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浪裡白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菲菲,你怎麼了?”

楊墨發現顧菲菲神情有些黯然,不免有些擔心。

擔心他會做出什麼傻事來,主動跑去向水匪投降。

“你放心好了,有我在,就不會讓水匪們動你一根毫毛。等咱們研製出新東西,我還指望你去給我推銷呢!”

“什麼新東西,是用你那些練丹的材料嗎?”

顧菲菲聽說要研製新東西,眼裡立刻有了神采,把心頭那些雜念暫時全都拋開了。

“等會兒你就知道了,反正是好東西。”

楊墨神秘一笑,從工棚簡陋的長案底下,搬出一罐罐原料。

把石灰粉,鐵礦粉和砂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然後生起小高爐,把混合好的材料置於陶盆內,放進爐中煅燒。

一個時辰之後,爐中的木碳全部燒盡。

爐溫冷卻之後,楊墨充滿期待的開啟了爐門。

取出爐內的陶盆,觀察料子的熟度。

那些料子絲毫沒有熟化的痕跡!

楊墨頓時猶如當頭被澆了一盆冷水,失望的把陶盆放在了木案上。

顧菲菲見狀,過來拈起盆內的混合粉料,好奇的問道:“墨哥,這就是你說的新東西,好像跟放進去之前並沒有什麼兩樣。”

“爐溫不夠,我早該想到的。”楊墨忽然明白過來。

木碳所能產生的極限溫度,也就六七百度。

而煅燒水泥生料,至少需要一千三百度的高溫。

天然燃料中,只有煤才能達到這種高溫。

要是有焦碳就更好了。

煤在這時代已經十分普遍,楊墨在鎮上的鐵鋪就見過。

只是上次在縣城的集市上,卻沒找到它的蹤跡。

至於焦碳,它是在煤的基礎出提練出來的。

楊墨不知道這個時代到底有沒有被發明出來。

好在顧菲菲就在身邊,她應該有所瞭解。

“墨哥,既然木碳不行,何不試試煤或焦碳?”

還沒等楊墨問起,顧菲菲就主動提了出來。

楊墨暗自欣喜,原來這個時代已經有焦碳了。

“上次我去縣裡,沒看到有賣煤或者焦碳的。”楊墨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顧菲菲笑道:“這些物資都是朝廷把持的,只在官辦的大市場才有賣,縣裡當然沒有。”

“而且想要買這些東西,還得有相應的憑證。”

“還要憑證?什麼憑證?”

“至少得有匠戶的身牌,比如鐵匠就可以憑藉身牌買到這些東西。”顧菲菲說道。

楊墨恍然,可遠水解不了近渴。聽說還得去府城,還得要憑證,他頓時有些洩氣。

顧菲菲見此情形,忽然想起什麼來,喜道:“興許有個人能幫到你。”

“誰?”楊墨好奇道。

“侯爺,”顧菲菲莞爾一笑,“我那天在別院裡,看到侯爺的院子裡也有一座打鐵的作坊,看來侯爺跟你有相同的愛好。”

楊墨聞言一陣欣喜,伸手抓住顧菲菲的香肩,笑道:“你真是我的福星,我這就去侯爺府上,向他討些煤來。”

顧菲菲俏臉不由一紅,低下頭道:“我跟你一塊去。”

“你不能去,外面還不太平,我擔心二當家會在村子附近佈下眼線。”

楊墨把心底的擔憂說了出來,顧菲菲心頭不由又是一熱。

連連點頭道:“那我就不去了,墨哥你早去早回,讓陳大哥陪你一起去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用了,我有牛莽就夠了。陳大哥還要留下來保護你和村民們。”

顧菲菲好生感動,又有些替楊墨擔心。

不過她知道,墨哥是要做大事的人,說了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只得囑咐他路上小心,目送著他離開了山谷。

楊墨騎上村子裡借來的一匹犁馬,牛莽則騎著一匹騾子。

二人一前一後離了老山村,朝縣郊趕去。

當晚,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馬和騾子身上已經滿載了兩大袋煤塊。

兩人則是牽著牲口一路走回來的。

侯爺聽說他在試驗一種新奇東西,十分爽快。

把家裡所有的存煤,全都讓楊墨拉走了。

並且不收楊墨一文錢,只是提出了一個條件。

楊墨做出這樣東西來,一定要讓他先睹為快。

兩人才剛剛回來,還沒來得及卸下牲口背上的煤塊,天上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這雨越下越大,到了晚間,已經瞧不見三米之外的物事了。

楊墨很擔心車廠的生產線,不顧跋涉之苦,穿上斗笠非要去看看。

好在他的工棚周圍事先都挖有排水渠,等到他來到工棚時,工棚裡還算乾燥。

何連生和牛莽兩人守在那裡。

他發現流水線上,已經有拋石機的部件雛形出來了。

楊墨勉勵了他們幾句,就又原路返回了谷中。

來到西溪碼頭上,想看看張順回來沒有。

下這麼大的雨,北河的河水必定暴漲,河面上也會起風浪。

好在他到碼頭上的路上,就發現張順已經回來了,正站在他家門口仰頭看雨。

發現楊墨頂著斗笠過來,他趕緊把楊墨招呼進屋。

“先生,下這麼大雨,你怎麼還過來了。”

自從楊墨調整了他的工錢之後,他就對楊墨改了稱呼。

倒不是看在錢的份上,而是他已經將楊墨認定為自己的伯樂,心裡對他格外敬重。

“我擔心你還沒回來,遇上風浪可就不好了。”

張順聞言,鼻頭一酸,差點感動的掉下淚來。

這個世上,除了老母親和妻兒,還沒有誰對他如此上心過。

即使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

“先生不必憂心,張順從小在風浪裡長大,即使滔天大浪,也淹不著我。因我生得白,在風浪間泅水就像一條參子魚,附近的漁民們都喚我作浪裡白條。”

參子魚是漢江水系的特產,數量極多,又叫白條魚。

經常成群結隊的在水面往來穿梭,速度極快。

“浪裡白條?”楊墨一驚,“水滸傳裡的人物?”

這一刻,眼前的張順,跟水滸裡的悲情英雄忽然重疊在了一起。

讓楊墨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當他第一次聽見張順的名字時,就聯想到這個人。

不過,這個平行時空卻和水滸裡的時空完全不同。

他就沒放在心上。

沒想到眼前的張順也有個浪裡白條的渾號。

水滸中的張順身為梁山水軍統領,死得極其壯烈。

楊墨可不希望,眼前的張順跟他有同樣的命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