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回回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墨見他們都是真心悔悟。

都是鄉裡鄉親的,心裡老大不忍。

抬頭求助似的看向顧菲菲。

顧菲菲正在小木屋裡,給淋了雨的黑子擦頭。

眼見楊墨抬頭看她,沒好氣的說道:“反正吃的用的都是你的,誰管你!”

看來顧菲菲心裡這口氣已經消的差不多了。

楊墨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轉身爽朗笑道:“你們二東家說了,今天就開工。”

“哦。”門外雨地裡發出一陣歡呼聲。

每個人臉上都忍不住流露出由衷的笑意。

那幾個婦人更是對著楊墨磕頭如搗蒜,嘴裡千恩萬謝。

楊墨扶起他們,拔掉了黑子他娘背後的荊條,高聲說道:“從今天開始,只要有我楊墨一口吃的,就絕對餓不著鄉親們。”

村民們聽了這話,眼底禁不住泛起淚光。

那幾個婦人更是羞愧的無地自容,站在雨地裡直掉眼淚。

這時想來,水匪們找上顧姑娘,本來就是人家顧姑娘的不幸。

他們居然還在人家傷口上撒鹽,做的著實不地道。

婦人們紛紛都向顧菲菲投去歉意的目光。

顧菲菲走出小木屋,親手拉住王嬸他們。

冷著臉撒嬌道:“嬸子,我一個人燒薑湯怪累的,你們可要幫我。”

“哎,我們來,我們來。顧姑娘,你歇會兒。”

王嬸聽了這話,趕緊擦了一把眼淚,如蒙大赦。

拉上兩個婦人,三步並作兩步的跑到小木屋後的小廚房裡燒薑湯去了。

老村長點了點人頭,見來的都還挺齊。

冒著雨喊道:“我看該餓的時候,還得餓一餓你們,你們才曉得墨哥兒的好。”

“從今天開始,要是再聽見你們說墨哥兒的不是,說車廠的壞話,莫怪我老頭子不幫你們說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將來就算水匪們來了,你們也都得出力。哪家敢當縮頭烏龜,莫怪我老頭子不答應。”

“村長說的是,您老就讓墨哥兒給咱們派活兒吧!”

“是啊,是啊,咱們都知道錯了。”

“以後咱們都聽墨哥兒的,墨哥兒叫咱們幹啥,咱們就幹啥。”

……

老村長滿意的點點頭,轉身看向楊墨。

楊墨不禁有些為難。

這種天氣,還真幹不了別的。

也就只有車廠還能正常運作。

可車廠裡已經加不進人了。

要容納下這麼多勞力,就得繼續擴大生產。

“劉叔,那就麻煩你就近砍伐些樹木,在我家地基上再蓋幾座工棚。咱們再開一條木工生產線。”

“唉。”老村長感激的應了一聲。

所有聽見這話的村民們,眼睛裡全都有了光。

雨天路滑難行,後山是去不得了。

老村長帶著大夥,冒雨在谷口的樹林裡伐了木頭。

拖到楊墨家老宅地基上,蓋工棚去了。

楊墨則把何連生叫來。

讓他抓緊時間,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副手。

等第二條木工生產線建成之後,也好有人替他分擔。

雨還在不停的下,冒雨幹活兒效率十分低下。

為了防止村民們生病,楊墨專門叫人去鎮上配了驅溼的草藥,熬了茶每天給他們飲用。

伙食也比平日裡好了不少,每天都能見到葷腥。

有些失去了勞動力,不能在楊墨手底下幹活的村民。

楊墨也讓老村長每天派人送上一份工飯。

村民們對此感激不盡,幹起活來沒有一個偷懶的。

對於楊墨來說,暴雨天氣也不全是壞處。

最起碼不用擔心水匪們會在這種天氣出來洗劫老山村。

雖然楊墨認為,水匪們不會在這種極端天氣出門。

陳武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往仙人渡和野豬嶺派出斥候。

他說那是保障村子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雨天無法燃起狼煙傳信,泥濘中行動又十分不便。

