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志同道合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老族長,陳展的心裡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的。

大多數地時候,一個集體的幸福,其實雖然和錢財有關,但是絕對不是關鍵的因素。

而陳家村親如一家人的關鍵,就是老族長這個中心的紐帶地存在。

即使宗族的族長,又是陳家村的村長,可謂是既當爹又當娘,為村子操碎了心,勞累了一輩子。

而且老人也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和聲望而徇私,兒子孫子接連戰死沙場。

哪怕陳展給了大家更加幸福的希望,但是老族長才是陳家村擁有今天一切的基礎。

看到老族長的情緒平緩了一些,王建業也急忙轉移話題,開始詢問著陳展。

“這麼說,戰爭算是結束了?”

“對,雍朝的皇帝直接逃跑了,這次他們可是損失慘重。”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

說起了戰爭,陳展一拍腦門,才想起還沒有給村裡人說罪軍營的事情呢。

“我當初進入軍營,就當了罪軍營的統領,帶著兄弟們立下了首功。”

“然後經過曹大將軍同意,我直接將軍營拉回到了咱們的村子。”

“以後啊,罪軍營就駐紮到咱們這裡了。”

聽著陳展的一番簡單訴說,幾個人都一臉的痴呆。

王月娥只是震驚陳家村以後要有個軍營駐紮,同時為自己郎君的能為而驚喜。

可是老族長確是瞭解罪軍營的,他怎麼都沒有想到,陳展如此大膽。

竟然在初入軍營的時候,就跑到罪軍營當中,還當上了罪軍營的統領。

而異常清楚軍營當中一切的王建業,卻是一臉的震驚。

和其他兩人相比,他可是非常清楚,罪軍營簡直就是炮灰的代名詞。

而陳展帶著罪軍營都能立下首功,那麼就只能說明,這次的戰場絕對異常的慘烈。

不過看了一眼旁邊茫然的老族長和王月娥,王建業忍耐著心中的不解,沒有立即開口向陳展詢問。

“那……那軍營駐紮哪裡呢?”

被震驚地有些頭皮發麻的老族長,首先想到的就是軍營的駐紮問題。

畢竟如今陳家村已經增加到了數百人,村子擴建地幾乎都要和山坡相連起來了。

看了一下遠處都快和山腳連線一片的存在,陳展扭頭就看向另一邊的方向。

然後就抬手直接劃了一個圈,將陳家村和後面這座矮小的山頭都圈了起來。

“我會重新規劃一下,等我們再有錢一些,就將這座山直接修剪成一座城堡。”

“以後這座城堡,一半是村子,一半就是軍營。”

聽著陳展的打算,幾個人都震驚起來。

回頭看了看那廣闊的山頭,想象一下城堡的規模,幾個人的頭皮都有些發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這得多少錢啊?

原本漸漸圍過來看熱鬧的一眾陳家村村民,也一個個都驚訝地不會說話了。

看著大家震驚的模樣,陳展猜到了他們的想法。

隨意地擺了擺手,不在意地說了起來。

“你們放心,我又尋思了幾門生意,錢,根本就不是問題。”

“人也不是問題,我現在可是有著三千的手下呢!”

“什……什麼,三……三千!”

“好……好傢伙,展叔這是要上天了!”

“混蛋,會不會說話,展哥兒這是要發達了!”

“呸,你會說話麼,展哥兒現在已經發達了!”

“我的老天,三千人啊,這得多少啊,都快有十個我們村子這麼多了吧?”

聽著村民們的議論,陳展笑著打趣起來。

“吆喝,你這傢伙算學不錯啊,都知道有十個我們村子那麼多?”

聽著陳展的打趣,一眾年輕人也沒有膽怯,紛紛高聲嚷嚷起來。

“那是,我們可是每天都跟著師傅學習的。”

“對,展叔你可不能用老眼光看我們,那叫什麼來著?”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滾蛋,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對對,我就像說這個來著,是被你搶了先的。”

沒想到兩個月不見,村裡的小年輕,竟然開始拽起文來了,陳展頗感到意外。

看著陳展看過來的目光,王建業連忙搖頭。

“這和我沒有關係,是南安村的一個秀才,跑過來落戶,老族長就讓那秀才給這些傢伙開了蒙。”

聽到王建業的話,陳展也恍惚了一下,他再次發現,自己在大方向謀劃中的短板。

按說有錢之後,最先抓起來的就應該是教育了,可是他竟然忽略了這一點。

以前因為窮是沒有辦法,使得村裡半大的小夥子,連大字都不識幾個。

就是在之前教導十二個學徒的時候,陳展才順便給村裡的年輕人佈置了任務,要求每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都必須會背九九乘法表。

雖然當時沒有想得那麼遠,但是陳展也不希望這些人,未來有出門的機會,卻遭受別人的欺騙。

如今聽到王建業的話,陳展才忽然響起了之前在渝州時,自己心裡誕生過的念頭。

是該給自己尋找一個謀士的時候了。

不要認為得罪了文官集團,就是得罪了天下讀書人。

正如前世歷史中,那些打得頭破血流的儒家諸多學派一樣。

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就有對手,這個世界同樣也不例外。

就像是丞相柳承宗所在的蔚山書院,就遭到中州書院、江南書院和國子學府的共同針對。

而且天下的讀書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入書院的。

如果沒有關係,沒有一定的家世,那麼你連進入書院的選拔資格都沒有。

又如何能夠進入書院讀書呢?

更何況有了世家,那麼就必然有寒門,有了勳貴,就必然有耕讀之家。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這句話就能夠清楚的概括了政治體系之中的辯證關系。

任何一個哲學思想,都能引申出無數的內涵,無數人就有無數的解讀。

文官集團也不過是朝廷之中的既得利益體,並不能代表所有的讀書人。

而陳展的目標,就是在這些既得利益體之外,尋找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