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斬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侯爺請隨我來。”

楊墨在前引路,鄧侯的親衛要背其上臺,被呂文淵斷然拒絕。

呂文淵手拄寶劍,在張福等人的攙扶下,艱難的登上土臺。

沿途看見遍地猛兀兒士卒的屍體,忍不住暗暗漬舌。

等到登上土臺,三百敢死營士卒齊刷刷倒身下拜。

“我等見過侯爺!”

呂文淵放眼望去,不過三百餘眾,臉上禁不住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先生只帶了這點人馬?”

“全都是侯爺麾下精銳,此仗全賴他們用命,才能如此順利。”

“先生過謙了,若無先生,他們是絕難成就如此奇功的。”

呂文淵望向臺上三百士卒,這些人一人沒少。

就打跑了素來以頑強著稱的猛兀兒失裡伯部。

這無疑創造了猛胤戰爭史上的奇蹟。

“你們也都起來吧,你們救援有功,回去後本侯定當論功行賞。”

“謝侯爺厚恩!”三百人齊刷刷起身,心裡都充滿了自豪。

呂文淵安撫完士卒,就迫不及待的走向那些半埋在芝麻地中的火炮。

一眼發現那全都是榆木所造,頓時驚得他嘴都合不攏了。

激動的奔上前去,連腿上的傷都給忘了。

手撫著一尊榆木樹炮,呂文淵眼底忍不住泛起了淚花。

“神器,真是神器啊!”

侯爺反覆摩梭著炮身,又伸手進內膛試了試。

等到拔出來的時候,已經摸了一手黑灰。

不過他不僅沒覺得埋汰,反而欣喜若狂。

“侯爺請看,這是彈藥。”

就在他看得出神這會兒,身旁的毛遠忽然拿了個竹筒,遞到了呂文淵面前。

呂文淵接過來,拔開竹筒上的塞子往裡瞧了瞧!

這火藥的顏色,比平素看到的火藥黑的多。

火藥的氣息也更加濃烈。

顯然,這種火藥的效能肯定也是普通火藥所無法比擬的。

難怪今天他目睹的這場炮火,會如此驚心動魄。

他早就懷疑,這場炮擊所用的火藥不是普通火藥。

果真讓他給猜對了。

作為戎馬半生的儒將,他不僅有臨陣決斷的膽略,更有超凡脫俗的見識。

他知道這種火藥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更遠的射程,更強的威力,更意味著當前的戰局有可能被徹底扭轉。

武力孱弱的大胤軍隊,有可能憑藉這一利器,打得強橫的蠻夷望城興嘆。

“侯爺,侯爺!此地並非久留之地,咱們該走了!”

軍師姚智勝見他一陣陣出神,忍不住出言提醒。

猛兀兒人雖然已經遠遁,但不代表這裡就是安全的。

如今襄陽城周邊的局勢十分復雜。

他們先前就猜測,猛兀兒人很可能在下一盤大棋。

想要引誘襄陽守軍出援。

然後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滅援軍。

以起到消耗襄陽守軍有生力量的目的。

猛兀兒人既然想打援,萬山與摩旗山周邊,就一定還潛藏著大批的猛兀兒騎兵。

如果他們再不離開,失裡伯極有可能設法聯絡這夥猛軍,殺個回馬槍。

呂文淵聞言,立刻醒轉過來。

“姚老所言甚是,回城要緊,範都監他們應該等急了。”

說著,他抬眼看向楊墨,眼神中竟充斥著希冀。

“不知先生準備如何處置這批樹炮?”

“這些樹炮本就是侯爺的匠作營所制,理應屬於呂家軍所有。”

楊墨知道呂文淵話裡的意思,他是看上這些利器了。

樹炮的優缺點都極為明顯,只能應急,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炸膛。

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送給鄧侯又有何妨?

其實最關鍵的並非樹炮,而是新式火藥的配方。

呂文淵沒有第一時間提出來,楊墨也樂得裝聾作啞。

這配方可是個好東西,輕易豈能白送給他們。

鄧侯好似也知道這碴,因此並未急於索要。

“先生高義,本侯銘感五內。此戰本侯定當上奏朝廷,為先生請功!”

呂文淵親自攜了楊墨,往臺下走去。

眾軍收拾停當,一齊下了土臺。

早有水軍統領張福前來稟報,此役共殲滅猛軍三千餘眾。

俘虜傷兵八百四十二人,在山谷東邊的林子裡,繳獲戰馬五千餘匹,金銀若干。

原來這股猛軍中,有很多人原本喬裝成猛兀兒商販在此間活動,馬鞍上的褡褳裡,多帶有金銀。

因要作戰,不便隨身攜帶,就隨同馬匹一併留在了林中。

山林裡只留下二十幾人看守。

這些人瞧見張福的水軍到來,都嚇得打馬遠遁。

臨走之際,還砍斷了許多馬韁,企圖放走那些馬匹。

好在張福帶來的人也不少。

他們四下驅趕,連拉帶拽,搶救回不少馬匹。

呂文淵聽罷彙報,喜出望外。

這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妥妥的是一次大勝。

抓到戰馬的士卒們也個個興高采烈!

手挽著一匹匹猛兀兒戰馬,摸個不停。

猛兀兒戰馬身量雖然沒有大宛名駒高大,卻以持久力聞名於世,足可日行四五百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關鍵的是,它們對於草料從不挑剔。

有什麼吃什麼,很好養活,深受大胤官兵的喜愛。

在大胤馬市上,猛兀兒戰馬的均價就有一百兩。

品質好的戰馬,價格再翻三到五倍也是尋常。

一下子俘獲這麼多戰馬,幾乎抵得上襄陽府一年的軍費。

“哈哈哈哈,能有如此巨大的斬獲,全賴先生之功。”

“回城之後,就請先生先擇良馬五十匹,作為日常的代步工具吧!”

“小生不敢居功,既然侯爺厚賜,小生就卻之不恭了。”

楊墨暗自欣喜,他這次來襄陽府,正要買些軍馬,方便通行。

這軍馬就送上門來了。

如今有軍馬代步,呂文淵遂決定騎馬回城。

立刻派出三路斥候,在前哨探。

同時支會城中守軍,準備接應。

眾軍將五十門樹炮綁負在戰馬身上,紛紛翻身上馬。

張福自領水軍將士,回師本港。

臨行之際,呂文淵又命留下一千援軍。

讓他們當道立寨,扼守萬山與摩旗山之間的通道。

同時留下樹炮五十門,以及剩下的全部火藥,助其防守。

並頒下禁令:凡猛兀兒商販,不得再在萬山周邊逗留。

兩國互市,僅限於鹿門山榷場一處。

猛兀兒商販往來榷場,必須走襄陽府頒佈的既定路線,違令者格殺勿論!

萬山有了這處營寨,猛兀兒人就再難在此立足。

呂文淵親自帶兵出城,驅趕猛兀兒商販的意圖圓滿達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