陳武就給每個斥候安排了一匹犁馬。

犁馬是村子裡耕田用的。

雖然跑的不快,卻也強過人的雙腿。

這件事提醒了楊墨,必須要買幾匹快馬回來,應付日常所需。

不僅馬匹短缺,拉貨的大車也不能總是租別人的。

這就好比後世做生意,日常用車和貨車都必須要有。

貨車倒是不難,楊墨畫好圖紙,安排下去就是了。

只是馬匹卻沒這麼容易買到。

馬匹向來是大胤朝短缺的牲畜,售價極高。

小地方有錢都買不到。

南嶂縣城雖也有個小的牲畜市場,卻都是以農用牲畜為主。

要想買到快馬,好馬,就必須去府城襄陽。

又下了幾天雨,第二座工棚也蓋好了。

新的木工生產線也已經搭建完成。

何連生派了副手對新工人進行了簡單的培訓之後,就把簡單的工續發給他們試產。

楊墨去看了一次,發現新手們效率十分低下。

倒不是他們故意偷懶,而是他們對工藝不熟。

心裡沒底,做起事來自然畏首畏尾。

老產線上的工人們看見他們這麼慢,就有些不服氣。

大家吃一樣的飯,拿一樣的工錢,幹的活卻差這麼遠。

他們也都跟著摸起了魚。

楊墨把何連生單獨叫了過來。

提議讓他把新老工人打散重組,一個老的帶一個新人。

形成幫扶結構,等新手熟悉之後,再分解成兩條生產線。

這樣一來,新手旁邊有老手的督促,學東西就不敢馬虎。

老手也有了成就感,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

何連生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天就施行了。

與此同時,二十架嶄新的小型回回砲也造好了。

楊墨讓陳武的人把它們安置到了山谷兩邊的高地上。

周圍用高大的灌木遮蔽起來。

從外面根本發現不了它們的蹤跡。

他又利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和陳武一起除錯了每臺回回砲的位置。

根據石彈的大小,標定了每臺回回砲的彈著點。

用他們封鎖了村口的幾條必經之路。

經過楊墨的改革,車廠的效率很快又上來了。

新手們學的比預期的還要快。

楊墨就把新老工人打散,正式組建了兩條生產線。

在兩條生產線之間施行了競爭制度。

每月勝出的一條產線,將會得到額外的獎勵。

這大大的促進了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很快工棚裡的成品車就堆積如山,多得沒地方放了。

楊墨不得不租用了村子裡十多戶人家的房子。

把成品車輛暫時放到這些人家裡。

產品出來了,客戶卻沒來幾個。

楊墨親自去紫荊鎮打探了一回。

才發現難民們全都趴了窩。

有錢的在鎮上租了房子長住。

沒錢的都不得不露宿在鎮上的街道上。

把幾條街道都擠滿了。

一眼看過去,烏壓壓一大片。

北河水位暴漲,風浪很大。

仙人渡上,行船的艄公都不敢下河。

水運自然也停滯了。

眼見家裡的成品越來越多,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走出去了。

大雨期間,除了這些,楊墨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新產品的配方終於得到了驗證。

用上了煤作為燃料之後,小高爐的爐溫迅速升了上去。

他的試驗很快取得了成果。

把煅燒過的熟粉料加上鐵礦粉和石膏,再經過進一步的研磨。

他終於製成了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新型材料:水泥!

大半個月之後,就在大雨終於停息,天氣剛剛好轉的這天。

他正準備帶上新發明的水泥,去青山別院給侯爺看看。

順便問問他什麼時候起程去襄陽,卻忽然等來了個壞消息。

一大早,縣衙捕頭張誠就手拿一紙召令,找到村子裡來了。

他奉了知縣相公均旨,來徵召百工和民夫去縣城服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