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皇后求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皇后沒有任何求情的話,但是在場的幾個主要人物,卻都知道。

皇后孫倩大中午的,冒著酷熱跑過來,送上一碗辛苦熬出的蓮子銀耳粥,就是為了安撫趙崢的怒火。

雖然何寶只是一個太監奴才,但是作為趙崢潛邸時期的外管事。

卻對著皇后和太子,有著非同尋常的恩情。

在一眾兄弟都血灑皇宮之後,作為當時年紀最大的皇子。

趙崢在父皇的威名赫赫之下,可以說活的戰戰兢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為皇子,當時趙崢的作息甚至比百姓都還要固定。

生怕邁出一步錯步,就被自家大魔王的父皇給幹掉。

有一次風雨之夜,趙崢的嫡長子,不足週歲的趙寧,高燒不退。

但是因為懼怕惹惱了父皇,趙崢都不敢開啟府門去請太醫。

還是當時時任外管事的何寶,冒著風雨,翻牆出去,拽回來一個醫師,又翻牆進來,才保住了太子的性命。

今年已有三十一歲的孫倩,膝下就這麼一根獨苗。

所以隨著時間地過去,不僅對於何寶地感激沒有絲毫削弱,反而與日漸長。

今日聽聞何寶遭逢大難,當即不顧酷熱,親自熬了一碗蓮子羹,特意跑了過來求情。

因為孫倩對於何寶的感激,從未做過掩飾,而且何寶往日裡做事也謹慎自持,從不居功自傲。

此時火氣漸漸平息的趙崢,也不像撫了皇后的面子,當下沒好氣對著猶自趴在地上的何寶呵斥起來。

“還不滾起來,趴那裡裝死呢?”

“奴才,謝陛下隆恩!”

因為面頰的一道血痕,何寶大禮參拜之後,縮著肩膀低頭垂面,生怕再惹出事端來。

“好了,對你下面的人給朕多加管教管教,再有下次定不饒你!”

“遵旨!”

看著何寶退了出去之後,趙崢這才似笑非笑地對著皇后說到。

“好了,這下可如了皇后的意了!”

“陛下,什麼叫如了臣妾的意了,明明是陛下仁慈,捨不得老人受苦,又拿臣妾名頭做筏子了!”

有些事可以做,但是絕對不能說,尤其是面對皇帝這種喜怒無常的生物,是絕對不能恃寵而驕的。

深得其中三味的孫倩,當下一副嬌憨模樣,輕扶趙崢的手臂扭動妖嬈的身軀撒起嬌來。

正處於一個女人最具風情的年代,所以一番風情地流露,惹得趙崢心頭火熱不已。

加上美人知情知趣的表現,當下趙崢哈哈大笑起來,哪裡還有之前的怒火灼燒。

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的程徳祿,彷彿一根柱子一般,面無表情地站立在角落。

但是心中卻對於皇后的手段,感到異常地佩服。

整個天下間,能夠春風化雨般,撫慰皇帝脾氣,就僅此一位了。

那些後宮之中,看似得寵,甚至有些嬌慣的貴妃、妃子們,其實在皇帝的眼裡,也就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罷了。

當然要是皇后認為自己在皇帝的心中,屬於心頭愛的話,那麼恐怕她也會碰得頭破血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除了皇位之外,皇帝這種多疑而神經質的生物,是不會將真心交付給任何人的。

如果不是相權實在太過於龐大的話,恐怕這幾年皇帝都還只能是太上皇手中的傀儡。

皇后之所以佔據如此特殊的地位,除了因為她和趙崢著實是一對患難夫妻之外。

她的父親禮部尚書孫靈玉,恐怕要佔據很大的作用。

很可惜的是,孫靈玉出身農家,沒有太過強硬的背景,哪怕被皇帝和太上皇聯手推上了吏部尚書的位置,發揮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但這已經是皇帝手中最為可用的人了,由此可見皇帝在朝中的窘迫情況。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一天孫靈玉能夠幫皇帝在朝中頂著,那麼皇后的地位就穩固一天。

至於說孫靈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柳承宗,此時皇帝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

當然,最關鍵在於皇后孫倩非常會做人。

雖然當初嫁給身為皇子的趙崢時,不過是四品吏部左侍郎的千金。

但是自從嫁給趙崢之後,管理後院,教導眾多子女,有理有據,雍容大度。

就算是後來成為了皇后,也是將後宮打理地井井有條,從來沒有鬧出任何是非來。

趙崢可是見過自家父皇的後宮,那是一個雞飛狗跳,爭奇鬥豔的。

既能在前朝幫助自己,又能讓自己無後顧之憂,這樣的皇后,趙崢也感到非常滿意。

送走了皇后,趙崢才看向了一旁裝死的程徳祿。

“傳朕的旨意,讓何寶戴罪立功,重新找個合適的人選,再搭上折衝府這條線。”

“告訴何寶,不管他用什麼辦法,朕必須要將折衝府的財務情況掌握起來。”

“奴才遵旨!”

聽到新元帝這話,程徳祿就知道,何寶眼前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當然,這是在後續事情能夠辦好的情況下。

皇后的人情,也有用完的一天,尤其是對於奴才來說,主子的任何情誼,都是賞賜。

也是何寶運氣好,碰到了孫倩這對講究的母子。

要是再換一個不那麼講究的人,恐怕何寶所做的那一切,也就一些銀錢就給打發了。

雖然是這麼交代的,但是從新元帝那沉重的表情,就能夠看得出來。

哪怕是他這個皇上,對於何寶能夠完成接下來的任務,都報以懷疑的態度。

畢竟,折衝府的公告,可是都明明白白地寫著。

所有資源都會經過拆分,然後分售給各個商家。

這都不是多麼重要的,大不了化整為零,總能全都買到手的。

畢竟,在文官集團剋制的情況下,能夠和內務府爭的沒有幾個。

但問題是,折衝府的手段太過噁心人了,竟然不是明碼標價,而是暗標。

並且標價暗標不說,連交貨的方式都是暗地裡來的。

這就給了所有商家的機會。

甚至毫不客氣地說,某些小的商家拿出全部身家搏上一次的話,也未必沒有發大財的機會。

畢竟雍朝的珍寶還有馬牛羊等牲口,對於中原地區來說,可都是緊俏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