

但是自幼養生堂的經歷,讓孩子們都看得出來,眼前的這個大哥哥,是所有人領頭的。

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陳展對著所有看過來的孩子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

那溫柔的態度,那陽光般的笑容,哪裡還有一丁點殺神的風範。

讓周圍一同行進的折衝府兵,都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他們曾經幫助打掃過,罪軍營那個慘烈的戰場。

他們是如何都不會,把眼前這個和風笑語的俊朗年輕人,和那個戰場上的魔神相提並論。

“知道自己姓什麼嗎?”

“姓是什麼?”

咬著手指頭,小虎還弄不清楚很多複雜的概念。

能夠保證這些小家夥餓不死就不錯了,養生堂裡的老人,哪還有經歷去教導他們識文斷字。

更何況但凡是能夠在養生堂幹活的,大都是退役的殘疾士兵,或者軍屬婦孺。

哪裡具備什麼文化知識,即使是想教導,也沒有那個能力。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姓名,而姓名是有姓和名組成。”

“比如大哥哥,就叫陳展,陳是我的姓,而展就是我的名字。”

“就比如小虎你,小虎就是你的名字,而你的姓,就要看你父親姓什麼了?”

聽著陳展這番複雜的話,小家夥有些迷茫的眨巴著眼睛。

好半天之後,才咬著細嫩的手指,迷糊地搖了搖頭。

“我沒有爹,風大爺說我是門口撿來的!”

聽到小家夥的話,陳展有些沉默。

這裡有一部分是大人戰死,而無人撫養,但是更多的確是因為父親戰死而被母親遺棄在養生堂的門口的。

並非是作為母親的心狠,而是一旦一個家庭的頂樑柱沒有了之後,那麼這個家庭就只有破滅的命運。

除了少數能夠單獨拉扯孩子長大的,更多的卻不會帶著孩子再次嫁人。

因為在這個宗族觀念十分頑固的時代,一個外姓的孩子,是不會受到新家的待見的。

甚至跟著母親改嫁,還不如在養生堂過的好。

而那些父母戰死的就更加簡單了,雍朝南侵的時候,並非都是光男人作戰的。

婦女幫助守城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渝州城這個一線戰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